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文

每天一篇文章,堅持寫下去。
正文

聽天命,盡人事

(2025-01-15 20:49:48) 下一個

 

《聖經》舊約裏有這樣一段記載——在以色列人結束四十年曠野流浪,就要跨過約旦河、進入迦南美地之前,他們的首領摩西再一次傳達了上帝的旨意,其中有一條是“不要和迦南人立約”。之後,摩西就死在約旦河東,由他的繼任者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那時,大約是公元前一千五百年。

跨過約旦河之後,以色列人先後奪取了耶利哥城和艾城,就在這時,迦南地中的基遍人想了一個計謀——他們喬裝打扮成從很遠的地方來的人,穿著破衣服、帶著又幹又餿的幹糧,來跟以色列人立約,請求他們同意不要殺自己。以色列人怎麽回應的呢?根據《約書亞記》第九章第十四節中記載,以色列人檢查了他們的物品,卻沒有求問耶和華,然後就跟基遍人簽訂了友好條約。很快,他們就發現上當受騙了。但是為時已晚,他們隻能遵守條約。在這裏,《聖經》特別強調了,“並沒有求問耶和華”。

 

今天讀到這段經文,不禁讓我想到我們中國人常說的,“盡人事,聽天命”。根據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這句話“語出自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盡人事以聽天命’。 意思是人情事理;天命,自然規律,可變因素太多,結果無法預測。 盡心盡力去做事,能否成功,還得聽其自然”。顯然,李汝珍感受到了“天命”,知道天很大,也知道人無法抵抗天命,於是他說隻能在盡到自己的努力之後被動地聽從天的命令。李汝珍所感受到的“天”既是高高在上、威力無窮的,又是遙遠而冰冷的,在他眼中,人是在孤獨中努力的,而天則依照自己的規律判定人做的事成功還是失敗、並不對人伸出援手。

 

而《聖經》告訴我們,上帝並不是那樣一個遙遠虛空冷漠的“天”,而是有公義、有愛、有感情、有情緒的、也有行動的。對於人的行為,祂不是袖手旁觀、冷眼觀看,而是用祂的愛和公義引導人來認識祂、從祂領受祝福。所以,祂會給人很多的應許,也會回應人的呼求。比如,在《箴言》三章五節和六節中,祂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在《耶利米書》二十九章十三節中,祂承諾到,“你們尋求我,若專心求我。”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上帝是最愛我們的那一位,沒有之一。而且,祂既然是上帝,就一定比我們高明很多很多,對不對?

所以,正確的次序,應當是先求問上帝以聽天命,然後才知道人當盡的努力是什麽、如何努力。遺憾的是,太多時候,我們都隻是憑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盡人事”,就像《約書亞記》第九章中的以色利人,隻是檢查了基遍人的行李,卻忘了求問耶和華,結果就給自己製造了麻煩、招來了損失。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聽天命、盡人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