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 - 開元通寶 短頭元

(2025-02-05 21:13:15) 下一個

唐 - 開元通寶 短頭元 光背,尺寸:25.36mm*1.51mm,重量:4.35g


此為唐朝初期鑄幣。公元621年,開元通寶始鑄。經考古驗證,初唐開元通寶始於唐高祖武德四年,終於唐高宗(公元649-683年)中後期。
此幣獲取自中亞地區。

以下相關介紹摘取自互聯網:

《舊唐書·食貨誌》記載:“(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銖錢。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

換算成現代數據並實測為直徑25毫米,重4克左右。

開元通寶錢幣直接影響了度量衡單位以及十進製的實行。唐代以前的衡製,兩以下用銖,二十四銖為一兩,為二十四進製。一枚開元通寶錢“重二銖四絫”,10枚重二十四銖,即“積十文重一兩”。因為一枚開元通寶錢又簡稱一錢,重量正好是一兩的十分之一,這就是重量單位“錢”的由來。這是衡量單位的一次重要改進,從此重量單位不再稱銖、絫,而改稱錢、兩。

另據《舊唐書》記載,開元通寶的錢文,是由大書法家歐陽詢製詞並書寫的。體作八分書(八分是為楷範的隸書),清麗遒健,獨步古今。中國古代鑄幣文字書體,先秦為篆,秦至隋多為小篆,而自開元錢始則以隸、楷為主。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