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On by Lynn 靈魂向上

在這個政經、科技、文化秩序劇烈變化的時代,讓我們重新思考信念係統,尋找精神出口,療愈焦慮、抑鬱與迷茫。 本頻道關注靈性成長、心理自我修複,以及跨文化思維方式。通過前瞻性的新範式,幫助你建立內在力量,活得更自在從容。
正文

從倆高端“撈女”如何俘獲頂級富豪CEO,深度揭示背後的真相

(2025-08-03 13:54:19) 下一個

 俗話說得好,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就在上周末,亞馬遜CEO貝索斯和媒體人桑切斯,在意大利舉行了一場超奢華婚禮,舉世矚目。但比婚禮更轟動的,是這段關係從一開始就引發的巨大爭議——一位世界頂級富豪,分出重金離婚,居然娶了一個55歲、三娃、整容失敗臉的絕經女人。

中國網友直呼看不懂——不應該是前萬科CEO王石,和三流演員田樸珺那種組合嗎?成功老男配美女嫩妻?

連一向主張自由多元的西方,也不乏冷嘲熱諷。美國知名主持人 Megyn Kelly梅根凱麗,在節目中公開吐槽,說貝索斯"像個行走的男性器官",質疑他的審美選擇,懷疑這婚姻的情感真實性。

【作者按】:如果您覺得文字過長,可選看如下視頻,裏麵有文字以外的視頻內容微笑

 



桑切斯因個人複雜的情感經曆,和過於張揚表演性的人格,被人詬病為頂級心機撈女;而田樸珺這邊,在中國也一直飽受爭議。無論她怎麽展示才華、講審美、談獨立、拍紀錄片,企圖塑造"文化美女企業家"的形象,卻怎麽也撕不掉"小三上位裝逼"的標簽。

大眾一邊道德審判,一邊不看好這場婚姻,等待"美色+金錢"交易的悲劇收場;吃瓜群眾也一直說鬼才相信她倆不為錢。但令人詫異的是,田樸珺認識王石前並不缺錢,王石自己也一直說"她比我有錢";而貝索斯這邊,婚前協議明確遺產歸前妻子女,桑切斯拿到的隻是有限度的生活保障。

那麽男人不圖美色,女人不圖錢,是真的嗎?他們到底圖什麽?

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聊聊這背後的真相。

 第一:生命的補缺和完整

榮格說,一個人要完整,必須整合潛意識中被壓抑的部分。

桑切斯和田樸珺,知道自己要什麽,她們能準確捕獵到看中的頂級成功男目標,敏銳覺察到這種男人在閱盡千山萬水、實現人生目標和意義後的迷茫。

她們具有女性獨特的高能量,通過親密關係,喚醒他們靈魂深處未知的需求和黑洞,療愈了他們內在的小男孩,那份原始、好奇、創傷及情緒,完整他們的生命體驗。

貝索斯跟桑切斯在一起後,像換了一個人。健身、學潛水、開飛機、探太空、穿皮褲、登紅毯、放聲大笑,像個放飛的大男孩,激情能量滿滿,和那個亞馬遜時代嚴謹的科技理工男判若兩人。

王石呢?在田美女的調教下,不再是隻有山頂、遠方和KPI的地產大佬符號。他認真下廚房、拍Vlog、上家居雜誌、配合時尚穿搭。他從冷峻孤高、氣宇軒昂的企業家,變成了一個言語溫潤、行為鬆弛,願意化妝美發、瑣碎過日子的生活家。

你可千萬不要忽視這生命黑洞的巨大吸力,這可能來自前世、刻在基因裏未竟的遺憾,也或許是孩童時期未被滿足、深埋在潛意識裏的創傷,甚至自己也無法覺察。一旦被觸發,喚醒和轉變是劇烈的,哪怕是世俗無法理解、也被道德所不容。

 一個真實的案例:

男人離開了高知賢良但平胸的妻子,娶了一個外人看起來"沒法比"的小三,隻因她的大胸觸發了嬰兒時期對母親懷抱的依戀和安全感。隨著小孩慢慢長大,大人們意識到了問題,用嗬斥和羞辱幫其戒掉摸乳睡覺的習慣,小男孩哭泣著做到了,但潛意識裏留下了失去被愛和安定感的創傷。

