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雅典和伊斯坦布爾之行回來已經三個星期了,好像才從夢裏醒來,回味和感受不絕如縷。
雅典衛城,是我們第一個參觀的地方。從踏上這片區域開始,一路上的石柱、石牆 - 殘垣斷壁,即刻把我帶到了兩三千年前。一個劇場在山腳下平地上—— Odeon of Herodes Atticus; 又一個劇場在半山腰間——The theater of Dionysus, 可容納兩萬五千觀眾,背山麵城,包容涵蓋,一觸即發,一瀉千裏的氣勢!劇場為先,讓我頓生好感:當時的人們已經把追求精神的享受和娛樂的滿足放到了生活中很重要的位置。中國俗語“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今世人公認的馬斯洛人類需求金字塔,從底向上,最底層的是生理需要,也就是滿足衣食需要,最後才是精神的享受。兩千五百年前就建造如此大規模的劇場,意味著物質已極大地豐富,有錢有閑將藝術創作者分離出來:劇作家,詩人,藝術家,音樂家,舞台設計師,等等等等,圍繞著劇場和表演的各類專業行業和人員;意味著有眾多人群要聽要看,要享受藝術生活。文化藝術和精神追求已經達到了如此高度,簡直不可思議!
帶著唏噓繼續往上前行,出現台階,直通天門的感覺。台階沒有想象中的寬,但陡!連接著幾道天門!門及門的左右,都是由精致的石雕和藝術的架構安排的,從第一道門可以看過去第二道第三道門,通過兩道門,寬寬的階梯就雄渾出現在眼前。一片亮堂,簡直是另外一個世界!一座建築在七百多米高處的大麵積岩石上的古老城市!一座在三千年前由平坦大道和趣味小徑轉換聯通的多種多樣藝術宮殿組成的輝煌城市!
目前還可瞻仰到的有帕台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以及雅典娜神廟,依然威風淩淩。
我不禁要問如此造物怎不是從天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