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47)
2008 (100)
2009 (141)
2010 (139)
2011 (210)
2012 (172)
該書自2008年6月份出版後得到了國際各大傳媒的高度評價,就連費德勒的母親也表示,她將把這本書作為他兒子的百科全書來收藏。
《羅傑的鄉愁》
羅傑7月份剛剛贏得了他的第一個14歲以下年齡組的全國冠軍,但在埃庫布朗的國家網球中心,他是這項訓練計劃中最小的孩子,他的訓練夥伴較之以往要強壯得多。他首先需要贏得夥伴們的尊敬,但他非常想家,經常給家裏打電話。他瘋狂地等待著每周五的到來,那樣他就可以踏上回家的火車,與他的家人和像馬克·齊烏迪奈利這樣的朋友共度周末,後者沒有去埃庫布朗受訓。“我以往總是最好和年紀最大的,但現在我卻突然變成了最小的和最差勁的,”羅傑回憶說:“我想回家,我的父母那時候對我幫助很大,他們勸我要堅持下去。”
費德勒的房東考內莉亞·克裏斯蒂奈特幾乎沒有注意到羅傑的思鄉病,“如果他哭的話,那他肯定隻在他自己的房間裏哭,”她說:“我隻是留意到他給他媽媽打了很多電話,每天晚上都要說上一個小時。我倒也沒覺得有什麽大不了的,畢竟這在他那個年紀很正常;他和他的父母關係很好,住在一個陌生的家庭裏,他當然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他的“臨時媽媽”早晨很難把他叫起床——“有時候我不得不叫醒他20次。”她誇張地說道。通常情況下,他會捱到最後一刻才從床上蹦起來,然後迅速套上衣服,早飯都不吃就跳上自行車騎跑了。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他都是騎車自行車往返於他寄居的家庭、學校和網球中心之間。他的飲食習慣也與眾不同——他不吃肉,而喜歡批薩和意大利麵——再加上大量的早餐麥片。“他幾乎每個小時都下一次樓並且喝掉一整碗的牛奶,”考內莉亞說:“我覺得那不太健康,但我還是讓他那麽雋耍?鑾宜?母改敢捕劑私庹飧鑾榭觥!?br />
羅傑當時在埃庫布朗的拉普蘭塔(La Planta)中學就讀,以便部分地補上他因為訓練而缺下的課程。
“他對學校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興趣,”“網球培養”計劃的行政主任安妮瑪瑞爾·魯格(Annemarie Rüegg)說道:“他上課時甚至還睡著過三四次,於是學校打來電話,說這個羅傑·費德勒必須對學習更加投入才行。但他對學業毫無野心,他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名職業網球選手。學習的時候他常常不守紀律,他經常被訓導說——‘這就是規矩,你必須照做。’——不過他也從不抱怨什麽。我還發現他非常想念他的母親,我和他母親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係。”
伊夫·阿萊格羅(Yves Allegro)比費德勒大三歲,是“網球培養”計劃的第一批畢業生,他親眼見證了學業和遠離家人給費德勒帶來的折磨與痛苦。
“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他說:“有語言問題,也有和教練相處的問題,他哭了很多次。他的網球確實打得不錯,所有人都能看出他很有天賦,但沒人能夠想象到他會成為世界第一,當時他甚至都不是他那個年齡組最好的球員。”
羅傑遭遇的困境也對他球場上的表現產生了負麵影響,他的戰績相當平庸。不過,12月份的賽事顯示出,他並沒有丟掉他的好勝心。在世界上最大的青少年網球賽事、邁阿密舉行的橘子碗14歲以下組錦標賽中,費德勒不得不從資格賽打起。然而,費德勒一盤不失地贏得了?6強戰被淘汰之前打敗了另三位對手,其中包括美國這個年齡組最好的球員戴維·馬丁(David Martin)。費德勒將他在邁阿密取得的成就稱為“至那時為止最重要的國際性勝利。”
在夏天即將結束時舉行的世界青少年杯賽上,費德勒打敗了球風狡猾的澳洲小子萊頓·休伊特,之後,他又在瑞士一項衛星賽中第一次獲得參加職業賽事的體驗。盡管才隻有15歲,但他已經在瑞士排名第86位,並且獲得了瑞士網球協會將增加對他資助的承諾。
他衝擊頂峰的道路在1997年暢通無阻,他贏得18歲年齡以下組的室內和室外賽的瑞士全國青少年冠軍;這也是他獲得的最後的全國冠軍頭銜,羅傑在此之後更加專注於國際網球賽事的挑戰。在他參加的最後一個全國青少年賽事中被費德勒擊敗的阿萊格羅表示,他開始注意到埋藏在羅傑身上的巨大潛能。“當羅傑從意大利的普拉多(Prato)舉行的一項重要的國際青少年賽事中回到埃庫布朗時,我問他打得怎麽樣,”阿萊格羅說:“羅傑回答,‘謝謝啦,我贏了。’我說,哦,那好吧。但他竟然真的贏了!不僅如此,而且一盤未失。我在耄?綣??芄輝?6歲時就以這樣的方式贏得一項賽事,他真的會成長為一名偉大的球員。”
