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財富雜誌的一篇文章,羅列了大概10個起薪較低的大學學位,被文章認為是“不值得浪費時間和金錢”的 10個大學專業。
起薪最低的學位包括:
• 外語(Foreign language)$40,000
• 綜合社會科學(General social sciences)$41,000
• 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41,900
• 人類學(Anthropology)$42,000
• 學前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42,000
• 家庭與消費者科學(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42,000
• 教育學(General education)$42,000
• 生物科學(雜項)(Miscellaneous biological science)$42,000
• 社會服務(Social services)$42,000
• 神學與宗教研究(Theology and
religion)$42,000
中期職業收入最低的學位包括:
• 學前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49,000
• 小學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53,000
• 社會服務(Social services)$54,000
• 教育學(General education)$55,000
• 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55,000
• 中學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58,000
• 神學與宗教研究(Theology and religion)$60,000
• 教育學(雜項)(Miscellaneous education)$60,000
• 家庭與消費者科學(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62,000
• 衛生服務(Health services)$65,000
大學外語專業看來是個問題。雖然外語用處途比較大,但是現在人工智能的語言軟件已經非常強大。即使一句外語也不會說,憑著這些AI軟件,在世界各地仍然可以暢通無阻。所以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沒必要選外語。外語是大學的必修課程,選一門外語就可以了,但是沒有必要把外語作為專業。
據我所知,在美國常春藤大學華裔的學生通常選擇學習中文,這其實對未來的職業發展還是有幫助的。尤其是那些將來想學醫的學生和學法律的學生,若會中文還是增加了一定的優勢。另外,既然是華裔的孩子,本來就有中文的基 礎,通過大學的學習,更能提升中文的能力,同時也沒必要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在其他外語上,這樣可以用節省的時間學習其他的專業課程。這一輩子有了英語和中文,走遍全世界都沒有問題了。
當然,在中國外語還是剛需,因為很多家庭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出國留學,而英語的能力是出國留學成功的關鍵。尤其是如果父母期待孩子要去的是名校,那麽英語的托福和SAT成績都要名列前茅才具有競爭性。但對中國學生來講,要想掌握英語就需要有大量的童子功投入,是一個艱巨的學習過程。
中期職業的那些數字,我也看到有衛生服務行業,包括的內容其實比較多,比如護士,牙科清潔工,麻醉助理,實驗室助理,社會工作者等等。這裏邊差別也比較大。比如注冊護士,現在是社會的剛需。我所認識的護士們,每年的收入都在10+萬,很多超過15+萬。在美國當注冊護士的華裔還是相當多的。工作比較累,但是收入相對的高和穩定。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從這個門出來到那個門接著又找到工作的職業。另一個比較顯著的特征,就是從事幼兒教育的公司居然如此的低,這應該也是因為門檻比較低吧,即使沒有上過大學的人依然可以從事這樣的工作,從而拉了平均收入水平。
202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