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萬斯惹大禍了 用詞“中國鄉巴佬”激怒中媒

(2025-04-07 22:15:31) 下一個

 

萬斯惹大禍了 “中國鄉巴佬”激怒中媒

4月4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談及美國對華貿易政策時的粗魯用詞這兩天開始在網絡上發酵,並引發了中國媒體廣泛批評。一張含有 文字, 人的臉孔, 螢幕擷取畫麵, 人員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怎麼回事呢?原來萬斯在節目中說道,“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應退後一步並問問自己,全球化經濟給美國帶來了什麽?從根本上說,它基於兩個原則。承擔巨額債務來購買其他國家為我們製造的東西。

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我們向中國‘鄉巴佬’(peasant)借錢,來購買中國‘鄉巴佬’製造的東西”。(" To make it a little more crystal clear, we borrow money from Chinese peasants to buy the things those Chinese peasants manufacture")

https://x.com/BowesChay/status/1907840577137422674

 

采訪的相關片段迅速在牆內媒體引發廣泛關注並招致大量批評。中國網友反嗆說,萬斯的措辭不僅”粗魯”而且“無知”並建議他應到中國看看。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麵, 字型, 標誌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那麼,peasant這個詞到底有沒有貶義呢?
根據劍橋詞典及牛津詞典的解釋,“Peasant”包含曆史色彩和階級色彩,該詞匯往往指代的是受教育水平、收入、社會地位低下的、以種植穀物或是養殖動物為生的人群。我記得我上中學時,英語課本裡“農民”的標準詞彙就是“peasant”, 而更常見的“farmer”一詞,則是一個中性詞,不包含情感色彩。《農夫和蛇》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個故事,英語就叫《The Peasant & The Snake》。

有外國網友評論到: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麵, 字型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最瘋狂的是,這個人寫了一本關於在阿巴拉契亞貧困地區長大的書。這位網友說的沒錯,J·D·萬斯最早出名就是因為他的一本自傳體小說《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

一張含有 文字, 雲, 戶外, 天空 的圖片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範斯的家族來自肯塔基州,文化上深受阿帕拉契地區的價值觀所影響,父母自小便搬遷至破敗的“鐵鏽帶”俄亥俄州米德爾敦,書中重點探討了阿帕拉契的價值觀與米德爾敦的社會問題之間的關係。或許正是他對自己家鄉的鄉下人和“鐵鏽帶”的失業工人的悲慘狀況的反思讓他對奪去美國人工作機會,從全球主義自由貿易中獲利最多的中國深惡痛絕吧。

有趣的是,正是曾轟動一時的美籍華人、“虎媽”蔡美兒在耶魯大學教授他契約法時鼓勵他創作本書的。作者萬斯本人也對此深存感激,稱其為支持自己撰寫本書的「教母」。

總結一下peasant:

一、原始含義(中性偏正式)

曆史或社會學語境中,"peasant" 通常是一個中性詞,指的是:

“a poor smallholder or agricultural laborer of low social status”
(地位較低的貧農、小農或農業勞工)

在談論中世紀歐洲、農奴製度、或社會結構時,這個詞沒有貶義,比如:

  • Peasant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feudal economy.
    (農民在封建經濟中起著關鍵作用。)

二、現代口語用法(常帶貶義)

但在現代英語口語、尤其是非正式場合,"peasant" 很容易帶有輕蔑或諷刺意味,大致相當於:

  • 鄉巴佬
  • 土包子
  • 沒文化的人
  • 沒品味的窮人

例如:

  • He drinks wine like a peasant.
    (他喝酒跟個土包子一樣。)
  • Ugh, what a peasant move!
    (呃,好低俗的舉動啊!)

這時,"peasant" 更多是對某人行為粗俗、品味差、社會地位低的批評,和“鄉巴佬”意思差不多,有點**classist(階級歧視)**的味道。

三、文化語境中的延伸

在一些文化產品(比如電視劇《權力的遊戲》或英劇)中,也常看到貴族對平民說“you peasant!”——這種語氣下,絕對是侮辱人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