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的國家:從西點到哈佛的文明清算
一、西點軍校:另一種國家的開端
5月下旬,特朗普站在西點軍校的講台上。校場整肅,學員靜聽。
五年前,他也來過。那時,全美因黑人命貴運動動蕩不安,
士兵的忠誠,被再次定義。不是對社會的多元,而是對國家的命令。
二、哈佛大學:自由堡壘成為標靶
西點尚武,哈佛崇思。這兩個名字,一直象征著美國精神的兩端。
特朗普對哈佛的出手,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
哈佛不再隻是大學,而成了政治衝突的投影幕。在特朗普眼中,
三、聯邦結構:權力在重排,忠誠在上升
這並非孤例,而是更大圖景的一部分。
國家安全委員會日漸式微。原本的安全事務助理,在聊天門
國土安全部的地位則水漲船高。新部長諾姆是特朗普最親近的盟友,
四、文化對壘:覺醒與反覺醒之間
覺醒文化,本意是呼籲平權,但在特朗普的話語體係裏,
這些言辭未必精準,但它們擊中了某種民意
五、開放社會的關口:安全替代自由
在這一整套架構下,美國作為開放社會的形象也正在悄然退場。
安全審查製度(SEVP)成為篩選的閥門,
學術、邊界、文化,這些原本流動的東西,
六、製度重塑:不是輪替,而是改寫
特朗普此番歸來,不隻是再執政一次。他要重建。
軍隊的忠誠,要回到命令,而非理念。
大學的精神,要服務國家,而非挑戰權威。
政府的權力,要集中,而非分散。
文化的方向,要統一,而非多元。
他試圖用一種更硬朗的秩序,取代那種自由放任的流動。
七、尾聲:時代的回聲
也許,這一切並不新奇。每個文明的轉折處,都會有一場關於
隻是這一次,爭論不在哲學教室,而在行政命令中。
而在西點的黃銅肩章下,在哈佛的紅磚校園中,
時間會告訴我們,這究竟是重塑,還是終結。
Reply Reply all Forward Add reaction |
軍隊的忠誠,就是理念,但是不是WOKE的理念。
大學的精神,可以挑戰權威,但是挑戰的目的是為了國家更好,而不是動搖國家的根本信仰。
政府的權力,不能為民主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