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繼宗牧師專訪. OMF 與中國宣教
「願感動戴德生的靈,今天加倍感動我們,感動華人教會,希望我們能夠完成被托付的使命。」
OMF 創始人戴德生( Hudson Taylor )的曾孫戴繼宗( James H. Taylor )與來自多個華人宣教事工機構的代表一同出席,在 4 月 29 、 30 日,海外基督使團( OMF International )在舊金山灣區召開的「在 21 世紀事奉基督」宣教大會。探討新世紀華人宣教中的裝備和教育問題。。
第一天的研討會結束後, OMF International 現任主席戴繼宗牧師以一口流利的國語接受了美國基督新報記者的采訪。
問:戴牧師您好,請您簡單介紹一下 OMF 的事工、異象以及 OMF 未來宣教的短期與長期計劃。
答: OMF 全稱為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中文叫做「海外基督使團」。早在 1865 年,我的曾祖父戴德生先生創立了「中國內地會」( China Inland Mission ),致力在中國內陸傳揚福音,建立教會。隨著時局的轉變,內地會的宣教士在 1949 年開始陸續撤離中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就來到菲律賓、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華人很多的東南亞國家,傳道當地的華僑。直到 1953 年,內地會最後 2 個宣教士離開中國,我們的工作重心就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不同國家的華人當中。後來,內地會的同工經討論、禱告尋求後,決定在東亞地區繼續事奉,並於 1965 年正式改名為海外基督使團( OMF International ),異象仍然是把福音傳到「未得之名、未得之地」。
OMF 不斷推動新的宣教士去那些國家,在不同人群推動福音的工作。我們的工作範圍不僅限於華僑,也包括當地人。現在我們 1000 多個宣教士聚集在 10 多個國家當中,投入到不同的工作,他們有的在開拓教會、傳福音的位置;有的開展文字工作;有的負責醫療衛生工作等等,範圍相當廣泛。但是,我們的異象仍沒有改變,那就是在「未得之名、未得之地」把福音傳開。我們可能不去中心城市,而是把重點放在偏遠地區,在那些地方建立當地人的本土化的教會,我們扮演的隻是協助、服事的角色,而不是一個外國人在那裏負責的教會。
關於短期、長期宣教計劃,不如說是機會。比如暑假有很多機會,通過暑假的 3 - 4 個禮拜,可以到菲律賓、日本、香港等地開設英文補習班,結束後可以進行一些傳福音的工作。但是,如果想真正服事本地人的話,一定要學習並會講當地的語言。
但是,我們看現今的宣教工作的話,會發現亞洲 80 %的人口居住在宣教士不能去的地方,比如中國、北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好像在那些地方宣教的大門被完全關閉了。其實不然。雖然宣教士不能去,可是基督徒帶著專業技能可以去那裏用生活做見證,這樣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對於宣教士,我們可能會聯想到傳統的宣教士,去建立教會、牧養信徒,這個對於信仰自由的國家是可行的。但是,在亞洲很多國家不能這樣做。即便這樣,我們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我們希望靠著神的力量,更好的發展我們的事工。
問:現在中國有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 OMF 和他們的關係如何呢?
答:其實,家庭教會比較複雜,比如農村教會和城市的家庭教會就不大一樣。此外在中國有很多屬於「海歸」的教會,他們是從中國留學到海外的學生,在國外信主成為基督徒,後來回到中國,在國內他們也需要靈命的操練、學習長進。他們的教會不在三自教會的體係,我們就籠統的把他們都定位家庭教會。所以,家庭教會就是比較複雜、多元化的。
從傳統、曆史而言,我們跟家庭教會的關係相當密切的。有很多家庭教會就說自己是內地會, 50 年代,(中國)很多宗派都要解散,隻有三自教會是合法教會,當時就有很多內地會的教會。
我們和三自教會的關係比較複雜。 50 年代的三自教會和現在的三自教會也不同。 50 年代的三自教會,從神學而言是新派的教會,但從神學角度來看,我們很難認同三自的路線。當然,我們和他們有個別的關係,比如個別的牧師、愛主的信徒,但是,從機構上看,我們沒有正式的關係;家庭教會也是如此,隻是個別的認識,沒有正式建立關係。
問:現在中國的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之間有一些矛盾和誤解,您怎樣看待?
