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徐沛分享自由

身在萊茵河畔,心繫神州大地,上中文網就是想清除共黨赤化, 弘揚正統文化!著有《無恥的洋人》披露共產國際間諜比如史沫特萊滲透並顛覆中華民國的史實。
正文

紅朝“大外宣”的樣本 ―德國之聲的“丹紅門”

(2025-06-27 14:48:23) 下一個

 

 

 從2004年起,大陸官方投入巨資在世界各國開辦“孔子學院”,搞各種國際公關戰略,落實大外宣”計劃,意在爭奪國際話語權。這些舉措再次證明,操控輿論,粉飾太平,仍然是中共維持政權的基本手段。大外宣計劃的海外參與者,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均未公開講述幕後細節,而德國之聲的丹紅門至今是唯一曝光的實例。因此,記錄和介紹這一事件,有助於人們了解北京政權如何通過利益牽引,讓民主國家的公法媒體比如德國之聲,放棄媒體的基本價值信念,自動淪為中共的外宣陣地。筆者身居德國,親曆全球矚目的德國之聲的丹紅門。在與《當代中國研究》主編程曉農與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的交談中,筆者才意識到丹紅門的獨特和意義。在他們的鼓勵與指點下,筆者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下列版本,為的是承上啟下,承擔流亡華人的社會責任。
 

     一、德國之聲丹紅門的背景

 

   首先介紹德國之聲及事件主角張丹紅。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的國際廣播電台名為Deutsche Welle,原意為德國之波,通用譯名為德國之聲。在以美國為首的自由世界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對峙的冷戰中,德國之聲於1953年在科隆開播。冷戰時期,該台用短波突破了共產鐵幕,為被剝奪了自由的民眾開啟了一扇自由之窗。該台中文組創辦於1965年。
    張丹紅,女,生長於北京,與文革同齡,北大西語係德語專業1983級學生。在校時加入中共黨組織,1988年到科隆留學,六四屠殺促使德國之聲中文組擴大,在那兒打零工的張丹紅有機會得到固定工作。2004年被提拔為德國之聲中文組副組長。在六四以來的20年裏,該節目逐漸由與張丹紅類似的工作人員主導。他們的來曆尤其是意識形態,導致德國之聲的中文節目不僅未能成為被剝奪了知情權的大陸民眾的自由之窗,而且還淪為“中共之聲”。
    德國之聲中文節目被紅色滲透,除了製作人自身攜帶的中共“黨文化”因素外,另一個原因是德國的政治環境。自從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擔任德國總理後,和施同屬社會民主黨的拜特曼(Erik Bettermann)於2001年出任德國之聲台長。德國社民黨與共產黨同根,從而有紅黨之稱,拜特曼還屬左傾的“1968年人1970年代就到過紅色中國,至今仍念念不忘他參觀過的大寨,以保留毛語錄為榮。拜特曼當上台長後,在張丹紅等人的大力協助下,2004年去大陸簽署了與3家大陸電台合作的備忘錄。
    導致張丹紅與德國之聲中文組組長馮海音(Matthias von Hein)雙雙翻船丹紅門,起源於張丹紅200858月在三個德國媒體的發言。從20083月北京政府在世界各地傳遞奧運火炬的活動開始後,西藏民眾與中共的矛盾成為國際人權組織及傳媒關注的焦點,德國社會各界就德國是否應該參與北京奧運展開了激烈爭論。張丹紅借德國之聲中文組副組長的身份在一切場合為中共的暴政詭辯,發表了一係列違背普世價值的紅色謬論。比如針對中共嚴格控製網路言論,她聲稱:有些網站是被關閉的,如自由西藏、法輪功網站。但是德國也關閉一些諸如兒童色情網和新納粹的網站

張丹紅供職於西方媒體,居然把中共剝奪民眾知情權的踐踏人權之舉,與西方社會保護兒童及防止納粹複活的管理措施混為一談。她以德國之聲中國專家引用的謬論中國共產黨比世界上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對實現《人權宣言》的第三條作的貢獻都要大,因為中國成功地把4億人從絕對貧困中解脫通過媒體一傳播,立即引發公憤。

而德國之聲中文節目則表現出嚴重的親共傾向。比如大肆宣傳北京奧運,無視中共以奧運為名的各種侵權行徑,包括暴力拆遷帶給百姓的嚴重傷害,把高智晟等因揭露真相而被捕等熱門新聞冷處理,等等。德國之聲中文節目早就被紅色滲透,也有華人發現,但沒引起德國社會關注。

張丹紅的發言在德國社會引起反彈後,筆者才開始關注德國之聲中文節目及相關批評並用德文向德國社會傳達。德國之聲的姊妹電台―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的一名記者也在深入調查之後寫了一篇報道,表示不必是異議人士也能看出:德國之聲中文組的新聞報導具有強烈的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黨宣傳的腔調

 

就是說,張丹紅為了力挺北京奧運,導致德國人包括筆者發現德國之聲存在進出口中宣部論調的“丹紅門

 