當機緣巧合遇到表麵平庸卻極具母性關懷兼性魅力的女人,便失去理智,去追求內心的愉悅和安定感。這真是一物降一物呀。

人性是複雜的,很難認清自己,外人又怎能但從表麵,輕易評判一段親密關係的合理性呢?對生命完整和合一的需求是生命的底色,不分階層和高低貴賤,缺的是條件和機緣被觸發和喚醒。

看到這裏,我想一定有人著急:這男人難道沒有錯嗎?為了個人私欲,拋妻離子,撫慰了自己的創傷,卻給家人造成了更大的創傷?這倆"撈女"就是妖精,她們反而成了被吹捧的人,這顛倒黑白的功利世界亂了套了!

第二:業力與量子糾纏中看愛的真諦

幾乎絕大部分人不相信這兩對婚姻裏有愛情。那麽愛到底是什麽?以貝索斯和王石這種級別,不但曾有同甘共苦、高知得體的太太,更不缺乏性感尤物和聰明女人的誘惑。但一旦遇到了業力中必定再現的那個人,一股靈魂同頻的陰陽能量,便不可控地糾纏在一起。靈魂火焰的燃燒,被當事人稱為愛,而常人卻因功利角度,稱為占有。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愛不是占有,而是喚醒。"

 桑切斯,是一團活著的火

她大膽張揚、熱烈幽默、自信燦爛,能量滿格。她擅長讚美和鼓勵,帶著孩子氣的調皮,也有成年人女性的掌控力。她不僅治愈了貝索斯情緒內耗,讓他體驗前所未有的輕盈和釋放,她還富有挑戰性,能激活他的創造力和冒險心。他們是事業和精神的 team,是彼此能量場中的"點火器"。

但她給予的同時也在索取。出身低微的她,有著超乎尋常的富貴身份認同需求,這是來自於靈魂早已植入的基因源代碼,可能前世高貴體麵卻因業力投錯了胎,也許今生被傷害的自尊,煥發出的極度渴望,所以不擇手段向上攀爬,行為著裝極其出格,一定要光芒耀眼來引發關注,觸達頂級富貴階層,完成自我價值感。

這樣我們就理解了,為什麽她在不被允許性感著裝,就豪橫放棄上電視節目的原因。鄧文迪也是此類人。她們有生俱來的超高能量,當不能通過自我奮鬥,像格力空調女強人董明珠一樣跨越階層,便走男人的捷徑,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

當她能夠與貝索斯並肩齊行時,也借光走進了富貴階層,填補了內心空洞,成功地實現了"超自尊",財富獲得隻是順帶的事。

在挑選婚紗的時候,她放棄了一貫的性感誇張路線,選擇裹胸的正式白婚紗。她說:"我早已不是5年前的自己,此刻的服裝代表了我當下的狀態。"

她說的狀態是女人精神著陸的沉靜狀態。她曾一直對外表達,貝索斯給她的足夠安全感。這種滿足感的能量滋補,讓她的陽亢下沉,陰柔上升,趨向陰陽平衡。

田樸珺,則像一股溫柔上升的風

她有超強的審美、聰明柔美的外形、和年輕好強的上進心。她不僅為王石補上了"青春課"——從外表重塑品味和調性,也讓他內心充滿好奇心、鬆弛感和對事物的美感。

這是很多中國男人的缺失。她陪他從一路攀登、追求超越的高處下來,重新學習落地生活。

她不完美,尤其是違背了中國傳統道德,被人不屑,但她聰明自信、敢活敢愛,敢自我表達,活得非常真實。尤其是慕強不跪,主動出擊。

她不像上個世紀著名小說《簡·愛》中的人物,出生貧賤但出於強烈的自尊和平等意識,隻有男主人公大火失去財富失明後,才去獲得愛情和幸福。

田樸珺卻是:我要,我當下就不顧一切去獲得,哪怕有階層鴻溝,是自我意識很強的超現代女性。

同樣王石也給她帶來了頂級成功男的認知和視野,以及追求卓越、永遠直前的精神支持。隻有能量對等和互補,才能克服年齡差,長久地相處。

總之,這兩對婚姻主角的雙向選擇,注定是靈魂撞擊後,喚醒彼此的同頻人。在量子糾纏中,如同照妖鏡,彼此照見了自己,最終找到了自己,知道了"我是誰?"

