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本質和交易心理

我們通過這個空間來探討資本市場的本質和幫助我們賺錢的交易心理
正文

出場的選擇

(2025-02-14 07:00:25) 下一個

“全進全出”(AIAO)和“逐步出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交易管理方式,各有利弊。AIAO要求交易者在一個時機全部進場或出場,風險和收益都較集中。而逐步出場則靈活一些,允許交易者在市場波動中逐步鎖定收益。對於許多交易者來說,管理方式可能顯得複雜,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進場時機始終是首要的,因為沒有好的進場,很快被掃,就談不上有效的管理。

要有效管理交易,關鍵是專注於市場的表現,觀察市場自身的動作,而不是主觀臆測。
例如:市場在高成交量時突破了需求線、到達目標價、某個價位被反複測試後最終突破或回落,這些都是市場給出的信號。
交易者是否能夠抓住這些信號,取決於他是否關注並理解市場的反饋。但除了市場的技術麵,交易者的心理狀態也會影響判斷。如果一個交易者迫切需要獲利,他可能更傾向於在需求線突破時直接離場,這樣的選擇對他的心理狀態可能更有利。因此,如果他對逐步出場還不熟悉,可以暫時采用AIAO,等以後再學習逐步出場的方式。

拍賣市場理論也是管理交易的基礎。它幫助交易者識別支撐和阻力,如果一個交易者對支撐和阻力沒有概念,或者不相信價格會按拍賣理論的預期走,那麽他往往會持倉時間不當,可能太短或太長。對於這些交易者,逐步出場可能更合適,可以幫助他們更靈活地管理交易風險。如果交易者對拍賣有一定理解,但不過分執著於某種預期,那麽他的交易管理就會更靈活,效果也會更好。

當然,每個人的交易方式也和個人偏好有關。例如,當市場快速垂直上漲時,有經驗的交易者知道這樣的趨勢不會持久,可能選擇先鎖定一部分利潤,確保自己有收益,不會因後續的波動損失。而另一些交易者可能會選擇繼續等待,直到看到更明確的趨勢信號再行動。總之,每個人的交易方式都會受到偏好的影響,有時快速獲利是合理的選擇,尤其在趨勢明朗時,即使和拍賣理論不完全一致,這樣的操作也是可以理解的。

為了避免複雜化,我們回歸基礎,特別是在Wyckoff體係下的基本概念:
市場在做什麽?交易者處於什麽位置?
例如,當市場處於上升趨勢,交易者麵臨的是重回前一交易區間還是進入新的區間?支撐和阻力分別在哪?當價格接近這些位置時,交易者應該關注什麽信號?一旦進入交易,他的管理策略是什麽?市場表現出什麽才算驗證了他的判斷?而表現出什麽則意味著他的判斷可能有誤?這些都需要在開盤前做好準備,否則會使所有交易顯得過於激進,或者因過於保守而錯失機會。

假如目前距離開盤還有一小時,價格恰好處在阻力位。此時,交易者要做好決策,他需要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麽信號。如果沒有具體的計劃,他隻能事後總結,這樣的狀態下難以盈利。交易的關鍵在於提前計劃,真正做到在市場波動中有效執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