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Fundstrat 的研究主管 Tom Lee 在不同場合都強調了同一個核心觀點:我們正處於一輪新的長牛周期的早期階段,這一周期可能會延續到 2035 年。他的論點並非單純的市場情緒,而是建立在長期的人口趨勢、科技驅動力和金融體係重構之上。
從人口結構來看,每一代人的勞動力高峰往往對應著股市的大周期。嬰兒潮一代在 1999 年達到頂峰,X 世代在 2018 年左右見頂,而千禧一代預計會在 2035 年進入收入和消費的最高峰。換句話說,未來十年市場的“人口紅利”仍在釋放,資本市場很難在這種背景下進入長期衰退。Tom Lee 認為,這種人口規律與市場走勢的強關聯,決定了我們當下的位置更接近牛市的中段,而不是尾聲。
與人口結構相呼應的是人工智能浪潮的到來。在節目中,Tom Lee 表示 AI 是當前全球經濟中最重要的驅動力,推動市場走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主題。他強調,市場當前由 AI 主導的現象並非一時的泡沫,而是一種在曆史上反複出現的“主題驅動”(thematic dominance)現象,隻要企業盈利與利潤率同步提升,就不構成係統性風險。
除了 AI 之外,以太坊在這場變革中扮演著關鍵角色。Tom Lee 多次強調,以太坊是華爾街與 AI 融合的交匯點。它不僅是一個區塊鏈平台,更是資產代幣化、金融係統升級和去中介化的核心基礎設施。與比特幣主要被視為“數字黃金”不同,以太坊被他定義為未來十年的“最大宏觀交易”。在他的願景中,未來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將逐漸遷移到以太坊這樣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上,而 AI 的應用也將在這種環境中找到新的落地場景。
這些邏輯結合在一起,為市場長期上漲提供了堅實的理由。盡管過去幾年中市場經曆過兩次接近 20% 的深度調整,但每一次下跌都很快被資金吸收,形成 V 型反彈。Tom Lee 指出,這恰恰說明市場處於資金充沛和風險偏好較高的狀態。投資者不再把調整視為恐慌信號,而是將其當作買入機會。所謂“買跌”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旋律,這種韌性意味著我們還沒有看到真正的衰退風險。
在節目中,Tom Lee 提到了標普 500(等權重)的“六次‘殺傷性事件’”(six killer shots),而這六次事件在常人看來幾乎足以撼動牛市,卻未能終結市場上漲趨勢。 正如網友在引用他的觀點時所言,這本身就說明了市場的強韌性。具體內容如下:
Tom Lee 用比喻方式,將標普 500 當作一個“股票”,如果這個股票經曆了以下六個重大衝擊依然堅挺,說明它非常抗跌:
新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牛鞭效應”
曆史最快的通貨膨脹
曆史最快的美聯儲加息節奏
特朗普期間的關稅衝擊
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
盡管每一項看似都足以打擊市場,但該“股票”不僅存活下來,甚至盈利持續增長。然而,更耐人尋味的是,其市盈率從 17.6 倍略降至 16.9 倍,這意味著即便麵對如此衝擊,市場估值也沒有出現滑坡。
Tom Lee 的總結觀點是:如果一個“股票”能禦住這“六連擊”,卻能保持盈利增長,那麽它的估值理應更高,而不是因動蕩而被壓低。由此他反駁了“市場過度高估”的論調,暗示當前市場具備更強的支撐力與回彈力。 這說明,即使麵對宏觀風險,市場也具備超常韌性,回調往往是買點而非風險信號。
展望未來,科技、金融與人口的三重共振為市場提供了獨特的支撐。AI 是加速器,以太坊是新的金融基建,而人口紅利則是最深層的底盤。在這樣的格局下,市場很可能繼續震蕩走高,而不是陷入衰退。
換句話說,這輪牛市才剛剛開始。它可能會伴隨我們走過未來十年,並在 2035 年左右迎來真正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