2丹紅門的社會溫床
 
   
1978年鄧小平宣布改革開放以來,大陸人才可能象1949以前一樣出國留學。1989六四鎮壓發生之後,美歐各國出於人道主義,為十幾萬大陸留學生與學者及其親屬發放了被稱為六四血卡的政治難民證,這批人因此得到了在民主國家安居樂業的機會。負責德國之聲中文網的朱爾寧就算六四血卡的持有者。遺憾的是,不少六四血卡的持有者不僅忘記了倒在坦克和子彈下的六四屠殺受難者,而且對被中共以暴徒之名判刑(包括死刑)的同胞也缺乏同情。還有一些人則象張丹紅一樣,淪為北京政府的對外宣傳者。

這當然是見利忘義。共產黨獨占了中國的一切,從簽證的發放,回國探親的機會,到與大陸各種機構合作的可能。為了不失去這些眼前利益,不隻是華人,凡是與大陸有聯係的外國人,比如駐華記者和漢學、藏學等所有與中國有關的學者,大多謹言慎行,自我閹割。一名駐華記者如果被拒發簽證,就意味著他失去了一份優渥的工作;一位中國問題研究者如果不能到大陸調查獲得資料,就得不到學術資助,久而久之便無法保持其行內地位。原德國波鴻大學的漢學教授馬漢茂(Helmut Martin)在六四屠殺後,批評了中共的暴行,從此得不到去大陸的簽證,承受相關壓力終至憂鬱自殺。受到大陸當局歡迎的都是德國左派,比如杜伊斯堡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黑伯勒(Thomas Heberer)。黑伯勒從1970年代就主動擁抱北京政府,與二婚妻(自詡出身高幹)自願在德國配合北京的宣傳口徑,。

在北京的利益誘餌之下,外國政界與商界人物也樂於卑躬屈膝。原德國社民黨黨魁施密特(Helmut Schmidt)是典型。施密特是最早接近紅色中國的德國政客,他還在中共因六四屠殺遭到各國譴責之時,首先趕到北京示好,所以,被中共讚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德國各大媒體當中,施密特作出版人之一的德國《時代》周報對大陸的報道顏色最紅。施密特自己則慣於混淆中國與中共,為鄧小平洗刷六四屠夫的罪名。 2006年,他還以近90歲的高齡,接受澤林(Frank Sieren)的采訪,出版了題為《鄰居中國》(Nachbar China)的對話錄,這本書竭盡能事渲染北京的成就,希望讀者象他一樣臣服於中共,接受中共特色。他的合作者澤林從1990年代就進駐北京,盡管他不懂中文,但在紅色中國如魚得水。在與施密特合作後,澤林還成為《時代》周報駐華記者。他與另一位記者花久誌(Georg Blume)都接受並力挺中共特色。為了替北京政府排危解難,花久誌還在北京奧運受到質疑時,出版《中國不是邪惡帝國》(China ist kein Reich der Bösen),反駁中共實行的是“反自由的資本主義”,力圖用中國人民、中國文化來掩蓋中共暴行。施密特、澤林和花久誌等不僅在德國為中共代言,用紅色滲透輿論,還通過德國之聲的中文節目把紅色話語包裝成德國輿論的主流,返銷大陸。德國之聲對他們的專訪隻要一出現,立刻被中共喉舌轉載。下麵隻是兩例:
    德國前總理:西方錯看中國 中國將遵循自己道路 20080612日,來源:中國新聞社)
    德國之聲:中國不是罪惡之國2008062509:53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二、針對丹紅門的交鋒

 

圍繞丹紅門,民主力量與紅色勢力展開了激烈的交鋒。爭論雙方有兩個陣地。一個是德國社會,參與者有德國各界人士。雙方機會均等,都有媒體報道,批評之聲占絕對上鋒,這場交鋒再次表明民主社會自由媒體的價值準則,對德國各界都具有警示作用。另一個陣地是中文世界,一邊是由中共操控的海內外中文媒體,對陣者主要是中共的喉舌―新華社及紅旗下的《國際先驅導報》與《環球時報》的記者;另一邊是海內外獨立華人。中文世界的爭論主要是由力挺張丹紅的中共喉舌自說自話,形成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而批評者的文章隻能見之於海外少數中文媒體及參與者的個人網頁,因此大多數讀者、特別是大陸讀者無法完整了解相關情況,容易被誤導,但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讀者不會相信中共的宣傳。

流亡海外的中國精英在抵抗丹紅門中起了關鍵作用,但這並非如新華社所宣傳的那樣是充滿敵意與惡意的。批評者(包括筆者)與德國之聲中文組都有聯係,也向他們提過建議和意見,可惜從未被采納。張丹紅在各種場合為中共的暴政辯護引起德國社會的公憤後,我們的批評才得到重視,但台長拜特曼(Erik Bettermann)對我們態度惡劣,以致給率先撰文批評德國之聲中文節目的王容芬造成“我豈能與異見人士對話”的印象!再加上中共媒體力挺張丹紅,詆毀批評者包括筆者,於是,德國之聲的問題才演變成一個國際話題。

