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昆侖山被稱為“萬山之祖”“天帝之庭”。它不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神話中眾神居住的聖地,是凡人與天界之間的橋梁。
《山海經》中記載,昆侖山頂有瑤池,西王母居其中,神獸把守,弱水環繞,凡人難至。那是一種極致的神聖與隔離,仿佛是古人對“天堂”的想象。那座山,是高不可攀的,也是心靈渴望的。
而聖經中,也有一個聖地:伊甸園。
那裏有生命樹、有四條分流的河、有神親自栽種的各樣果樹。神將人安置在那裏,與他同行、說話、同行在園中的風中(創世記2:8;3:8)。
這兩座“聖地”,雖然來自不同文化,卻展現出人類心底一個相同的渴望:
我們都在尋找一個與神同在的地方。
一個是“登山而見”,一個是“神來相迎”
昆侖山是通天之路,是登高之處。隻有曆經試煉、脫去凡體者,才能靠近神明的住所。人必須努力、修行、渡弱水、越火山,才能“見神”。
這正是大多數宗教的圖景:人靠自己的方法“去到神那裏”。
而聖經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圖景: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翰福音1:14)
是神親自來到人中間,不再隔絕,不再遙遠。祂走近我們,就如天父尋找浪子,主動伸手。
伊甸園的聖潔失落,昆侖山的神秘未解
伊甸園曾是人類真正的家園——但因罪,人被逐出(創3:24),園門封閉,不再歸回。
昆侖山傳說中,也是不許凡人久居之地,能進者少,能出者稀。人想回到起初,卻始終無法逾越那“火焰的劍”。
聖經卻說:
“如今借著耶穌的血,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進入至聖所。”(來10:19)
原來,那隔絕已經被神親自打開,不靠修行,不靠登山,而靠恩典。
從文化到信仰,從傳說到真理
每一個民族的神話,都藏著人心對“伊甸”的記憶。
昆侖山也好,須彌山也罷,都是我們對“更高存在”的呼喚。
但聖經不是神話,而是神主動啟示的救恩記載。
那位掌管天地的主,早已為我們預備了更美的家園——不是在昆侖之巔,而是在新天新地(啟示錄21章)。
“神要親自與人同住……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21:3-4)
昆侖山高,伊甸園遠
但神的恩典,從不遙不可及。
願我們不止仰望那座神秘的高山,
而能認識那位降臨塵世、引領我們歸家的主。
#屬靈比照 #聖經與文化 #溫柔傳福音
#昆侖山的啟示 #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