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迪成長筆記,原創公眾號

三娃媽媽 · 寫生活 · 寫信仰 · 寫成長 業餘寫寫,願這些文字,成為你的一盞小燈。
正文

九型人格應用於三代同堂:從婆媳相處中學到的育兒智慧

(2025-11-18 02:00:26) 下一個

在我家,每天晚上睡覺像打仗一樣,三個孩子互不相讓,都想要媽媽抱抱。類似的小吵小鬧更是家常便飯。婆婆常常看不慣,說我“管不好孩子”,我和老公也有時對她失去耐心。

 

三代衝突一度讓我感到身心疲憊。如何提高能力,讓自己能夠做到理解孩子性格、智慧養育,同時應對固執親人呢?

 

 


 

講座學習:九型人格啟示

 

 

我聽了一個育兒講座,關於九型人格的應用,它就像一個工具一樣,讓我受益匪淺。每個人天生有不同的性格,尤其是孩子,更需要理解和尊重。咱們作為父母,不要惹兒女的氣。

 

九型人格把人的性格分為九類,每種類型都有獨特特點:

 

  • 完美型(改革型):追求原則,對錯分明,有責任感

  • 助人型:關心他人,渴望被認可,樂於付出

  • 成就型:目標導向,高效,喜歡被肯定

  • 藝術型:敏感、有個性,重視獨特性

  • 觀察型:理性、獨立、內向

  • 忠誠型:謹慎、尋求安全感,依賴規則

  • 樂觀型:外向、愛自由,喜歡新鮮事物

  • 領袖型:掌控欲強、直接、保護弱者

  • 和平型:溫和、避免衝突,善於協調

     

講座中提到,如果孩子是領導型或成就型,就要給他們自由和空間,讓他們自己摸索。偶爾脾氣急了、拍桌子發泄,也不必太慌張,特別是到了10歲了,適當發脾氣其實有益,否則壓抑太多,長大後可能集中爆發。母親可以把自己當成小妹妹,崇拜、誇獎孩子。

 

如果孩子是藝術型,有個性,不喜歡和很多人在一起,父母不要總是逼他“合群”,否則隻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失去自我。

 


 

九型人格在家庭中的應用

 

 

了解每個孩子和家庭成員的性格,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和溝通。以我家為例:

 

  • 大女兒(8歲):內向、有創造力,喜歡獨處和自我表達。

  • 二兒子(5歲):敏感、依附性強,渴望被關注和誇獎,對邏輯和數字很感興趣。

  • 小兒子(2歲):陽光、外向、容易相處。

     

父母的性格也影響育兒方式:

 

  • :成就型 + 和平型,追求效率與家庭和諧,善於安撫孩子,但容易自我犧牲、身體疲勞。

  • 老公:成就型 + 領袖型,目標導向、規則執行力強,但情緒激烈時需要學會平穩溝通。

  • 婆婆:完美型 + 權威型,固執、強調規則,喜歡掌控,但容易幹涉育兒流程,與我們意見衝突。

 

通過九型人格分析,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每個孩子和家庭成員的特點,從而製定更有效的育兒策略,減少衝突,提升家庭和諧度。

 


 

麵對固執親人的智慧

 

 

婆婆常常幹涉我的做法,剛開始我嚐試給她解釋,但她油鹽不進,每次都讓自己心力交瘁。後來我學會了換一種思路:不去期待她是否認同,而是專注於事情本身,保證任務完成。這樣孩子得到照顧,我的心理壓力也下降了。

 

同時,我學會了設立心理界限:婆婆的固執無法改變,但我可以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被幹擾。她可以平靜地觀察或參與一些輕鬆的環節,而關鍵的規則執行和衝突處理,則由我們夫妻倆來完成。這樣,家庭既能保持秩序,也能保護孩子的安全。

 


 

心理智慧與育兒理念

 

 

育兒不僅是教育孩子,更是管理家庭係統和情緒。我逐漸明白,孩子安全、親子關係良好,就是衡量成功的標準,而不必被婆婆或其他人的評價左右。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尊重他們的性格、接納他們的情緒,再慢慢引導規則,是我現在堅持的方式。夫妻一致、規則明確,讓家庭更有秩序,也讓每個人輕鬆一些。

 


 

結語

 

 

理解孩子性格、掌握育兒智慧,並保護自己的心理和身體邊界,是三代同堂家庭中最重要的能力。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家庭才能和諧,而我也能真的輕鬆下來。

 

育兒,育己,是一種智慧——學會尊重、接納和設立邊界,讓愛與秩序共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