從事件的演變來看,大致經過兩個階段:20085月至121日為第一階段,以《科隆城市導報》(Kölner Stadt-Anzeiger)播報張丹紅言論開始,張丹紅的工作被暫停,但在德國之聲台長的袒護下旋而複職。第二階段:2008124日至200926日德國之聲邀請各方人士參加座談會,在此期間,馮海音、張丹紅去職,中文組主管空缺。

 

1、第一階段:德國之聲對張丹紅的袒護

 

20085月,《科隆城市導報》播報了一場有張丹紅參與的辯論,主題是北京奧運前夕的中國人權狀況。通過這一節目,我驚悉出自張丹紅之口的中宣部主旋律後,曾邀約她交流看法,但遭到拒絕。於是,我給她的頂頭上司馮海音打去電話,希望他告誡張丹紅。不料馮海音絲毫不覺得張丹紅的言論有何不妥,反而為其辯護。之後我便在5月底的一次德文演講中駁斥了張丹紅的紅色話語。
    7月,德國電視二台(ZDF)舉辦了一場以為市場和獎牌而戰-害怕中國的新權力?為主題的座談,張丹紅與會,繼續散播同樣的論調。有觀眾發來節目的錄像,筆者觀看後,先給德國之聲台長發去抗議電郵,然後發表德國媒體如何被紅色滲透予以揭露。
    84日,《德國廣播電台》舉辦了在五環下的權力遊戲?――奧運2008在北京的討論,張丹紅又一次大搞奧運宣傳秀,這一次連主持人也忍不住直接反駁了她。5天後,德國的新聞周刊《焦點》發表對張丹紅的批評,標題為德國之聲專家歌頌中共。隨後,《柏林日報》820日也發表了評論對共產黨的歌頌

此後筆者才收到德國之聲台長辦公室負責人的答複,告知張丹紅已被停職。此信為德國之聲答複批評者的標準函,多家報社與多位人士均收到,《柏林日報》將此信稱之為相當於通告。德國之聲不忘在這一通告中袒護張丹紅:從多年的經驗來看,我們知道張女士無一例外地認可德國之聲所有的價值準則,並模範地體現在她每天的記者工作中10天後,德國之聲在其中文網上刊載的德國之聲關於張丹紅討論的通告更是含糊其詞,竭力淡化她的瀆職,宣稱在她接受的為數不少的媒體訪談中,有一次她的一些表述和德國之聲所秉承的主導理念不相符合。德國之聲主導理念中,也包含為民主,自由和人權伸張的內容。

 

9月16日,以仲維光、還學文夫婦為首的8位旅德華人共同致信德國議會,要求調查德國之聲中文節目的親共傾向。他們提出有中共黨員身份的記者是否能遵從德國之聲捍衛自由與人權的宗旨報導中國的問題

緊接著也有德國知識人的團體致信德國議會,對德國之聲提出批評。其中聯邦共和國作家圈要求德國之聲在報道中遵循普世價值,並表示,專製政權如共產中國都知道,它們自己的媒體失去了公信力,所以它們總是努力從國外輸入相應的宣傳;德國之聲必須防止再進口專製宣傳出賣中共的反對派。對此中國《環球時報》發表署名劉華新的報道德作家聯名要求議會審查極權國家報道加以扭曲。

 

“德作家聯名要求議會審查‘極權國家’報道”,環球時報, 2008年9月28日。發表在 http://www.huanqiu.com/www/115/2008-09/240211.html  
聯邦共和國作家圈,文學和政治的平台(Der Autorenkreis der Bundesrepublik, Forum für Literatur und Politik)是一個由近六十位作家、藝術家、人文科學家和評論家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組成的獨立知識人組織。成員的共同點是反極權,認可民主與人道象自由與責任一樣不可分離。請參考 https://autorenkreis.wordpress.com/

 

109日,以黑伯勒和朱爾寧的丈夫邁耶爾(Thomas Meyer)為首的德國左派發表公開信為張丹紅鳴不平。劉華新立即以49位歐洲名人力挺張丹紅,反對清洗德國之聲中文組為題從旁呼應。這49位簽名者中自然少不了花久誌和澤林。德國媒體也作了報道,有的指出,簽名者中《德國之聲》中文網負責人朱爾寧的丈夫赫然在列。本來是綠色,但涉及大陸的報道多為紫色的德國《日報》(Tageszeitung)則透露此信的發起人是黑伯勒。

 

“在德國之聲腦袋裏得安剪刀—‘重現納粹幽靈’”(SCHERE IM KOPF BEI DER DEUTSCHEN WELLE - "Nazi-Geist wiederbelebt"),http://www.taz.de/1/leben/medien/artikel/1/nazi-geist-wiederbelebt/  11.10.2008    

 

德國之聲的袒護及大陸媒體對張丹紅的力挺,讓德國各大媒體捕捉到了異常線索,他們陸續開始報道德國之聲的丹紅門。其中《明鏡》周刊網絡版於919日發表題為針對德國媒體的宣傳――‘重現納粹幽靈’”

