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貝森特們難以明白的是什麽?
貝森特那句“美國曆史上的競爭對手就沒見過中國這樣的”,堪稱一針見血又一臉懵逼的總結。東大的回應“今天你不就見到了”,更是自帶一股“我就是這麽不按套路出牌”的傲嬌氣質。特朗普和貝森特,兩個美國政壇的“明白人”,為何對中國這對手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答案很簡單:他們用西方的邏輯去套中國的玩法,注定是雞同鴨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中共的邏輯:保政權高於一切
西方人看世界,喜歡講規則、講人權、講公平競爭,哪怕是冷戰時期的蘇聯,也多少有點“大家都是文明人”的默契。可中共的邏輯,壓根兒不是這套。保政權,是中共的終極命門,是比天皇的玉璽還神聖不可侵犯的存在。為了這個目標,犧牲本國人民的利益?小意思。無底線、無下限?那隻是常規操作。慈禧當年為了保住大清江山,連八國聯軍打進來都能忍氣吞聲割地賠款;如今的中共,繼承了這種“隻要江山坐得穩,人民哭爹喊娘算什麽”的傳統。
貝森特們不明白的是,中共的決策從來不以“人民福祉”為基準,而是以“政權永續”為北極星。經濟崩了?沒關係,勒緊褲腰帶再搞幾年“三年自然災害”式苦日子。國際孤立?無所謂,閉關鎖國又不是沒幹過。西方人腦子裏那套“政府為人民服務”的邏輯,在這裏就像是用iPhone的Siri去指揮一台286電腦——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貿易戰:一場沒底線的拉鋸戰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滿以為能像當年逼日本簽《廣場協議》那樣,把中國打得滿地找牙。結果呢?打了幾年,關稅加到天上去,供應鏈斷了又連,連了又斷,美國企業叫苦連天,中國那邊卻跟沒事人似的繼續“穩中向好”。為啥?因為中共的底線低得讓人瞠目結舌。西方打貿易戰,多少還得顧忌國內選民的感受、企業家的抗議、股市的臉色;可中共?它可以讓工人失業、讓企業破產、讓老百姓的錢包癟下去,隻要政權不晃,統統不在話下。
更可怕的是,中共似乎已抱著“玉石俱焚”的決心。你加關稅,我補補貼;你封技術,我偷著學;你製裁華為,我搞“自主創新”。這哪是貿易戰,分明是街頭混混打架——你捅我一刀,我非但不躲,還笑著再捅你一刀,看誰先流幹血。特朗普和貝森特估計做夢都想不到,世界上還有這種“寧可全國人民吃草,也要讓對手吃癟”的對手。
拖著過中期選舉:無解的死循環
貿易戰打到現在,儼然成了慢性病,拖著拖著就到了美國中期選舉。特朗普們急著給選民交成績單,可中國這邊壓根不急。中共的算盤打得精:拖一天,美國的選民就多一分焦慮;拖一年,美國的企業就多一分虧損。反正中國老百姓的忍耐力是千錘百煉的,西方那點“選民壓力”在中共眼裏不過是隔靴搔癢。
於是,貿易戰變成了拉鋸戰,延期再延期,談判桌上你來我往,底下卻是雞飛狗跳。美國想速戰速決,中國偏要慢燉細熬。貝森特們撓破頭也想不通:這幫人怎麽就不怕經濟崩盤、不怕民怨沸騰?答案還是那個老生常談:保政權高於一切。老百姓的怨氣?發泄一下就過去了。國際社會的譴責?聽聽就忘了。隻要紅色江山不倒,犧牲幾個百分點GDP算什麽?
邏輯的鴻溝,永遠的迷霧
特朗普和貝森特們,代表了西方那套“理性博弈”的思維,遇上中共這套“無底線生存術”,就像是用牛頓力學去解釋量子糾纏——完全抓瞎。貿易戰難打,因為對手壓根不按你的規則玩;難有結果,因為對手的目標壓根不是“贏”,而是“不輸”。拖到最後,美國選民可能已經換了好幾屆,中共還是那副“你們急,我不急”的德性。
貝森特說“沒見過中國這樣的對手”,其實是沒見過這種“把人民當籌碼、把政權當命根”的邏輯。東大的回應“今天你不就見到了”,則是赤裸裸的挑釁:是的,我們就是這麽不講理,你能咋地?貿易戰也好,中期選舉也罷,西方人還得繼續在這團迷霧裏摸索,至於什麽時候能摸到門路,怕是連上帝都得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