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自戀型人格障礙(NPD)伴侶的相處中,溝通往往成為一場“不可完成的任務”。我也就是因為在和他的溝通上,總會撞牆, 從而尋求心理治療師幫助。
特征表現 They get angry at you for being hurt by them。 他們會因為你因傷害而感到受傷而遷怒於你。 換句話說,不是他們檢視引起的問題, 而是你的感受被指責。
核心原則 “永遠不是我的錯。” 這是他們溝通和互動的基本邏輯。
常見手段 1) 冷戰 2) Spin (扭曲,轉移)3) 道德綁架 4)Gaslighting 煤氣燈效應
最終目的 通過上述手段,他們成功回避真正的問題,同時轉移矛盾,指責或懲罰對方,以維護自己高尚無措的自我形象。
對話/交流/爭吵模式
NPD模式
Action-Reaction to Action - Reaction to Reaction ONLY
甲方行為 - 乙方對甲方行為反應- 甲方對乙方的反應的回應
結果:焦點從甲方的行為被轉移,問題無法回到源頭。乙方陷入不斷為反應辯解的循環。
正常的模式:
Action -Reaction- Reaction to Action & Reaction
甲方行為 - 乙方對甲方行為反應 - 甲方對自己行為回應+對乙方反應的回應)
回應既包括對方的感受,也包括對自己行為的反思。
結果:通過必要的反應和回應,雙方都能看到對方和自己,回到問題源頭去解決問題
舉例說明:
心理學家反複拉我回到結婚的前7 年, 因為這段時間更能體現,在互相還有點愛的時候,兩個人的溝通模式。 因為如果是後期,那可能就是在沒愛的情況下交流,當然不盡人意。 所以這裏分析的例子,之前在前麵幾篇有提到。 這裏作為模式的例子
1) 冷戰:
甲方行為(偷偷把我喂奶錄像帶送給他父母看)
乙方對甲方行為的反應(我生氣, 因為不尊重喔)
甲方對乙方的反應的回應 (三個星期月子裏冷戰,目的是懲罰我對他或他父親行為的反應)
2) Spin 扭轉解釋
甲方行為(明知我會暈車,懷著5個月身孕, 要我把前車座讓給他母親)
乙方對甲方行為的反應(生氣, 如同我在水裏,他媽在岸上,卻不救我)
甲方對乙方的反應的回應 (告訴我他是把他父母當客人, 把我當自己人, 他們原生家庭是苛刻自己人, 而對客人好。 讓我感覺他都把我當自己人,我應該感動才是啊.)
.....
我告訴他:
我對他的行為的反應是真實的
他回我:
他對我的反應的回應也是真實的
這個spin 的結果 He gets angry at me for being hurt by him
.....
即便對女兒也是如此:把15歲的女兒一個人留在湖南鄉下荒山腳下, 自己和他哥去山上尋找遠親墳墓。 女兒生氣他和他哥不考慮她的安全,他卻指責女兒對他和他哥的反應。
….
3) 道德綁架和譴責,以便為自己貼金
“為啥不讓我孝順父母”(把我的喂奶錄像,泳裝照,偷偷寄去給他父母)
之前提到或沒提到的很多名句:
“我父親copy 的是書”
“我父母不是這樣的人!”
“我父親想中100萬鎊是為家鄉建沼氣”
….
“你挑撥離間我和兄弟關係” (這幾年他父母去世後, 我對房子處理表示看法時,這是用我們共同資產買的)
…..
4)Gaslighting
”你腦子有問題“ 來打擊我對事件的正確陳述和記憶
後果:
以上這些做法,會讓乙方無法接住話茬,或者被懲罰,或者被逼入“防禦模式”,不得不去證明自己並沒有那麽低的覺悟和道德,也沒有“腦子壞掉”。
更糟糕的是,那些內心不夠堅韌的乙方,可能會被一步步引向自我懷疑、自我貶低,最終放棄自我,甚至被操控、陷入抑鬱……
幸運的是,我異常堅韌。月子裏的煎熬沒有讓我陷入產後抑鬱,流產後的血崩幸運地也沒到需要輸血的地步(我流產後休息,他要我幫他弟弟改申請研究生材料),懷二女兒時還經曆了HELLP綜合征(大家可以檢索一下HELLP的悲慘結果)……身體是不會撒謊的。
我的反思
心理治療也包括反思,比如那我為什麽會在這樣一段婚姻裏呆足了三十年?
1 無知
戀愛時沒有經驗,也不知道“NPD”是怎麽回事。就算看見了那些紅旗,也天真地以為“以後會改變”。
比如,他回國探親時,我們約好通電話。我談情說愛,他卻開著擴音器。之後還告訴我七大姑八大姨對我電話表現的評價。
2。忽略自我感受
我從十二歲開始住讀,過早學會了獨自消化情緒。久而久之,習慣了壓抑和忽視自己的感受。
3. 軟弱,愚蠢
為了給孩子維持一個“完整的家”,我一次次忍讓。可事實是,這樣的家庭給兩個女兒留下的,卻是巨大的、無法彌補的精神創傷。
4. 隔離與麻木
後來,我逐漸學會了“左耳進、右耳出”。能不接觸他的原生家庭,就盡量不接觸。“關我屁事,關你屁事”,成了我內心常常默念的心理良藥。
5. 假性複合和心太軟
他吵架後,經常會送花、買好吃的、送貴重物品,或者給我煮咖啡、抱一下……可這些行為,從來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隻是為了把問題壓下去。真正的道歉,從未出現過。
而近幾年,當我開始為自己買喜歡的貴重物品時,他卻牢騷“你怎麽自己買貴包包?”我心裏冷冷一句:“關你屁事。”就這樣避免了無謂的爭執。
“我讓你受委屈了,對不起。”
這是他永遠欠我的一句話。
不過他說不說,現在已經無所謂了。
我把肚子裏的話說幹淨, 我下半生就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