 

“Kampagne gegen deutsche Medien‘Der Nazi-Geist kehrt zurück’”Spiegelonline2008919

 《明鏡》周刊網絡版從此開始報道德國之聲丹紅門。此文網址為http://www.spiegel.de/kultur/gesellschaft/0,1518,577971,00.html,除提到的這篇外,其網上檔案館顯示還有三篇報道。

筆者從2002年大陸回到德國後,就在與中共在德國的代言人唱對台戲,抵製他們的紅色話語,這次從一開始筆者就致力於把華人德國之聲中文節目的批評介紹給德國社會,並發表聽從呼喚的澤林等文章披露黑伯勒、澤林等人與中共及其媒體的密切關係。德國紅色代言人為了支持張丹紅,也采取中共的手法,抹黑對手,顛倒是非,把張丹紅打扮成了受害者,好在我們也有發言權,所以,德國讀者可以自己判斷是非。

還學文於1012日發表回應49位有色歐洲學者,斥責他們“竟然墮落到中國政府與國安宣傳機器如新華、凱風、亮劍網的地步,把法輪功當惡意標簽貼,作栽贓、汙蔑的手段,歸順到一個專製政權的旗下……”。

以錢躍君為首的5位華人發表致德國議會的德文公開信,用事實駁斥黑伯勒等人善惡不辨,不敢譴責共產黨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邪教 

Stellungnahme zum Offenen Brief mit 49 Unterzeichnern vom 9.10.2008,就2008年10月9日的49人簽名信給德國議會的意見書,中國觀察者 (http://www.china-observer.de),200811月10日。該網站現在已關閉,但2008年起我在那裏發表一係列文章抵製紅色滲透。

《柏林日報》於1021號發表報道給宣傳機器的火藥” Munition für die Propagandamaschinerie,介紹針鋒相對的公開信比如簽名信請向權力說真話 該報道寫到,中共反對派對德國的漢學者說,我們深感遺憾,你們沒有秉承德國深厚的人文傳統,也沒有間接受到漢文化裏誌士仁人的熏染。

 在拜特曼的大力偏袒下,張丹紅於1022日恢複采訪工作。她以采訪有親共專家之稱的桑德施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作為恢複工作後的開場戲,兩人表演了一場共產主義的中國起了支撐資本主義的西方的作用二重唱。對於張丹紅的複出,北京視為對西方的政治勝利,對德國之聲這篇報道不僅立即轉載,還發表至少兩篇宣傳報道:德國之聲中文組華人記者張丹紅恢複采訪工作(中國新聞網,20081024日)以及德國華人記者張丹紅複出始末,49位歐洲名人力挺(國際在線,20081029日)。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在這一階段不顯眼、卻在第二階段導致馮海音與張丹紅去職的關鍵,即《法蘭克福匯報》於113日發表的對流亡美國的經濟學家何清漣的專訪德國之聲意欲何為? 這篇專訪透露了兩個要點:一、2005年德國之聲曾邀請何清漣作該台的專欄作家,但後來在中共國務院新聞辦的幹預下,由張丹紅出麵中斷了與何清漣的合作;二、在丹紅門發生後,中文組組長馮海音於107日出麵邀約何清漣寫稿,遭到拒絕。何清漣表示,她不願意違背自己的道德準則,在德國之聲中文組的政治傾向被批評質疑之際,用自己的信譽為德國之聲背書。 正是這篇報道引發後來馮海音與張丹紅雙雙翻船

 

“Was will die Deutsche Welle?”,2008年11月3 日。此文網址曾在http://www.faz.net/IN/INtemplates/faznet/default.asp?tpl=common/zwischenseite.asp&dox={017E2E8E-1201-F38A-3C7A-5054537B629C}&rub={475F682E-3FC2-4868-A8A5-276D4FB916D7}

 《法蘭克福匯報》在926日至1212日間共發表五篇就德國之聲丹紅門的報道。

盡管張丹紅和德國之聲中文節目因親共媚共引發聲討,連離休的中共高官胡績偉、李銳和李普等都簽署了關於德國之聲爭議的68人領銜聯署公開信,但德國之聲仍然拒不認錯,甚至於121日專門在柏林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內部審查的結果,聲稱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德國之聲中文節目是係統性地按北京政府的意誌製作的,因而外界指責是毫無根據和無法接受的
     125日,《南德意誌報》發表相關報道“一個迫害把戲”,透露台長拜特曼不愧學過毛語錄,麵對記者,倒打一釘耙 ,詆毀筆者,以掩蓋丹紅門。在這之前的一次采訪中,他甚至宣稱,把張丹紅停職,是“我必須保護她,僅此而已。她仍在中文組工作,我絕不會從這個立場後退毫厘。所以,當中共媒體歡呼德國之聲台長認定報道無可指責時,批評方則一致斷定拜特曼在自造醜聞

 

