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令不出中南海到政令不出白宮
要講政治亂象,真是古今中外,曆史在笑。昔日中南海,胡溫哥倆好,表麵風光無限,實則被江氏集團幕後操盤,地方諸侯各懷鬼胎,連汶川地震想調個兵都像求爺爺告奶奶,政令不出中南海,成了笑談。如今大洋彼岸,白宮那位川普老爺子,頂著金毛獅王發型,滿腔熱血想搞大動作,結果呢?政令出不了白宮大門,硬是被下麵一眾聯邦地方法官摁在地上摩擦,動輒全國禁製令,搞得總統像個擺設,空有“推特治國”的嘴炮神功。
這回最高法院6:3一錘定音,算是給川普政府鬆了綁。判決說白了就是:地方法官你愛咋判咋判,但別想著一人之力擋全國政策,想搞大陣仗?請走集體訴訟的正路,慢慢排隊去!這下好了,679個地方法官再也別想隨便“代表月亮消滅”總統的行政令。從允許跨性別人士參軍到恢複USAID職能,再到不讓DOGE碰政府數據,過去這些五花八門的禁製令,簡直把川普的施政搞成一出荒誕喜劇。如今最高法院這一刀砍得狠,算是把行政權從地方法院的“抵抗運動”手裏搶了回來。
說到“抵抗運動”,真是不得不服這些法官的“創意”。以往聯邦法院好歹裝個中立模樣,嚴格依法辦事,政治傾向放一邊,至少表麵上得過得去。可自從川普上台,某些法官仿佛化身超級英雄,披上“反川鬥士”的戰袍,全國禁製令發得比外賣還勤快。300多宗訴訟,40條禁製令,涵蓋川普施政的方方麵麵,堪稱“司法造反”的教科書級別操作。結果呢?一個地方法官就能讓白宮的政策全國趴窩,總統的權力被削得比社區居委會還不如。這哪是法治,分明是“法官治國”!
最離譜的還得數“出生公民權”這檔子事。無證移民生個娃,娃就自動變美國公民,這漏洞簡直比篩子還大。結果呢?一堆中國孕婦蜂擁而至,母嬰中心開得比奶茶店還火,個個爭當“子宮留美”的急先鋒,弄得邊境亂成一鍋粥。有人靠這發橫財,有人靠這拿綠卡,法治精神被踩得稀巴爛。最高法院這次沒直接碰“出生公民權”的燙手山芋,但明明白白說了:地方法官你判你的,別想全國通殺。這等於間接給川普的移民政策開了綠燈,起碼以後想靠生娃“曲線救國”的,怕是要多費點心思了。
這裁決意義有多大?簡直是翻天覆地!從此,總統的行政權終於能喘口氣,不用再被地方法官當街截胡。想擋政策?要麽上最高法院,要麽等國會立法,地方法官的“一人滅國”神技被廢了個七七八八。當然,集體訴訟這條路還在,但那玩意兒手續繁瑣,時間拖得比蝸牛還慢,哪像現在禁製令說發就發,快的跟點外賣似的。這裁決不偏不倚,兩黨總統都適用,等於給行政機構打了一針強心劑,未來幾十年,美國的政治格局怕是要重新洗牌。
至於這裁決好不好?嘿,咱得兩邊看。一邊說,總統好歹是民選的,代表全國意誌,地方法官隨便一揮手就讓政策癱瘓,確實有點“尾大不掉”。這裁決把權力平衡撥回行政機構,算是有理有據。另一邊呢?地方法院本來就是製衡行政權的一道閘,法官們“抵抗”得過火歸過火,但沒他們盯著,總統會不會更肆無忌憚?尤其像川普這種“推特治國”的主兒,少了點掣肘,怕是要上天了。總之,這裁決就像一盤大棋,短期看川普爽了,長期看誰笑到最後,還得看國會和最高法院怎麽接招。
說到底,從中南海到白宮,政令不出的笑話都一樣:上麵喊得震天響,下麵執行像放羊。最高法院這回給白宮鬆綁,算是讓美國政治少點鬧劇,多點正經。但願別過幾年,又冒出新花樣,讓這出“政令不出白宮”的戲碼再演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