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ontreal - 尋找法式風情

(2025-10-03 10:16:53) 下一個

聽說在Montreal可以感受到一些法式風情。首先,打招呼時,永遠不要說“hello”,而是要從“Bonjour”開始。所以我總是先說“Bonjour”,果然每次都能收獲一個微笑。

其實人們真的很友善。我們剛到的時候,在街頭停下來看路牌,一位年長的女士立刻走過來問是不是在找什麽地方,是否需要幫忙;在Metro地鐵裏,我們在看地圖,一位年長的先生也走過來問是否需要幫助,告訴我們該坐哪趟車。這種事在其他城市從未發生過。

Montreal是17世紀由一群虔誠的法國settlers建立的, 目標是建立一個天主教傳教據點。一座城市完全因宗教使命而誕生是罕見的。他們本來將其命名為“Ville-Marie”, 意為“聖母之城”,以紀念聖母瑪利亞激發此項創舉的宗教使命。這也是為什麽在”Old Montreal” 附近拍的照片上手機上都會標注著"Montreal – Ville-Marie" 。

Ville-Marie:

Montreal 其實是St.Lawrence River 上的一個大島, 而島上最顯著的地理特征是Mount Royal。Mount Royal早在16世紀就已由一位法國探險家命名。隨著時間的推移,“Montreal”(Mont Réal 的英語化名稱)逐漸不僅指代那座山,也開始泛指整個島嶼和城市。

Mount Royal:

我們到達的那天正好趕上了Montreal世界自行車大獎賽(Grand Prix Cycliste de Montréal)—騎手們都是世界級精英,來自世界各地。比賽圍繞Mount Royal公園進行,周圍道路全部封閉,似乎整個城市的人都出來觀看這場比賽。賽道包含一段極具挑戰性的爬坡,需要選手以極其艱難的節奏重複騎行17次——這就是蒙特利爾大獎賽為全球頂尖騎手準備的考驗。數千名觀眾圍觀, 是激動人心的體驗。我們原本計劃步行走到山頂去跟隨比賽,但上坡太陡太長,中途我實在走不動了。

Grand Prix Cycliste de Montréal:

 

至於所謂的法式風情,其實有點像個玩笑。真正的法式氛圍應該是悠閑優雅的……作為遊客,很難真正融入那種狀態。我們甚至沒能去一家法式咖啡館。Montreal的地標美食——Bagel和Poutine都不是法國菜。

唯一真正“法國”的,是我們在地標建築中看到的法式建築風格。

City Hall:

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Basilica) 哥特複興(French Gothic) 風格:

大教堂內部金碧輝煌, 讓人驚歎它的奇妙, 仿佛被帶入了一個天堂般的境地, 確實容易激發人的宗教體驗。它深藍色拱形天花板點綴著金色星辰,宛如夜空般神聖。宏偉的管風琴擁有7,000根音管:

中央是耶穌受難像,兩側是摩西在約櫃(Ark of the Covenant)前祈禱和亞伯拉罕將兒子Issac 獻祭的舊約場景。

St. Joseph's Oratory: Montreal另一地標, 更偏意大利文藝複興風格,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Montreal 唐人街幹淨又繁榮,比紐約和舊金山的唐人街好太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檽米團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ancakes' 的評論 :法語的韻律+北美的自由,這個組合聽起來就很有魅力!
檽米團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illthere' 的評論 : wonder how they bike in winter when it is so cold in Montreal.....
檽米團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vereque' 的評論 : 感覺那裏的人更平和nice
檽米團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unchenxx' 的評論 : 不懂法文。反正那裏英文也是官方語言 :)
pancakes 回複 悄悄話 由St. Joseph's Oratory 聯想到巴黎聖心大教堂了。法語的韻律+北美的自由=蒙特利爾的融合之美,最喜歡第一張美照!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It also boasts the most budget-friendly bike share network in North America...
Evereque 回複 悄悄話 帖子裏 Mont Réal, Mount Royal都注明了. 我們公司在Montreal的同事和善禮貌,與美國同事明顯不同。
munchenxx 回複 悄悄話 既然用法文, 那就是mont royal,沒有u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