與其說愛情,不如說愛的是自己。

第三:巔峰之後的靈魂歸處

到達人生巔峰的人,一般成功跨越了馬斯洛關於生命的五大需要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容易產生高處不勝寒的虛無感,極需要精神出口和方向。

他們通常會走向三條路:

1. 極度享樂主義

比如剛剛去世的超級玩家蔡瀾,擁有大量財富和過人才華,看透人生,吃吃喝喝,極致地追求感官愉悅,是大家眼中"沒白活"的通達之人,他活出了人間肉身物質享樂的頂峰,但他的精神世界未必有超越自我更高的境界和方向。

 2. 靈魂的迷失或下墜

一些天賦異稟、快速成名,到達人生和事業巔峰的知名人士,需要更強烈的刺激,來消除迷茫和空虛,於是嗑藥、濫情、沉溺於更高high點的快感。

比如:死於毒品年僅27歲的Jimi Hendrix——全球公認最偉大的吉他手,令人惋惜;還有伊麗莎白·泰勒,8段婚姻、無數親密關係,一生渴望通過愛情的激情和荷爾蒙維係和延續人生的高峰狀態。

3. 積極的生命轉化

貝索斯和王石,有幸被親密關係激活,走下神壇,轉化了生命空間和新的嚐試,生命有了更積極的拓展可能性。

但總體說依然在個體層麵的轉化。

而馬斯洛在晚年提出的第六層需求,是:"自我超越"。

不是"我要變得更好",而是"我要服務他人,超越小我,找到靈魂使命。"

這是大我的概念,是站在人生巔峰之後,最高級的精神出路和終極喜悅。

親密關係可以是一條路徑,它能激發創造、補齊生命缺口。但這種關係本質仍然不穩定,可能因時空與能量變化而終止。真正能夠引導自己、照亮他人、促進人類集體提升和進化的,是靈魂深處的願力與使命感。如果能從關係中成長,並轉化到新的高度,將會達到無我的至高境界。

這類人極其稀缺。

聖母特蕾莎是,伊隆·馬斯克算半個吧,他至少在試圖解決人類存續問題,耗費自我大量財富,為世界帶去某種進化方向。

 最後的話題:道德與認知的衝突:評判與理解的邊界

有沒有注意到?

為什麽蔡瀾擁有61個多的女友,在當下的輿論中反而被稱為風流雅士,而不是"老色鬼"?

為什麽多婚又年老色衰還大膽享受"小鮮肉"的劉曉慶,反而被大家稱為"活出自我"、"有生命力"?

原因在於:集體意識在進化。

人類的群體認知,會隨著靈魂的覺醒,不斷突破道德與文化的舊框架。

過去被視為"禁忌"的,今天可以被理解。此一時的對,不再是彼一時的錯。從高維角度看,對與錯隻為群體管理需要設定的規則。

作為個體,你隻有選擇:

- 是隨大流、圖安全?
- 是隨心所欲,但不逾矩?
- 還是超越認知、向在覺醒?

"我從哪裏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裏去?"

所謂撈女與CEO的故事,不過最終歸屬於人類靈魂深處的三大哲學命題。他給所有追求精神成長的人一種啟示,通過親密關係是一種途徑,照見了我是誰,而要真正要超越自我,活出靈魂的高級感,必須要明晰"我要到哪裏去"。

最重要的是:你有勇氣改變嗎?

當你想要活出真實的自己,能否學會洞察,不輕易評判;能否不懼世俗輿論,扛得住道德審判?

當願意付出行動時,內在轉化的能量越大,掀起的波瀾越壯闊,你的靈魂出口,就決定了此生意義的深度。你準備好冒險了嗎?

讓我們這些同頻人,一起在無意義的人生中,克服虛無,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了錨定,能消除人生中大部分的抑鬱和空虛。
-----

*這裏是SOUL ON,我是若琳,這是在Youtube頻道的第一個視頻,之後我也會在文學城開通電台,和大家交流,期望成為深夜無眠時,帶給你安定的那個聲音。*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