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17)
2008 (206)
2009 (152)
2010 (118)
2011 (142)
2021 (1)
看了關於原曉娟的報道 , 就去了她的博客 , 讀了一篇又一篇 , 不願相信這個活潑潑的 , 追求美好的生命已經不在了 .
首頁是她的丈夫寫的 ” 昨天我去人大了 ”, 我讀得感慨萬千 . 多麽相似的情景 , 心情 . 這就是人生啊 . 年華過去 , 淚無聲地流下來 , 物是人非 . 亡去的人戀戀不舍地走了 , 我們還要好好地 , 堅強地 , 活下去 .
這是我們生活的這個紛亂時代特有的一個真實故事 , 我們從小被教育了要努力 , 把事情做到最好 , 常常竭盡全力 . 世界變化得太快 , 我們每天麵對無數的選擇和責任 , 太多的可能性衝擊我們 , 我們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 整日地在人群裏推搡 . 工作中的壓力 , 競爭 , 生活裏的義務我們都毫不猶豫地擔當了 . 這些繁雜的事務一天一天吞噬著我們的生命 , 可是我們卻沒有認識到 .
我從原曉娟的 ” 病床日記 ” 裏我看到了她反省以往對自己的照顧不周 . 我想如果她能勝了這一仗 , 她會做一些調整的 . 可是 , 那麽容易嗎 ? 她可以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業 , 放棄難得的挖掘和激發自己的機會嗎 ? 她的丈夫一語道中要害 , 她的靈性和要求完美的品性要了她的命 . 她會願意過一種平淡而長久的生活嗎 ? 在今天的中國 , 她能夠找到一種平靜而又令自己充實的生活嗎 ?
很多時候我們終於等到自己為之燃燒的東西 , 奮力撲出去抓住他們的時候 , 全然不知自己已在危險當中 . 我們也常常放不下手中的一切 , 想撐一撐 , 過了這一段就好了 . 我們沒有想到也會有過不去的一刻 .
一個出色的 ” 美酒與美食 ” 的編輯 , 這樣地累垮了自己 , 一個對生活有著美好感受的人 , 卻走得這樣年輕 , 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人生 . 我覺得好悲哀 . 這樣的雜誌旨在發掘生活裏的享受 , 精神上的快樂 , 品嚐優雅和靈性的美妙 , 可是為了它 , 一個還年輕著的生命被燃盡了 .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 她有幸有機會做令自己快樂振奮的事情 , 讓自己心深處得到激發和喜悅 , 而為此她又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 .
另外我也隱約感到她和同事之間的一些不愉快的競爭衝突 ,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 要有一點成績 , 會附帶很多的煩惱 , 有太多的人和你爭擠 , 而在一個沒有很好的規則的地方 , 這種競爭會用很極端的方式介入到你的生活裏來 . 這也是精神上很大的壓力 .
中國發展很快 , 也許會更快 , 這樣一個混亂無章的局麵需要許多規則的及時建立 . 沒有紅綠燈的街道怎麽可能長久地繁榮安定呢 . 為了帶動最初的繁榮我們可以容忍一時的不規範 , 但是這不是長久之計 .
原曉娟生病以後 , 也經曆了中國職員權益不健全造成的困難 . 能做事時被重用 , 耗盡了心力 , 生病了卻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 這已不是 < 時尚 > 一個企業的問題 , 是整個中國社會的問題 . 社會發展產生的財富都歸到了少數人的腰包 , 極盡奢靡 , 而社會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部分來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生存條件 .
我在想如果原曉娟活了下來 , 她還是要經曆很多經濟上的壓力 , 還會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中國社會的很多人都麵臨著這樣的問題 .
我從原曉娟的博客裏看到了她的性格 , 生活和成長的軌跡 . 他們這樣一對一路攜手走來的平凡夫妻 , 和我們很多人是那麽地相像 . 他們有文化 , 有素質 , 有能力 , 有理想 , 肯努力 , 卻不是中國社會的寵兒 , 他們不具備在中國成功和快樂生活的特質 . 而我們的社會為什麽不能提供給這樣的人幸福生活的條件 , 難道他們不應該是一個社會裏幸福和使社會更加安寧的主流嗎 ?
我讀到原曉娟去世前信了主 . 我祈求主悅納她 , 憐憫她 , 赦了她的罪 , 令她安息在主的懷抱 . 阿們 !
2007/5/26
我們得想想我們該做些什麽了.
"而我們的社會為什麽不能提供給這樣的人幸福生活的條件 , 難道他們不應該是一個社會裏幸福和使社會更加安寧的主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