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17)
2008 (206)
2009 (152)
2010 (118)
2011 (142)
2021 (1)
我們小的時候, 多是得不到父母太多的關愛. 生活的擔子很重, 大人們自顧不暇, 每日忙忙碌碌, 能夠給孩子們吃飽穿暖已是不易, 沒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孩子內心的感受, 對愛的需要.
我初來加拿大時, 報上登了對一位中國女人的專訪. 四十歲的她風韻猶存. 專訪中談到她一生都沒有和母親擁抱過. 當她回國見到母親的一刻激動萬分, 想要擁抱母親時, 母親不自然地, 紅著臉躲過了.
我的朋友於是問我: 是不是真的? 你的母親有沒有擁抱過你? 我想了良久, 老老實實地答: 是的,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擁抱過我, 雖然她十分愛我. 可是現在不同了, 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精神上的關愛, 擁抱也不足為奇了.
我們那時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時間和注意, 和父母的關係是帶著些敬畏和尊重. 很少有平等的交談, 從沒有向父母提出自己的需求和願望的想法.
可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得到許多人的關心, 父母也懂得關注他們的各種需要, 身體上, 智力上, 精神上地關懷無微不至. 孩子和父母相對比較平等和親近, 有足夠的身體接觸來感受到父母真真實實的愛, 也比較容易自然的交談, 不甚為難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相對以前來說, 現在的孩子很幸福, 而父母們也幸運得多了, 因為有可能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成長, 提供給他們自己從前渴望卻不曾得到過的東西, 更加自然地表達對他們的愛, 用親吻, 擁抱以及其他一切的身體語言.
經濟條件的改善也使父母和孩子一起共渡時光的節目更加豐富多彩. 出外就餐, 旅遊, 運動, 購物, 看戲, 聽音樂等等. 也因此建立更加親近的關係.
隻希望父母們不是太沉溺於工作, 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使他們有很好的安全感. 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和他們站在一起, 給他們支持, 關愛和他們也許還不懂得自己需要的引導. 培養出他們將終身受益的良好品質, 開朗性格和麵對困難的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