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許定財心

許許定財心 - 財自在心自由
正文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與信任 (草稿未完成)

(2025-05-09 22:22:39) 下一個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與信任

每個父母都會麵臨這樣的時刻:孩子逐漸長大,進入了人生的一個新階段,而我們作為家長,卻不再能輕易地為他們指點迷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找到適當的方式給予支持,成為了每個父母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寫了很多,但倉促難成章。過一段時間再寫親子吧。

有的孩子外向熱情,有的孩子則像是一株林中小花,對風吹草動都格外敏銳。

有這麽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深度關係不在於付出與回報,而在於接納與共鳴。”也許,對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幫他解決所有問題,而是接住他的情緒,哪怕一時無解。

這些年來,市麵上流行用經濟學來分析情感問題,我總覺得,那些理性精算的公式裏,少了點什麽。少了那種無條件打磨《愛的藝術》的心甘情願。

如果你身邊也有一個像“小林黛玉”一樣的孩子(不分男女),那你要做的功課可能不少。當然如果你沒做,孩子也還是能長大——隻是,可能要多花很多年自我療愈。做父母的多做些功課,孩子就能少一些那樣的“繞遠路”。

2025.05.10

我的朋友小銳,是我認識的年輕人裏,最有闖勁的人。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她跟我說,華人父母對孩子以打擊和控製為主。亞洲父母就是非得讓孩子優秀 操心太多 而操心太多就不自覺有控製了。

我自己是個閑妻涼母。我觀察我先生和小蓋的相愛相殺的動態,覺得如果隻用“打擊和控製”去形容我先生的管教方式,是失於片麵了。爸爸愛他,小蓋肯定是全麵感受的,生活上噓寒問暖,學業上主動tutor。但這份二十四孝老豆的愛裏,也確實有不少投射和過高的期望,操心可能會是一輩子都忍不住的,也有一部分的打擊和控製。

有一天我先生遠程交代我,小蓋今天在家。你給他煮個雞蛋。。。

我翻了個360度白眼,瞬間駁回,我給他煮雞蛋?你有沒有搞錯,他已經成年了。他給我煮還差不多。而且馬上要求小蓋煮兩個雞蛋,媽媽也要吃一個。小蓋答應了。然後我看他掏出了手機,YT搜怎麽煮雞蛋呢。然後我就吃上了兒子煮的雞蛋 - 我先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享受到。

今天我跟我家小蓋說,feel free to say no to mama, and baba.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