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夢與念

開通文學城博客,記錄日常的生活與遐想。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跟包子鋪大媽聊蒸包子

(2025-04-22 21:42:04) 下一個

星期一淩晨離開美國飛回中國,經過三十多個小時的輾轉折騰,終於在晚上六點多踏進家門。六個月前我回國種了牙,這次是來安裝牙冠的。行程從紐約JFK起飛,經台北轉機至北京,然後搭高鐵回到所在城市。整個旅程幾乎無縫銜接,滿打滿算整整三十五個小時。唯一的喘息時間是在台北機場等了近四個小時,在貴賓室裏吃了一頓飯。

回到家打開門的一瞬間,感覺自己像訂了個Airbnb——家具電器一應俱全,唯獨沒有食材。決定先出門吃點東西,買菜的事留到明天再說。

2023年第一次疫情後回國,我驚訝地發現街頭冒出了不少小型快餐店。其中有一家賣包子的連鎖店讓我印象深刻。包子的品類大概有四五種,葷素皆有。還配有紅豆、花生米、紅棗粥,這粥三塊錢一碗,隨便喝,關鍵是味道還真不錯。上次回來第一頓早餐是在這裏吃的,花不了十五塊錢:一個雞蛋、一盤小菜、兩個包子、一碗粥,性價比高得有點離譜。

昨天晚飯吃飯有點晚,大概晚上八點,店裏隻剩三四個客人,平時可是一座難求。我點了兩個包子一碗粥,吃完後我走上前去跟店裏一位大媽聊了起來,話題是他們的包子。主要是誇他們家的麵實在太好了,蓬鬆、彈性十足。忍不住問她是怎麽和的麵,能不能傳我兩招。
我做包子多年,一直不得要領。問題出在最關鍵的一刻:包子蒸好,一掀鍋蓋,瞬間塌陷,表情僵硬、觸感如石塊,顏值大跌。後來一位很會包包子的朋友傳授訣竅:包好後要醒發半小時,蒸好後不要急著開鍋,再悶個三到五分鍾。按她的方法,效果確實好些,但依然不夠理想。我繼續追問,她才補了一句:哦,和麵時加點泡打粉,也就是 baking powder。果然,之後終於成功!我後來見麵指責她:你怎麽把最關鍵的一步藏起來了?

從此我逢人傳授做包子的秘訣,第一句就是:除了幹酵母,還得加點泡打粉。其他環節就是技術活了:包好後二次醒發三十分鍾,上鍋大火蒸,根據餡料不同,12到15分鍾不等。蒸完別急著掀鍋,等三到五分鍾。基本上,十有八九能成功。
可人家包子鋪的包子,那麵鬆軟得像雲朵,顏值高得像選美冠軍。我就好奇了,這是怎麽做到的?

大媽倒是挺熱情,反正她不是老板,也沒啥商業機密好藏著掖著。她說:“其實也沒啥竅門,就是機器和比例。”50斤麵粉配28.5斤水,機器和麵十分鍾。關鍵是在和麵過程中會加入一種叫“3號樣”的粉狀物。我想看看,她說當天用完了。我打算下次再去,看看這神秘的“3號樣”到底是不是泡打粉。

我還問她用的什麽麵粉,她說是公司統一配的。我掃了一眼,是個白袋子包裝的無商標麵粉,看不到內容。下次一定要親手摸一摸。大媽還說,他們的包子包好就直接上鍋蒸,從不進行什麽三十分鍾的二次醒發——這點實在令人震驚。我問她在家能不能做出一樣的包子,她幹脆地說:“做不到。”她也試過按店裏的方法操作,可就是沒成功。

看來,麵粉配方和那個“3號樣”才是包子鋪的殺手鐧。沒有這兩樣,大媽也隻能望包興歎。
我後來向 DeepSeek 谘詢了我的疑問,它分析說商家可能加了膨化劑、葡萄糖氧化酶等助劑。它的建議和我自己摸索出來的方法大同小異,隻是多了個建議:加點豬油。我一聽“豬油”兩個字,頭就大,果斷決定繼續堅持我的無豬油配方。

總之,下次去那家包子鋪,還要繼續追蹤那“3號樣”的真身,最好親眼看到、親手摸到,說不定也能爆出包子鋪的包子。
2025.4.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Melee 回複 悄悄話 不用二次醒發,這樣反而讓包子餡的汁水把酵母菌殺死了。包好立刻下鍋蒸,包的時候就要燒水。
Melee 回複 悄悄話 不是泡打粉的問題。關鍵在於揉麵。你可能缺了一道揉麵的工序。

麵用酵母發好後,再揉一遍,把氣泡擠幹淨。再發起來,然後包。包的時候就燒開水,包好立刻下蒸鍋。
SandyAn 回複 悄悄話 有可能是?bromate ,在麵粉中添加溴酸鹽(通常是溴酸鉀)的目的是作為一種麵粉處理劑和麵團改良。期待你找到"3號樣”的答案。不過很有可能你看到包裝,上麵就三個大字“3號樣”,就像那麵粉的包裝一樣。
soullessbody 回複 悄悄話 科技與狠活。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這包子鋪你還敢去吃,佩服!
Tina_芬蘭 回複 悄悄話 我要為豬油平反,豬油是好東西啊!適量攝入豬油並不會顯著升高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反而可能增加“好膽固醇”的水平,從而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豬油還含有維生素A、D、E和K等,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yiling0320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關鍵是北美的麵粉筋度太高,用一半中筋一半低筋發饅頭和包子絕對不會塌,這是我摸索了幾年後找到的最佳解決方法。
joycewu12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
我是上海人,在美國學會做包子。按我的經驗你還是要在麵粉裏加豬油。關於3號東東,肯定是化學劑,不加也無妨。你想包子做的更好,試試老麵發酵。我有時間也試試。
做美食就是不斷地改進配方和製作過程才能做出正宗的食品。
helenshoe 回複 悄悄話 哈哈,真有意思。我的饅頭包子也是栽在“3號樣”吧,lol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