    2、第二階段:張丹紅“公器私用”與拜特曼“丟卒保車”

 

在拜特曼的袒護和中共勢力的堅挺下,外界的批評之聲沒有促使張丹紅與同事們反省與改正。張丹紅雖沒官複原職,但還是照舊主導德國之聲中文節目。拜特曼召開新聞發布會後三天,張丹紅居然得意忘形到在德國之聲的網站上發表張丹紅駁何清漣顛倒事實的陳述,以報何清漣接受《法蘭克福匯報》采訪的一箭之仇

這篇自我采訪124日在德國之聲中文網站上發表之後,何清漣的回應是張丹紅為什麽不能麵對事實?―駁張丹紅2008124日發表於德國之聲的采訪

筆者對比了張丹紅的自我采訪與何清漣的回應,認為這篇導致張丹紅與馮海音翻船自我采訪充分證明,德國之聲沒有促使張丹紅清除自己攜帶的“黨文化”,相反還讓張丹紅的紅色滲透中文節目。這裏不談這篇張丹紅的紅色術語比如 “徹底平反”與文革作風,隻談以下四個事實:

     1、張丹紅沒有遵守德國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將報道準則棄置腦後。這個準則的第一條就是對事實的核查原則,要求在發表批評報道時,一定要對被批評者采訪,以查核事實真相。

2、張丹紅與相關人員均忘記了任何媒體都必須恪守一條原則,不能公器私用,將自己供職的媒體用於宣泄私憤,攻擊他人。

上述兩點,被何清漣指責為違背媒體業的基本道德,公器私用。她批評說:德國之聲中文組竟然違背了國際新聞業的基本規則,隻憑張丹紅的一麵之辭就不加核查地寫出了采訪

3、張丹紅作為當事人,在敘述與何清漣有關的事實,如邀請何清漣寫專欄的文章類型是評論還是分析文章,何清漣被張丹紅中止寫作的原因,以及馮海音為解中文組之難,邀請何清漣重新為德國之聲寫評論等事實,一律根據自己的需要憑空捏造,好在何清漣保存了相關郵件,能用張丹紅與馮海音等的郵件一一證偽。

這一點,被何清漣指責為德國之聲中文組集體撒謊

4、張丹紅一方麵否認德國之聲受北京操控(這與拜特曼的言辭一致),一方麵又在自我采訪中承認,200611月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錢曉芊在會見拜特曼及馮海音一行時,確曾對德國之聲采訪何清漣表示不滿,但德國之聲拒絕聽從大陸官員的建議。

對此,署名雲兒的作者,將張文所述時間與德國之聲有關何清漣的文章逐一對比,得出結論:我網上查證的結果,離200611月最近的采訪,就是20061022日這篇清水衙門的邱曉華緣何被查辦?正好佐證了何清漣以前的說法:那次中國官員對她的指責,針對的是她評論邱曉華案的采訪,而從這次會見以後,德國之聲再沒采訪過何清漣。有了以上資料,關於中國政府用邱曉華案來要求德國之聲中止何清漣和德國之聲的關係,這件事情是否存在過,讀者應當可以自己做出判斷了。

中共當局的“大外宣”計劃如果隻在由它操控的海外中文媒體實行,不會有什麽阻力,因為這類媒體的工作人員多奉行大陸那一套,但德國之聲畢竟是德國的媒體,必須受德國的媒體準則與普世價值製約,中共那一套在德國吃不開,會遭到頑強抵製。

 

《法蘭克福匯報》於12月12日以德國之聲的自我采訪”Interview mit sich selbst 為題加以報道。

 

從中可知,張丹紅的自我采訪,在中文組受到阻攔,但得到了馮海音的支持。報道說,“這一行為象是投向電台領導的炸彈,被說成是濫用德國之聲來搞報複”,這與何清漣對張丹紅公器私用的指責不謀而合。該台節目主任格拉姆施(Christian Gramsch)在相關會議上表示,“這一行為的輻射大大超過了對德國之聲的所有指責,嚴重傷害了電台的價值原則。誰要是不尊重電台價值體係,可以走。
    旅德華人月報《歐華導報》主編錢躍君撰文表示:何清漣的反駁文章一放到台長拜特曼桌上,拜特曼傻了。因為這次采訪是出現在德國之聲的網站上,從德國之聲法和勞工法角度與上述的張丹紅事件(指第一階段)有本質區別。何況德國議會馬上就要召開大規模的聽證會,這不等於讓拜特曼難堪?拜特曼再不采取人員措施,他自己的位置都難保。所以他趕在議會開會的前一天(1217日),立即宣布解除馮海音的中文組組長職位。而且在議會討論中明確表示,將會對中文組作一定的人員調整。

被德國之聲中文網於2008年12月7日吹捧為德國最大的華文報紙《華商報》的總編輯徐徐,首次於12月18日以《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人露麵,發表德國之聲中文組組長被撤職,張丹紅事件驟然升級。這既表明德國之聲與中共媒體的緊密關係,又證明由於張丹紅的自我采訪,馮海音被撤職,她(張丹紅)再一次成為德國媒體的焦點人物。

此後,徐徐再為《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張丹紅時,隻能改用悲情陳述了,比如渲染張丹紅是位知性、清雅的母親,失業之後,有兩個孩子要養,怎麽辦之類。但她隱瞞了一些重要事實,以致大陸讀者在跟貼中表示困惑:為什麽事件加進了何清漣,事態就發生了急劇轉變?

