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夢與念

開通文學城博客,記錄日常的生活與遐想。
正文

女兒的兔子,走了

(2025-05-14 17:02:31) 下一個

那天早上,我忽然看到大女兒從美國發來的短信:“My rabbit has passed away。”應該是美東時間下午兩點多。我在中國,看到短信信是四五個小時以後了。她說自己已經在回家的路上:那天提前兩小時下班,趕回去看兔子。她通過家中專為兔子安裝的監控鏡頭看到,兔子已經很久沒有動靜,叫它也沒有反應,便斷定兔子已經去世。

這隻兔子已經活了十三年,按人類的年齡換算,已相當於百歲老人。這些年間它做過幾次手術,如今雙目失明。女兒在它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每次手術都需花費數百甚至上千美元。養寵物常如養孩子,彼此之間生出深厚感情。寵物去世之時,主人往往撕心裂肺,如同親人離世。

開始養寵物時,孩子隻有六七歲,我還在讀研究生。不遠處的鄰居是一位美國人,在大學的獸醫學院實驗室工作。有一天,她送來一隻可愛的小荷蘭豬,還有籠子和飲水瓶。我們從未養過寵物,但大女兒立刻喜歡上了,一抱起便愛不釋手。我見她如此高興,便沒多加思考,同意收養。

那時二女兒尚未出生,這隻小荷蘭豬便成了大女兒的玩伴。每天放學回來,她都要和它玩好一陣子。至於清理籠子的工作(領導怕動物)自然落到我頭上。小荷蘭豬吃得不多,但排泄量驚人,若幾天不打掃,氣味便彌漫整個房間。那時家裏的領導也在上學,無暇分身。我正處研究生最後兩年,一邊當助教,一邊寫論文,一邊承擔起照顧寵物的責任。為了孩子,我願意如此。

一年後,二女兒出生,領導順利畢業,並且在外地城市找到工作。我的論文也已進入尾聲,最後這年有獎學金,不用助教了。於是一手抱著新生兒,一手在電腦上修改論文。稍後嶽母從國內趕來幫助照料孩子,清理寵物之責轉由她接手。

畢業後,我也找到工作,全家準備搬遷。新城市租屋不允許養寵物,加上家中添了幼兒,實在無力繼續照料小動物。征得大女兒同意後,我們決定將小荷蘭豬送給她的一位要好同學。

同學的母親說要考慮幾天,後來傳話過來表示願意收養。她來接小荷蘭豬時,打開車的後艙,我看到裏麵放著一大袋木屑墊料、一包寵物飼料、一個飲水瓶和一個更大的籠子。我心想,這位家長之所以要“考慮一下”,實因照顧一隻寵物不僅需投入時間和情感,也需承擔不少費用。

後來倆孩子還保持通信,每次都提到小荷蘭豬,還有照片。後來信中沒有再提,追問之下,才知道小荷蘭豬去世了。我們都有些惋惜。

搬到新城市後,我們定居下來。周圍我們結識了一些新朋友和老鄉。其中一位朋友的女兒養了一隻小兔子,那女孩與我大女兒同齡。每次我們帶孩子去她家玩,大女兒和二女兒都特別喜歡那隻兔子。兔子身材很小,很像過去的小荷蘭豬。後來,那女孩要上大學,她媽媽便提議將兔子送給我們小女兒。想到多年前我們送走的小荷蘭豬,我便有些猶豫,因為我知道收拾兔子還是我的活。但看到孩子如此喜歡,我最終還是接受了。

朋友養兔子時,從未說兔子需要喝水,隻喂些胡蘿卜等蔬菜。兔子到我們家後,我上網查資料,才發現兔子需要足夠飲水。於是我們為它購置了一個大籠子和飲水瓶。剛把水瓶掛上,兔子便如饑似渴地大口喝水。我後來譏笑朋友說:“你的兔子跟你吃了不少苦啊。”或許早年的饑渴鍛煉了它堅強的生命力,這隻兔子果然又活了許多年。算是長壽。

女兒大學畢業後,將兔子接到自己家照顧。平時回家看我們,偶爾也會帶著兔子。兔子陪伴她生活了大約三年。有一次她從紐約回家,帶回了已過世的兔子,安葬在我們房子外麵的一角。她在墳上放了一塊光滑的大石頭,並用彩筆繪上顏色作為紀念。後來我在那塊地上種了一株花,那一年花葉長得格外旺盛,之後漸漸敗落。也許兔子的身體化作養分滋養了那株花——大自然中,生與死交替進行,生命最終歸於自然。

大女兒上中學時曾有一段叛逆期,我那時還寫過文章,說“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基本都是狼心狗肺”。但孩子長大後,真的變化很大。也許是照顧兔子的過程激發了她的愛心,從關心小動物延伸到體諒父母。她工作後領到第一筆工資,便給媽媽買了禮物。母親生日、父親生日,母親節等,她都從網上訂購寄回一束花。後來二女兒也到紐約工作,姐妹倆便開始一同寄花回家。大女兒幾乎每天都打電話與媽媽聊天,我發現她的中文也越來越地道。有時遇到詞不達意的情況,她會立刻查出合適的詞匯,繼續用中文交流。我感歎,早年說孩子“狼心狗肺”恐怕下結論太早了。孩子是可以成長、可以改變、可以感恩的。

大女兒畢業於紐約大學,那是一所學費昂貴的學校。她沒有拿到助學金,學費全由我們承擔。不過我所在大學會資助教職工孩子大學學費每年1.5萬元(稅後)。已經是很大的幫助了。她後來交的男朋友也是同所大學畢業的,因靠貸款讀書,多年仍無法還清債務。大女兒因而格外感激我們——我們並不富裕,卻讓她免於負債,輕裝走向社會,不像許多美國年輕人那樣負債累累。孩子若能懂得感恩,就說明她已真正長大。雖曾經曆“狼心狗肺”的階段,如今卻能體貼父母,這讓我們深感欣慰。

工作幾年後,大女兒又養了兩隻兔子,都是三四磅重的大型品種,食量和排泄量都很大。但她從小就井井有條,房間永遠整潔如新,因此照料兔子也十分得當。(小女兒卻缺少這種井井有條,哈)。大女兒每天抽時間陪兔子、清理籠子。其中一隻早早去世,另一隻獨自又活了幾年。如今這隻兔子的離世,令她極度傷心。聽她說起,我的心也揪了一下。她對寵物的深情,正可追溯至三十多年前那隻小荷蘭豬。

如果條件允許,真應讓孩子從小養一隻寵物,與它一同成長,從中學會關懷、同情與責任。這樣的經曆對孩子的情感發育極為有益。

如今回想,我仍覺得我們當初做得對。我們不僅養育了兩個女兒,也養過一隻小荷蘭豬和一隻小兔子。它們曾是孩子童年與少年歲月中的夥伴,也幫助她們健康地長大成人。

2025.5.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不能再沉默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teenager的狼心狗肺期,全世界人都知道 ;-)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你們一家人都很善良和有愛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