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漫筆

穿越時空風雲,書寫人生冷暖
正文

活著,為何終將歸於虛無?——一個人的一生,是否值得?

(2025-07-29 05:31:51) 下一個

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走上了一條無人能替代的旅程。

 

他在啼哭中降生,被父母擁入懷中,從此開始了漫長的“被塑造”。從孩童的懵懂到青年的掙紮,從中年的擔當到老年的回望,人生仿佛是一段被提前設定的程序:

 

讀書、成長、戀愛、結婚、生子、撫養、送別……

然後,歸於沉寂。

 

我們經曆了太多:

痛苦與喜悅交織,責任與孤獨並存,信任與背叛輪番上演。

很多時候,我們還沒來得及想明白“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麽”,就已經身陷生活的洪流,疲憊不堪。

 

而終點,幾乎從未偏移——死亡,靜靜地等在路的盡頭。

沒有終極解釋,也沒有“結算窗口”。

 

那麽,這一切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哲學家加繆曾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隻有一個——自殺。”

他說得殘酷,卻也真實。

 

如果人生注定終結、奮鬥終將化塵,我們為何不直接放棄?

為何還要忍受挫敗、孤獨、病痛,努力活著?

 

我的答案很簡單,也很人類:

 

因為每一個當下,都值得。

 

當你牽著孩子的手走過黃昏的街道;

當你在病床邊為母親拭去眼角的淚;

當你在無數次失敗後咬牙前行,不為他人,隻為不讓自己低頭……

 

這些瞬間,就是意義。

 

它們沒有答案,卻有重量;

沒有邏輯,卻滿是人性的溫度。

 

也許沒有神來告訴你“你做得很好”;

也許死亡不會獎勵你“你盡力了”;

但你可以自己說:

 

“這一生我流過淚,也笑過;我恐懼過,也堅持過。雖然結局一樣,但我的過程不同。”

 

活著,不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而是為了回應自己那顆會痛、會想、會愛的心。

我們終將歸於塵土,但我們曾活得像火焰。

 

這,便足夠。

 

——

如果你正在困惑,願這段文字給你一些陪伴;

如果你還在掙紮,願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思考。

 

意義從來不是別人告訴你的,而是你親手賦予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藍色世界 回複 悄悄話 基督信仰視角下的生命意義核心邏輯:
1. 人生不是偶然,是神的創造(詩篇139篇)
2. 生命的目的是榮耀神、活出祂的旨意(以賽亞書43:7,哥林多前書10:31)
3. 痛苦不是無意義,是造就靈魂的操練與恩典(羅馬書5:3-5,雅各書1:2-4)
4. 死亡不是終結,是通向永恒的門(約翰福音11:25)
5. 真正的盼望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基督裏(哥林多後書4:16-18)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