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的世界裏,我們常常以為可以掌控一切,卻總是敗在那些不可控的事上。這種感覺,終其一生訴說自己的苦楚,卻始終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
別人如何看待我們,這從來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事。市場就像一個嘈雜的酒館,眾人嘲笑、議論,你再如何辯解,也終究淹沒在一片喧嘩中。他人的動機更是深不可測。有人因貪婪入場,有人因恐懼出局,莊家的算計、散戶的瘋狂,猶如百態人生,無跡可尋。更可歎的是,我們總是沉溺於過去的光輝或陰影,無法自拔。上一單的盈利,仿佛帶來了人生的春天;一次失誤,又讓人跌入無盡的深淵。但過去的事,就像老屋的破瓦,不管你如何惋惜,都再也拚不回完整的模樣。
至於我們在關係中的付出、他人的選擇,以及他們對我們的態度,這些更像是一場戲劇。你盡力出演,卻發現導演根本不是你,劇本早已寫好,甚至連觀眾也隻是冷眼旁觀。然而,在這些無可奈何中,也藏著希望的火苗。我們能掌控的,是未來的規劃與行動。路是人走出來的。交易者的計劃和執行,是在荒野中開辟出一條通向成功的小徑。
我們也能選擇高效或拖延。高效是一種姿態,是看透世事後的篤定,而拖延則像是冬日的懶貓,蹲在炕上,不願動彈。市場不會等人,高效者能在風暴中穩住船帆,拖延者隻能在岸邊悔恨。心態,是交易者的底色。積極或消極,決定了你是迎風而上,還是隨波逐流。積極者看到陽線,想到的是希望;而消極者,隻看見陰線中的恐懼。專注力和優先事項的選擇,則像魯迅的筆鋒,抓住最要緊的部分,直擊核心,不被浮雲遮眼。
至於我們的反應和行為,那是每一筆交易的注腳。麵對虧損,是止損離場,還是死扛到底?這是性格的較量,也是理性的試煉。而時間管理,則是交易者的秩序。魯迅說,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無異於慢性自殺。交易中的每一分鍾,都該有它的意義。
最後,是尋找解決方案的能力。當市場變化莫測時,抱怨毫無意義。真正的強者,是在黑暗中摸索出口的人,是在絕境中看到光亮的人。市場不會憐憫弱者,它隻會獎勵那些敢於改變、敢於突破的人。在交易的路上,真正的敵人從不是市場,而是我們自己。放下那些無法控製的執念,專注於手中的利刃,砍出屬於自己的道路。這不是宿命,而是對命運的挑戰。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在交易中,這句話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