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本質和交易心理

我們通過這個空間來探討資本市場的本質和幫助我們賺錢的交易心理
正文

基於長期趨勢路線

(2025-02-18 06:50:35) 下一個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股市中,普通交易者麵臨著巨大的挑戰。情緒、性格及人性中的缺陷常常讓他們難以保持冷靜。然而,若能專注於股票價格的長期趨勢,交易者將比頻繁進行小額交易獲得更大的成功機會。因此,追求中期趨勢的利潤,同時控製自己的損失,是成功交易的關鍵。

中長線趨勢

為了在股市中獲利,交易者應設定明確的目標:爭取更大的中期利潤,並始終保持至少50%的保證金。這不僅能讓交易者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心態,還能減少因短期波動而帶來的焦慮。如果交易者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們將更快樂、更少擔憂,同時能夠更好地遵循自己的判斷,避免無思考地頻繁進出交易。

心理平衡的重要性

許多人在市場不利時流露出恐懼和不安,而在紙麵獲利時則表現出貪婪和表麵的快樂。成功的股票投機要求交易者具備判斷力、常識和市場洞察力。與此相對,純粹的股票賭博隻是一種對市場波動的隨機猜測。

當交易者經過深思熟慮後,確信某隻股票被低估並且其市場走勢反映了理性的吸籌時,他們理應感到心安。自然地,他們會關注可能出現的風險信號,但隻要冷靜地考慮所有因素,就不必對結果感到憂慮。相反,如果交易者隨意詢問別人“今天有哪些短線機會”,並依此進行交易,他們無疑會對結果感到緊張和不安。

市場的平衡源於對經過深思熟慮的投機活動結果的信心。如果交易未能如願而遭受小損失,交易者也不會感到沮喪,因為他們已盡力作出最佳判斷。我們必須明白,不可能每一筆交易都能正確判斷。保持市場的平衡需要明智的判斷,而不是憑空猜測。

*對“倉位”的誤解*

關注長期趨勢的投資者或許可以考慮持倉,但短期交易者則應當將注意力集中在交易時機的把握上。成功的交易利潤源於準確的時機,而非所支付的價格。

我經常聽到交易者為持有虧損的股票辯解,聲稱他們不敢冒險失去“倉位”。然而,他們此時已經處於虧損狀態,為什麽還要固執堅持呢?

一位交易者在在100筆虧損的交易中,有80筆的損失比他在初期就及時止損要大得多。這表明,當一筆交易開始虧損時,很多交易者往往會抱有“堅持就會盈利”的想法,然而這種思維並不靠譜。

在牛市中,某些人可能會聲稱隻要持有足夠長時間,就不會有損失。但事實是,當小虧損轉為大虧損時,很多交易者往往會感到恐慌並選擇賣出。我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因死扛而被迫平倉的案例屢見不鮮。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