    1218日,在德國議會第二次就德國之聲問題展開討論,這次是由文化與媒體委員會出麵召集的“不對外的專業會談”。德國議會五大黨派(基督教民主聯盟、社會民主黨、綠黨、自由民主黨、左派黨)有20多名議員出席了在議會大廈的討論廳舉行的會談, 其中包括前駐華大使施丹澤(Volker Stanzel)。德國之聲廣播委員會主席施密特(Valentin Schmidt)與台長拜特曼雙雙到場。批評者中被邀請發言的有聯邦共和國作家圈的代表蓋佩爾(Ines Geipel)、中國民主運動的領軍人物魏京生、民主中國陣線和全德學聯代表彭小明;支持者中出麵發言的是前麵提到的“親共專家”桑德施耐德和最先出麵力挺張丹紅的左派博勞伊梯根(Volker Bräutigam)。此外國際廣播協會執行組長斯班賽韋克(Simon Spansiwick)也應邀發言。民主力量與專製勢力就德國之聲的紅色滲透問題在德國議會進行了麵對麵的交鋒。彭小明在發言中,期望,聯邦議會能夠做出切實可行並具有未來導向性的決定,使德國之聲重新回歸到它原本的人權宗旨。在肯定了德國媒體的斷言德國之聲的德文節目和中文節目仿佛是兩套節目,甚至可能互相打鬥起來後,彭小明質問拜特曼,您什麽時候、到底如何才能將這種反常的、令普通讀者不敢相信的情況改變過來。或回答:您到底是否有能力改變這種狀況。拜特曼當眾公布了對馮海音撤職的決定,表示將調整中文組,改進中文節目。拜特曼此舉被徐徐描繪成“丟卒保車”。

 

    3、新華社發起的宣傳攻勢
 
   
張丹紅的發言因違背民主社會的價值倫理而引發社會公憤之後,德國之聲台長迫於輿論將其停職。新華社率先發起了一輪強大的宣傳攻勢。新華社駐德國記者於828日發表專稿德國之聲記者因親華被停職。這位署名時翔的記者罔顧事實,編造謊言,將此事件歸罪為法輪功在背後搗鬼,無中生有地說批評張丹紅的德國新聞周刊《焦點》的記者有法輪功背景。《焦點》雜誌據實反駁,發表中國虛假新聞:《焦點》要求收回” Chinesische Falschmeldung

FOCUS fordert Widerruf 新華社造假兩則報道,表示要對新華社采取司法步驟。
    最出奇的是,對海外華人一向漠不關心的中共當局―例證之一是其對印尼大規模排華事件頑強地保持沉默,這次竟然對張丹紅表示了罕見的關懷。另一篇署名時翔的報道中寫到:6月)28日,中國政府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接受媒體相關提問,作出簡短回應:我注意到了有關消息,也看到過這位記者(張丹紅)的報道。我們認為媒體應該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來報道。
    828日到92日,6天之內,新華社接連在國內各大媒體發表了至少8篇歪曲報道,渲染張丹紅的愛國義舉,詆毀德國之聲與德國媒體,如從華人記者被封口看西媒虛偽新聞自由’” 德國之聲停職張丹紅,重現納粹幽靈 且看德國的新聞自由在歐洲發出中國的聲音,張丹紅不會是最後一個華人女記者引爆德國之聲誰要求德國之聲懲罰華人女記者?張丹紅被停職事件:有些人為何不能接受真實的中國?
    上述報道隻是大陸官方對丹紅門事件作出反應的第一個高峰。此後,各種扭曲真相,誤導讀者的宣傳品以不同的標題陸續在大大小小的中文媒體與網站上刊載。其中新華社駐柏林記者劉華新於926號發表的宣傳品最受歡迎,為這篇報道改寫的標題就有4個:法輪功分子背後發難,德國之聲將清洗中文組雇員納粹之聲解除張丹紅職務,中文組麵臨清洗危機德作家聯名要求議會審查極權國家報道 德媒稱張丹紅被免職,德國之聲電台或麵臨大清洗
    以上所述僅僅是筆者目之所及的相關宣傳。此現象引人思考中共為什麽會如此力挺張丹紅?難道一個張丹紅在德國之聲的職位竟然比印尼數萬華僑的生命更重要?對此何清漣在《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製媒體》一書中的有關分析很說明問題。中共一向將華人社團、媒體與學校視為海外統戰三寶,在北京政府的利益誘導下,由華人辦的中文媒體大多都以取悅北京為已任。隻有幾家大的媒體,如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自由亞洲等還為海內外的中國獨立知識人提供平台。而德國之聲從2006年因中共的抗議中斷與何清漣的合作起,就可算中共的勢力範圍。張丹紅的職位及其對該台中文組的控製,對北京政府來說,當然重要,況且張丹紅還對海外有大陸背景的華人記者具有示範作用。
    