答:其實,不應該用「誤解」這個詞來描述,而是「包袱」。這之間有曆史的包袱,因為 50 年代的三自教會確實給那些不參加三自教會的信徒逼迫,這個是曆史的現實,不能否認。而現在這個曆史的包袱仍然存在。
其次,還有信仰的包袱。在今天仍有很多信徒拒絕參加三自教會,很大原因就是在信仰方麵他們有保留。
但是,要強調的是那些家庭教會的人是愛國的,可能他們裏麵很難接受的是:直接管理他們的宗教局的人很多都是無神論者。
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地說誰都是錯的、誰都是對的。比如,南京愛德基金會公開編印 3,000 多本聖經,任何信徒都可以在教會購買聖經;比如,家庭教會裏的異端也是很多;但也不能因此認為家庭教會是不好的 —— 麥子裏麵也會有稗子、不潔淨的東西。我們,尤其是外麵的人應該保持中立,不應該加油添醋、炒得更熱。其實,不僅是中國,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教會都可能遇到類似的情況,隻是外表的形式不同罷了。
問:那麽您認為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呢?
答:撒旦一直都在教會做騷擾的工作,讓教會不能合而為一。當然也會有其它因素,比如,有的人在信仰上不能接受聖經、不能接受耶穌從死裏複活,那樣的話就不能合一,因為那些人不是基督徒。所以,最基本的是要回到神的話語。
在家庭教會裏出現了異端,就是說明他們對神的話語了解不夠,以致被異端迷惑、誤導。隻要我們懂得神的話語,就可以辨別異端。如果一個傳道人講道不講神的話語,隻是講人的道理,那就有問題了。這不單單是中國的挑戰,也是所有地方的挑戰:我們要在神的話語上紮根,不僅相信、也要順從。任何時候神的話語都要居首位,一切問題都要回到聖經裏麵來解決。對生活的一些看法、解釋是否符合聖經呢?不符合的話,就錯了。講道,不講神的話就是錯誤的,不能隻講人的道理,神的話是基礎。
問:很多帶著專業技能的基督徒去了中國,那麽到現在為止,傳教的成果怎樣呢?是否把很多不信的人改變成基督徒呢?
答:說實話,這很難做一個統計,也講不出具體的數字。但是,今天在中國大陸,有不少的大學生 —— 比如上海、西安大學城裏麵的學生基督徒,如果問他們是如何成為基督徒的話,不少的人會說,因為他們的外教是基督徒,他們通過外教接觸了聖經、接觸基督教。
我想這個數字沒有人知道,但是可以知道是這是不小的數字。當然也會有其它的管道、其它的身份。個別的身份會有遇到不同的挑戰,比如去西藏向藏族同胞傳福音,相比其它地方會有更多艱難。所以成的定義很難,什麽是成 ?帶領幾百個人信主是成 ?難道大的教會是成 ,小的教會是不成 ?這是很難說的,有的土是硬的,有的土是軟的。我們隻是專心撒種,他們信不信不是靠我們的力量來決定的,而是全憑主的恩典。
戴繼宗牧師的曾祖父戴德生,在 1854 年- 1905 年來到中國宣教,最後他在湖南長沙去世,安葬在鎮江。戴繼宗與家人踏上往中國尋根的征途,最後終於在博物館旁一棟小建築裏找到了戴德生的墓碑。
在這個墓碑旁,他們做了禱告:「過去神的靈感動戴德生,使 21 歲的他離開英國,來到中國,不僅在沿海,更深入帶到內地把福音帶給中國的百姓。現在願感動戴德生的靈,今天加倍感動我們,感動華人教會,希望我們能夠完成被托付的使命。」
戴繼宗牧師最後說:「這不僅是我們的禱告,也是我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