2007 (3)
2008 (1)
2013 (86)
2014 (110)
2016 (55)
2017 (77)
2018 (80)
2019 (90)
2020 (50)
2021 (92)
2022 (71)
2023 (64)
2024 (63)
2025 (2)
Day3,9/6/2008
我們當天的計劃是遊覽開拓者廣場(Pioneer Square)和西雅圖中心(Seattle Center)。
開拓者廣場,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最初興建開發這座美麗城市的拓荒者。這個區域是西雅圖的老城,還殘留著城市初具規模時的麵目。比起現在市中心許多簇新建築群的華麗氣派,舊城的頹牆舊瓦要黯淡許多。不過,曆時愈久,意味著故事愈多,韻味愈醇厚。
新城老城交界的街口
下圖是開拓者廣場區域內的一個街心公園。縷縷陽光穿透繁茂的樹冠,碎銀子般地閃閃爍爍。西雅圖很多地方都聳立著這種刻有印第安人圖騰的立柱。在這個明媚的上午,我看到立柱下坐著一位表情並不明媚的白須老人——種種跡象表明他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他拖著他的全部家當在晨光下閑坐,這裏不知是否也是他過夜的床鋪。無所事事地曬太陽的這一刻,也許會曬暖一點他的孤獨:
不幸是一種流淌,幸福也是。生命的河流裏,每一個時刻都有悲劇或者喜劇的浪花掠過。那種強大的反差,有時顯著形同明與暗、冰與火。
在流浪老人不遠,就是一群興高采烈參加婚禮的年輕人和小花童,她(他)們表情和衣裝的明媚讓我的鏡頭不舍得錯過:
人家雇用了專業攝影師在小廣場上拍攝婚紗照,我趁機也蹭拍了幾張,沾沾喜氣:
如此甜蜜的瞬間,人生能擁有幾何?
白鶴和母親
白鶴夫婦
走出廣場,我們逛了一些街邊的特色小店。店麵雖然陳舊,但猶自布置得生機勃勃,鮮活而溫馨,充盈著店主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一家瓷器店鋪的櫥窗
賣彩色石頭和寶石藝術品的商店內
街景
白鶴的母親
相對於中國悠久的曆史,美國是個曆史短暫的小弟。這座公交車老車站,已經可算作曆史遺跡了:
恰巧,我們在街邊一個古色古香的餐廳裏,看到牆上掛著一幅油畫,畫家畫的正是我剛才路過的老車站呢:
這個餐廳正好是一座老樓房的過堂,兩個出口可以通向前後兩條街:
餐廳不是就餐的時間,門開著,裏麵無人就坐。
離開開拓者廣場,我們來到了西雅圖中心。
西雅圖中心(Seattle Center),顯而易見是這個城市的地標。在綠草花叢中坐落著建築設計和結構都非常前衛的科技博物館、音樂廳還有一個配置了數種大型過山車、遊戲機的遊樂場。遊樂場特有的音樂聲叮叮咚咚地在空間中轟然回蕩,四下裏透著一種庸常而親切的熱鬧。
太空針(Space Needle)。和咱北京上海的電視塔比較相像,乘電梯升到頂層,是個環形餐廳,可以在裏麵一邊享受佳肴美食一邊鳥瞰全市市容。
樹林後麵那個形狀怪異的家夥就是科技博物館,和另一座相鄰的音樂廳形同孿生。
西雅圖也有不太顧及公眾形象的遊人,這對青年男女居然躺在現代雕塑上酣然入睡:
轉到那個形似金屬怪物的建築背後,我們看到有一對亞洲麵孔的青年男女雇用了一個攝影班子在為他們拍攝藝術照。可能是一對收入條件不錯的新婚夫婦。他們並沒有著婚紗,穿的是便裝,但肯定不是職業模特(在美國,私人請專業攝影工作室拍照,價格不菲)。眼見攝影師“長槍短炮”不停倒換著給拍,布光師舉著一麵大反光板前後對光忙活,還有化妝師在為女孩子補妝......挺殷勤挺排場的。我沒敢對著人家偷拍。
忽然受了點啟發。我跟先生說,咱的裝備雖然沒那麽高級,你是不是也給我整幾張藝術片?於是乎,下麵幾張業餘攝影師的“人像作品”就橫空出世了: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