    三、繼續存在的“丹紅門”

 

張丹紅和有“紅色孤島”之稱的德國之聲中文組的所作所為大大地損害了德國之聲的信譽。在長達數月的輿論壓力下,德國之聲不得不於200812月發出信函,邀請與“丹紅門”相關的各方人士,於200926日到德國之聲的波恩總部座談。鑒於邀請書上重複德國之聲表示其節目沒有問題的審查結果,仲維光、還學文、周勍等拒絕參加這種沒有誠意的座談秀,但提交了一封給德國之聲的建議書。遠在美國的何清漣亦未出席,隻提交了一封致德國之聲台長及管理層的公開信,希望德國之聲中文組糾正此前的報導傾向,用媒體的準則與操守自律,並就此前的張丹紅公器私用對她造成的傷害道歉。

是次座談會,德國之聲方麵高層全部出席,其中有台長拜特曼、台長辦公室負責人布爾克霍弗(Dr.Ansgar Burghof)、節目主任格拉姆施、總編索裏琪( Miodrag Soric)、亞洲部主管格爾特(Sybille Golte-Schröder)女士等8位負責人和一名華裔女翻譯,原中文組組長馮海音也到場。批評方出席座談的華人除筆者外,有王容芬、黃思帆、廖天琪四位女士和兩位男士費良勇和彭小明,德國人有魯道夫(Dr.Jörg-M.Rudolph)和德國國際人權協會的代表。達賴喇嘛在歐洲的代表格桑堅讚(Kelsang Gyaltsen)也專程從瑞士趕來發表意見。支持方到會的德國人是2009年夏天出任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副院長的郭尚文(Jari Grosse-Ruyken)和一女伴,華人則隻有被徐徐稱為在德國的中國維權人士王煒。

從拜特曼等德國之聲負責人的發言來看,他們似乎都不明白我們抵製紅色滲透, 是為了捍衛普世價值,也就是德國之聲的價值體係。拜特曼卻表示德國之聲既要與中共,也要與反對派保持距離,完全是個無良政客的表演。在這樣一個紅黨政客的領導下,德國之聲很難得到根本改善。德國之聲至今也未向受過傷害的批評者尤其是何清漣道歉。為了避免招致更多的批評,德國之聲要求與會者不要向外透露這次座談會的內容。
    與會的批評者信守承諾,均未專門撰文透露此次座談會的詳情。但從以下三篇相關文章中基本可知此會大概及其結果:

    王容芬獲知德國之聲單方麵違約後,憤然發表文章六八年人――德國之聲台長拜特曼先生側記,此文的重點是批評拜特曼的言而無信,在異見人士與獨裁者之間,拜特曼先生選擇了後者

程戌綜合自由亞洲電台對王容芬、黃思帆和筆者的采訪,發表德國之聲中文組究竟在什麽地方引起了爭議?-對參加德國之聲座談會三位留德女博士的采訪。這篇采訪談到,座談會並不表示德國之聲中文組引起的爭論問題已經結束,相反還遠遠沒有結束,清除紅色滲透,保衛民主、人權和自由的原則,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德國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王煒則發表出席德國之聲懇談會感想,稱讚“德國之聲高管素質高”。王煒是致德國議會的聲援張丹紅聯署信的發起人,對德國之聲處理張丹紅很有意見,因此得到徐徐的讚賞。但在這篇文章中,王煒針對張丹紅的自我采訪也承認看來這是有悖台規的。王煒的變化可能是這次座談的最大收獲。

 

    圍繞德國之聲的紅色滲透之爭論,從5月開始,到次年2月座談會召開之後,算是告一段落。如果不是張丹紅發表了那篇有違職業道德的自我采訪,外界掀起再大的波濤都不會讓馮海音與張丹紅“翻船”。由此可見,抵製北京政府“大外宣”有多麽艱難。

    對於中國民主力量來說,這可能是自六四以後近20年裏,麵對共產黨持久的對外攻勢,我們取得一次小小的勝利。也因為中共對中國民運不能容忍,才會如此力挺張丹紅。一個號稱強大的政權如果連自己的海外走卒都無法保護,將不可避免地動搖其統戰結果。

  德國之聲“丹紅門”沒有導致拜特曼下台(他的任期2013年到期),但促使德國之聲中文節目有了一些改善。德國之聲還是一如既往地采訪中共的海外代言人,包括黑伯勒,所以,2009年5月,王容芬又發現“德國之聲借紀念六四為中共造勢”。

 

 

德國之聲的“丹紅門”也波及到英國廣播電台(BBC、美國之音、自由亞洲、法廣等同類性質的公法媒體。在這些電台的聽眾節目裏,有人提到,在這些媒體裏,張丹紅這樣的人是大有人在的。但從公開的節目裏,查不到這些媒體對此事的表態。

