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

“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隻讀一頁。“ - 聖奧古斯丁
個人資料
正文

信息汙染 與”腦腐病“ (Brain Rot)

(2024-12-03 16:45:04) 下一個

今年12月2日,牛津詞典公布了2024年度字是“Brain Rot",下麵是今天的世界日報刊載的消息原文。

———————————————————————————————————————————————

牛津詞典年度字 (Brain Rot) 滑手機腦腐

許多人現在會無止境的瀏覽社群媒體令人心智麻木的內容、英國牛津文學出版社(OUP) 2日宣布,超過3萬7000名專家和公眾投票選出「Brain Rot 」為2024年度代表字。「Brain Rot 」意思是「大腦腐蝕」。英國獨立報指出,牛津大學出版社將這個詞定義為,「一個人精神和智力狀態惡化,特別指過度消費瑣碎且沒有挑戰性內容的結果」。「大腦腐蝕」這個詞在 1854年首度出現。

英國BBC指出,當時美國作家梭羅批評社會貶低複維思想的傾向,並認為這是大眾精神和智力程度普遍下降的部分原因。他在著作「湖濱散記」中抱怨「為何英格蘭努力冶癒馬鈴薯腐病,卻沒有人努力治癒更加普通和致命的大腦腐蝕? 」時隔170年,大腦腐蝕「今年重新受關注,被用於憂心消費過量低品質線上內容的影響,特別是在社群媒體」。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在2023至2024年增加230% 。

牛津大學出版社語言部總裁格拉斯(Casper Grathwohl )表示「『大腦腐蝕』談到虛擬生活的危險之一,及我們如何使用空間時間。這是關於人性和科技的文化對話中,合情合理的下個章節。這麼多投票者接受這個詞語,認可它作為今年年度代表字,這並不令人驚訝。」

———————————————————————————————————————————————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所謂的“腦腐病”(Brain Rot),這是一個在網絡亞文化中興起的流行詞,用於描述一種由過度消費低質量、瑣碎或無意義的內容而導致的智力或注意力衰退狀態。雖然它不是醫學上的真實疾病,卻準確地捕捉了數字時代的信息過載和娛樂過度現象,成為對現代生活方式的一種自嘲與反思。

“腦腐病”的含義涵蓋了智力上“變遲鈍”或“變糊塗”的比喻性表達,通常與長時間接觸無深度或過度重複的娛樂內容相關。由於過度消費內容缺乏挑戰性或邏輯性,導致個體感到自己的思維能力下降。長時間被短視頻、社交媒體或瑣碎信息轟炸後,注意力難以集中在更複雜或深度的內容上。這一現象的流行與現代數字文化密切相關,特別是在短視頻平台、流媒體和社交媒體逐漸主導娛樂消費的時代背景下。

它的”臨床“表現形式為(1)沉迷於低質量內容: 長時間觀看瑣碎或無意義的短視頻、反複刷社交媒體動態,甚至主動追求“無腦式”的娛樂。(2)認知功能下降: 在接觸高強度信息流後,感到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變慢或無法專注於複雜任務。(3)社交行為變化: 與朋友或家人互動時,傾向於使用簡化的語言或網絡梗,而非深入的交流。

“病因分析”表明, 它源自 (1)信息過載: 數字時代的信息獲取方式讓人們被大量內容包圍,算法推薦使得用戶接觸內容更趨向短暫而刺激,忽略長期有益的學習或思考。(2)即時滿足: 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台的設計通過快速反饋機製(如點讚、評論、分享)滿足人的即時需求,從而誘發持續使用。(3)社會文化因素: 網絡文化的碎片化使得深度閱讀和長時間思考被認為是“低效”的,而消遣性的內容被更多推崇。

”臨床預後“ 包括個人、社會和文化三個層麵的影響,在個人層麵,最明顯的後果是對個體認知能力的影響,例如短期記憶力減弱、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下降。此外,由於注意力被割裂,人們可能難以完成需要持續專注的任務,工作效率和學習成績都可能受到影響。從社會視角來看,過度消費低質量內容可能造成公眾討論質量下降,甚至對真實信息的判斷力減弱。例如,虛假新聞或誇張的網絡言論在受眾無法甄別信息價值的情況下更容易傳播。而更為嚴重的是從文化層麵來看,文化消費模式逐漸從深度轉向淺表化,使得經典文學、科學探索等具有深遠價值的領域受眾縮減。這不僅阻礙個體發展,也可能削弱整個社會整體的文化傳承與進步。

而信息汙染是指互聯網上的大量虛假、低質量、或誤導性信息對人們認知和社會交流產生負麵影響的現象。這種汙染不僅損害了個體獲取準確信息的能力,還對整個信息生態係統構成了挑戰。

信息汙染的主要源自 虛假信息(Fake News): 傳播錯誤或歪曲事實的信息,通常帶有特定的政治或經濟目的。低質量內容: 包括標題黨、無意義重複的內容或為流量設計的無價值信息。誤導性操作: 包括斷章取義、故意製造爭議或以部分事實掩蓋真相。過量信息: 數量巨大但無篩選機製,受眾難以辨別真正有用的內容。

信息汙染的成因首先是經濟利益驅動, 自媒體和部分傳統媒體為了吸引流量和廣告收入,優先傳播吸引眼球的內容而非準確的信息。而社交媒體平台的推薦算法更傾向於推送能提高用戶停留時間的內容,忽視其真實性和質量。加上互聯網的普及讓任何人都能發布內容,但缺乏審核和監管。受眾更容易被偏激、簡單化的信息吸引,而忽視深度分析或全麵了解。

事實上,信息汙染和“腦腐病”(Brain Rot)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兩者共同反映了數字時代信息消費過度與內容質量下降對個人和社會造成的影響。信息汙染源自大量低質量或誤導性信息的傳播,如虛假新聞、標題黨內容或算法推薦的吸引眼球內容。“腦腐病”則往往是過度消費這些內容的結果。平台算法和經濟利益驅動是兩者共同的催化劑。信息汙染是“供給側”問題,它的本質是內容生產者提供了劣質信息,並通過算法或平台傳播到用戶手中。而“腦腐病”是“消費側”問題,個人對這些內容的過度依賴和消費加劇了信息汙染的影響,也使用戶難以主動選擇有益的內容。

最後,信息汙染和“腦腐病”互相強化,共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信息汙染提供了低質量內容,用戶持續消費這種內容後,容易陷入“腦腐病”狀態。處於“腦腐病”狀態的用戶傾向於選擇更加娛樂化和淺顯的信息,使得劣質內容的需求增加,進一步推動信息汙染的擴散。

總之,“腦腐病”現在還不是現代醫學定義的疾病,五爺作為曾經資深的腦研究的從業者(近20年的神經科學的研究經曆)確信這隻是一個時間問題。君不見,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暴風般信息流的強烈衝擊下,各種心理疾病紛紛登場。過去普遍誤解是“人類隻使用了10%的大腦”,這是一種迷思,已經被科學界明確否定。實際上人類大腦的各個區域在不同任務中有不同的活躍程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表明沒有任何部分是完全“閑置”的,隻是在不同的“在線(On Line)” 或“離線 (Off line)”狀態。人腦畢竟是比較脆弱的器官,信息汙染就像洪水漫地,受侵害最重的恐怕正是這離線部分(所謂的下意識),潛移默化衝刷出一道道鴻溝,最後演化至病理狀態。做為個人,我們隻能選擇加強自我管理,減少對無價值內容的關注,選擇性使用媒體。有意識地安排“信息斷食”(Digital Detox)時間,減少對信息的過度依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