阿萊格羅回憶起那段時期另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事情,那讓他明白了費德勒正在往何處去。“我們必須填寫一份表格,說出自己的目標與理想。所有人都寫:到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時成為世界前100位的球員;但羅傑是唯一這麽寫的人:首先進入世界前十,然後成為世界第一。”他說道:“從那時開始,我們看待他的眼神就完全不同了。”
瑞士網球在1997年有了大動作,埃庫布朗完成了使命,“網球之家”——新的瑞士國家網球中心在瑞士德語區和法語區交界的小城比爾(Biel)開始投入使用。國家網球中心、“網球培養”計劃以及相關聯的行政管理機構都被納入到這個新設施的體係之下,這裏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球場、一個現代化的餐廳以及一個真正的球員休息室,和埃庫布朗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與此同時,瑞士網協也在擴大著教練隊伍。在新的教練人選中,就包括費德勒在巴塞爾時的教練皮特·卡特。“他的入選是出於大家心照不宣的目的,那就是他能夠和羅傑配對訓練,”安妮瑪瑞爾·魯格承認:“我們看出了他具備的潛力,希望能夠提供給他個性化的訓練方式。”費德勒有時候也接受另一位教練皮特·朗德格倫(Peter Lundgren)、一位瑞典前職業球員的訓練。
Peter Lundgren
1997年夏天,16歲的羅傑·費德勒完成了九年製義務教育並決定成為一位職業網球運動員。除了一些英語和法語的課程之外,他從此刻開始將精力完全集中於網球之中。他的父母意識到這條道路是不可預知並充滿風險的。“我們對這件事的整個進程充滿敬意,”羅伯特·費德勒回憶道。“每個人都告訴我們羅傑是多麽富有天份,”他的媽媽補充道:“但我們想看到成果,我們和羅傑說得很清楚,如果他隻是一直在世界排名400位左右晃悠,我們不可能提供他十年的經濟資助。”盡管父母對羅傑網球生涯的經濟投入還算是他們可以承受的——當然也是在瑞士網球協會對羅傑的幫助之下——但勒內特·費德勒為了家庭的財務保障還是將她的工作量從百分之五十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金錢,它很快就要滾滾而來了,並且將在很長的時間裏不再為這家人所擔憂。
搬到比爾訓練後,羅傑不再寄住在當地人家裏,而是和他的好朋友阿萊格羅搬進一套公寓。............這兩個16歲和19歲的年輕人搬進了一套有著廚房、衛生間以及一片俯瞰足球場的小陽台的雙臥室公寓。“我們經常一邊看足球比賽一邊現場評論,”阿萊格羅說:“那很有樂子。通常由我來燒飯,因為我更有經驗;羅傑通常不那麽主動,但當我要他幫忙時他也總是非常樂意。他的房間通常有點亂,即便他整理好之後,兩天後就又會亂糟糟的了。”
不過,這兩位年輕的職業球員當然會完全將精力集中在網球上,除此之外,他們隻是看看電視或打電子遊戲打發時間。“羅傑從來就不是個派對動物,”阿萊格羅說:“我有一次讀到他喝酒的消息,但那隻是很少發生而已。”他有時候打電腦遊戲會直到淩晨兩點,但他從不外出參加派對。
與此同時,馬可·齊烏迪奈利也來到比爾繼續挖掘他的網球能力,並且進入了費德勒的圈子。“我們都是電腦超人,”齊烏迪奈利說:“派對從來吸引不了我們,抽煙喝酒我們也都不感興趣;我們寧願呆在球場上,或者玩玩PS遊戲。”
羅傑仍然是那個頑皮而無拘無束的暴脾氣。“你總能聽到瑞士高山居民的嶽德爾調,或是一聲原始而奔放的尖叫從更衣室或球員休息室裏傳出,”安妮瑪瑞爾·魯格回憶說:“你知道那肯定是羅傑,他需要以此放鬆和發泄;他的嗓門相當大,不過倒也沒有令人不快。”
不過,當球場上的事情進行得不順時,羅傑可就會真的變得令人不快了。他衝動之下說出的不雅言語簡直讓他聲名狼藉,而且他還經常摔拍子。羅傑親口講述了一件他在比爾時最尷尬的事情。“網球中心裏有一個新的幕簾,”他說道:“他們說如果有人弄壞了那個幕簾,他就必須打掃一個星期的廁所。我看著那幕簾心想,它那麽厚,不可能有人弄得壞它。十分鍾之後,我轉過身去,將球拍像一架直升飛機那樣向幕簾猛擲過去,它就像一把切過黃油的刀那樣劃破了幕簾。”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擊球並且瞪著羅傑。“不!我想,那不可能,這簡直就是最糟的噩夢。我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就離開了,反正他們也會把我扔出去的。”作為懲罰,最痛恨早起的羅傑·費德勒,不得不在一整個星期早到令人感到荒唐的時間就從床上爬起來,並且幫助清潔工清掃廁所和網球場。
(為啥羅傑他想要這金色發型呢?點擊看下篇: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9&postID=6284)
嗬,獅王你從巴黎回來啦!
如果不是摔那一跤,摔得還很難看---在地上爬了幾步((()))
也許懶人羅傑今天要輸
他總是需要一點兒小小激勵~天才需要激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