在德國之聲已經淡出公眾視野之時,200912月,中文的《環球時報》發表一篇文章,對德國之聲新上任的中文組組長吳安麗(Adrienne Woltersdorf)的政治傾向表示關心。報道稱,吳安麗曾在大陸生活與學習過,自從她上任後,很多在德華人開始揣測這名新組長的對華傾向。在德華人比如我不會揣測誰的什麽“對華傾向”,但會在意德國之聲中文節目是否符合德國對外廣播電台的宗旨,“為民主,自由和人權伸張”。

  無論如何,此報道再次透露中共當局比誰都關注德國之聲中文組的情況。


 

註:2009年應邀寫作上述報告時給出的連結在2025年已多半失效。

尤其是我當年發文的德語網媒《中國觀察者》已查無音訊。所以,我隻保留重要資訊供網絡高手追蹤。

 

《中國觀察者》是由關心中國的德國記者和人權義工創辦的非盈利網站,目的是給德語讀者提供有關中國的全麵信息。自從此網站轉載了20084月我發起的致達賴喇嘛的公開信後,我就開始為此網站提供稿件,與丹紅門相關的一係列文章和提及的20085月的講演都在該網站首發。

 

 

錢躍君:從法律角度看德國之聲事件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09/01/21/278799.html

 

王容芬:六八年人--德國之聲台長拜特曼先生側記

https://m.secretchina.com/news/gb/2009/03/10/284205.html 

 

程戌:德國之聲中文組究竟在什麽地方引起了爭議?-對參加德國之聲座談會三位留德女博士的采訪

https://www.epochtimes.com/gb/9/2/12/n2426714.htm

 

張丹紅與白煤球  

 http://www.epochtimes.com/gb/8/9/4/n2251276.htm

澤林·海森蘭德,令人生疑的幫閑傳媒——德國之聲中文組的新聞報導遭到批評,德國廣播電台·今日文化,20081027日,還學文譯,見博訊仲維光文集

http://www.boxun.com/hero/200811/zhongwg/1_1.shtml


 阿海、仲維光等就張丹紅及德國之聲中文組問題致聯邦德國議會2008926日。這封公開信的德文和中文版都在網上轉載,其中一個網址是:http://www.aboluowang.com/comment/data/2008/0926/article_10737.html

 

李銳、李普等關於德國之聲爭議的68人領銜聯署公開信博訊,20081104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pubvp/2008/11/200811041848.shtml

 

大紀元報導:德國之聲與雙重標準 大陸50多名人發公開信 中文部被揭親共 德國之聲台長麵臨國會質詢 

http://www.epochtimes.com/gb/8/11/4/n2318904.html 

 

何清漣:張丹紅為什麽不能麵對事實?駁張丹紅2008124日發表於德國之聲的采訪

  http://www.danke4china.net/cfyyj/17.htm

 

蕭明:德國議會文化和媒體委員會主辦德國之聲問題聽證會側記

http://hx.cnd.org/2009/01/23/唇槍舌戰的德國議會大辯論――德國議會文化和媒/

大紀元的報道:德《焦點》雜誌對新華社提出法律警告

http://www.epochtimes.com/gb/8/9/12/n2260988.htm

 

德國之聲報道:對德國之聲中文組報導的指責被駁回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3840899,00.html

 

張丹紅的采訪

https://www.dw.com/zh/默克爾訪華前夕桑德施耐德談中國和德中關係/a-3731638

 

重視與中國地方電台合作——德國之聲,中廣網,2004 822

 http://www.cnr.cn/2008zt/08gbfzlt/qqhy/200812/t20081215_505176150.html

 

 德國之聲:中國不是罪惡之國,人民網,2008625
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7424027.html

 

德國前總理:西方錯看中國 中國將遵循自己道路,中國新聞社,2008612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7375171.html

 德國之聲關於張丹紅討論的通告,德國之聲,2008830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3603310,00.html

 

報道丹紅門的德國媒體也不少,在十月十六日一家名為《采珠人》的網站曾作過一個不完全的統計。

網址在  http://www.perlentaucher.de/artikel/4996.html

 

《焦點》和《明鏡》是德國最大的兩家新聞周刊。《焦點》網上檔案館裏顯示至今共發表五篇相關報道,其中兩篇分別有長短兩個版本, 估計是在網絡上發表的原稿和有刪節的印刷版。 被新華社攻擊這篇報道標題是《德國之聲專家歌頌中共》,不過德文網址已失效: http://www.focus.de/kultur/medien/deutsche-welle-expertin-lobt-chinas-kp_aid_323658.html

 

《法蘭克福匯報》在926日至1212日間共發表五篇就德國之聲丹紅門的報道,其中一篇:

德國之聲中文組的自我采訪,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0081212日。

德文標題:Deutsche Welle China:Interview mit sich selbst

連結都已失效

 

南德意誌報的相關報道標題為《一個迫害把戲 》(Ein Verfolgungsding),網址已失效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