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17)
2008 (206)
2009 (152)
2010 (118)
2011 (142)
2021 (1)
我最早接觸的外國人是我大學裏的外籍教師.他們個個斯文,有禮,親切,風趣,在我麵前塑造了完全不同的一個群體.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充滿了創新精神和對生活的不同態度,代表著一種我從沒有經曆過的令人向往的生活.一直記得那個年輕的女教師在學校門口燦爛的陽光下穿著花布連衣裙,拎著蒲草編的包包樣子,那麽自然,美麗.
國外在我的腦海裏始終是和陽光連在一起的.我不知為什麽把學過的一篇如何尋找住處的文章和 ”愛情的故事” 裏OLIVER和JENNY去找房子時的情景放在一起當成了國外生活的原型.還有兩人回家見OLIVER的父母時,JENNY脫下深色厚重的外套後露出了一身紅裙的一幕.
而外國人那時在我心中就是我的老師們的樣子.優雅,體麵而又有知識.那時我非常感慨,外國人怎麽這麽好,這麽有意思啊?
後來我才明白,這完全是環境使然.那個時候能夠來到中國一流大學教書的哪一個不是有知識,有想法,又有自由精神的呢?我經曆的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精英人群,當然感覺很好.
走入社會以後,我的工作就是和外國人鬥智鬥勇,因此見識了各色人等.出身顯赫,舉止高貴的,眼光閃爍,奸詐狡猾的,口羅裏口羅嗦,斤斤計較的,腰纏萬貫卻上不得台麵的,手段靈活,和中國人很快打成一片的,等等. 我對於外國人的印象也改變了,覺得他們和中國人並沒有本質的不同.來到加拿大生活後,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原來走到哪裏人都是有好有壞,有強有弱,分不同種類的.
AVRIL LAVIGNE剛出來時,我被她特別的聲音震撼了.那麽脫俗而有穿透力.我很喜歡那首I AM WITH YOU.不過我也想到,生在這裏的人又怎樣,照樣很多把自己的生活SCREW UP.相比之下,我們新一代的中國移民無論在智力上,知識上,經驗上還是態度上都比很多很多加拿大人要強.
記得我讀小學時,輕輕鬆鬆全是滿分,後來考上了市重點初中,還是第一,接著上了省重點高中,學得比較辛苦,卻還是前三名,再後來上了全國重點的大學,我出人意料地仍保持前三名的記錄,而且還不耽誤其他所有的社會活動和談戀愛.這時我才明白精英也是人.當然特別出類拔萃的比我又強多了,不在一個層次上.但是我不用太出色,這樣就已經很精彩過癮了.
來加拿大前,我把目標設得並不高,隻要有一份文職,養活自己就可以了,主要是尋求心靈的寧靜.可是幾年下來,工作學習,發覺即使我們從頭開始,和外國人比還是有一些優勢的.當然我們在語言,文化,社會關係上比較弱,可是我們身上也有許多他們不具備的優點.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其他人差.
溫哥華多元文化的環境使我有機會接觸來自各個國家的人,和他們一起工作,交朋友.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度,可當遇到同類人的時候,交流和相處有時竟比本國人還要容易.我喜歡多元文化和其中蘊涵的各種可能性.它使我的生活更豐富,有趣.
最後說一個外國人的笑話來結束此文.
我和一個加拿大朋友講起我和中國朋友的聚會時,講著講著就露出”外國人”一詞,當然是指中國人以外的各國人,被他當場拿住,指為”種族歧視”,最重要的是,如他指出,現在我才是外國人.
我想了一下,果然名副其實.我已經變了別人眼裏的不遠萬裏來到加拿大的富有冒險精神的外國人.
我希望我給這裏的人留下關於中國人的好印象.就像我以前的老師一樣.他們會覺得中國人有禮,文雅,善良,開朗又風趣.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到目前為止我應該做得不錯.因為我拿到身份時,我這裏的朋友都彈冠相慶,說:早就告訴你不用擔心,你一定成的.加國接納移民,就是要引進你這樣的人.
在他們眼中我這個外國人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值得他們尊重.又常常如此慷慨地介紹中國,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那麽悠久的曆史和絢爛的文化,令他們大開眼界.
"覺得他們和中國人並沒有本質的不同"--我對此深有體會!
盈袖, 你這樣的中國人越多越好, 越多中國就越有希望.
我覺得大多數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有禮,文雅,善良"的. 希望這種文明之風越刮越強, 從容略過祖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