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的獨特性到對造物主的思索
第一部分:在宇宙的沉默中仰望造物主
在混沌未分、虛空寂靜的時空之初,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宇宙開始了運行,光明劃破黑暗,次序取代混亂。
在這浩瀚的宇宙中,上帝親手創造了一個星球——地球,賜予它空氣、水、光、生命和智慧的種子。我們生活於其上,自然而然地以為,這裏是唯一的舞台。
然而,當我們仰望星辰,那億萬閃爍的光點提醒我們:宇宙之大,遠超想象。銀河係不過是塵埃中的一粒,而我們的地球,僅僅是滄海一粟。科學家已觀測到無數“類地行星”,或許在遙遠的星域,也有著被造的存在,隻是我們尚未被允許知曉。
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是否也在等待被發現的故事?
我們無法回答。但正如《約伯記》所說:“這些不過是祂工作的些微,人所聽見的是細微的聲音。”(伯26:14)
在宇宙的沉默中,我們學會謙卑——上帝的創造,不必受我們知識的邊界限製。
祂是那位“鋪張穹蒼如幔子”的主,祂的智慧與計劃,遠超過人類的理解。
地球不是偶然,更不是唯一,而是被精心安排、承載使命的所在。
因此,我們不隻是仰望星空,更是在仰望那位掌管星辰、又垂顧塵土的造物主。
第二部分:唯地球被造?——關於外星生命的信仰思考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被上帝特別創造的家園,這一點,在《聖經》中被清楚宣告:“起初,神創造天地。”(創1:1)
我們在這裏出生、生活、思考,仿佛這是宇宙中唯一的焦點。但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心中不禁發問:除了地球,是否還有其他被造的星球?它們是否也承載生命?
這不是好奇心的遊戲,而是一個關於神創造是否有限、是否重複、是否有隱藏之意的問題。
聖經並未明言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但它明確指出: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19:1)
宇宙浩瀚不是多餘,而是榮耀的展示。億萬星辰的存在,可能不僅僅是為了“陪襯”地球,更是反映出上帝那無限的創造力與超越人類理解的智慧。
如今的科學已觀測到數千顆“類地行星”,其中一些位於“宜居帶”,具有水、溫度和大氣層。但我們至今尚未確認任何地外智慧生命的存在。
因此,基督信仰並不排斥“其他星球可能有生命”的可能性——
但我們也不依賴這個假設來證明或否定上帝的存在。
即使宇宙中隻有地球擁有生命,這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神跡;
若上帝願意在別的星球創造生命,那也完全在祂的主權之下。
我們不以“我們是唯一”來驕傲,也不因“可能不唯一”而恐慌。
我們所相信的,是那位不受時空限製、全能全知的創造主。
祂可以隻創造一個伊甸園,也可以創造千千萬萬個,我們隻是被托付的其中一員。
於是,在宇宙的浩瀚麵前,我們選擇謙卑與敬畏——
不是因為我們渺小毫無意義,而是因為我們被造、被知、被愛的事實,本身就是意義的起點。
溫柔的結尾
“祂數點星宿的數目,一一稱它的名。”(詩147:4)
每一顆星,祂都認識。更何況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