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樹鵬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之後,便開始謀劃建立一個充分展現共產國際形象的工程,那就是蘇維埃宮。
由於政治和經濟方麵的困難,這個計劃擱淺了將近十年。直至1931年,蘇聯認為自己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重大成就----蘇聯報刊宣傳說,無論從經濟的年增長率,還是從發展速度來說,他們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宣傳機器的鼓噪和身邊官僚的拍馬,讓斯大林的個人野心極度膨脹。蘇維埃宮的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而且要建成世界上最高大的建築。
這座宮殿的地址,就選在了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所在的位置,蘇聯政府決心把大教堂所在的廣場改造成比紅場更大的廣場。
救世主大教堂是俄法戰爭之後,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於1812年下令修建的,目的是為了感謝基督“將俄羅斯從失敗中拯救出來,使她免受羞辱。”
救世主大教堂的建造工作於1837年開始,主體結構至1860年基本完工。完成內部豪華的裝飾和壁畫又花費了約20年的時間。1883年5月26日,救世主大教堂正式竣工。這座教堂成為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
在全世界震驚的目光下,1931年12月,斯大林下令炸毀了這座近百年曆史的救世主大教堂。對於蘇聯政府來說,在大教堂的廢墟下建設蘇維埃宮別有一番意義,無神論的共產主義要把高舉神的基督信仰踩在腳下。
被炸毀的救世主大教堂
為了體現這座共產大廈天下第一的氣派,蘇聯政府麵向世界各國征集設計方案。在400多個設計方案中,蘇聯建築師約樊的方案高居榜首。
按照約樊的方案,蘇維埃宮不僅要超過克裏姆林宮,而且要超過世界上所有最高建築:蘇維埃宮高達415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高278米,比德國科隆大教堂高255米,比羅馬聖彼得教堂高272米,比巴黎埃菲爾鐵塔高95米,比紐約帝國大廈高8米。
在蘇維埃宮的樓頂上,高高矗立著列寧75米高的雕像,他的手高高地舉向高處,仿佛引領整個世界前進的方向。
蘇維埃宮設計圖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就枉然勞力”,挖掘地基的時候,莫斯科河的河水湧入工地,工程不得不停了下來。好不容易排完水,蘇聯又遭受到巨大的糧食災荒。等到經濟形勢有所好轉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德國向蘇聯發起了進攻。蘇維埃宮的工程徹底停了下來,工地上的鋼筋等建築材料也被拆了下來,構築莫斯科郊外的防禦工事。
戰爭結束以後,斯大林再次想起了他的蘇維埃宮之夢,又要開始折騰。他圍繞著蘇維埃宮,重新規劃了八座雄偉建築,從而形成一個由內到外的地標網。然而,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蘇維埃宮還隻有一個深深的地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爛尾工程。
最大的爛尾工程
1953年,赫魯曉夫幹脆作出指示,把它改造成一個露天遊泳池。
斯大林去世之後,才有工程師說出實話,對於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建築來說,地基的牢固至關重要。且不說要有特製的鑽頭能夠鑽到足夠的深度,即便鑽透堅硬而幹脆的岩石層,也極容易發生塌陷和移位。也就是說,直到斯大林去世,地基的問題也沒能得到解決,蘇維埃宮根本不可能被建起來。
我想,當時能夠看透皇帝新衣的人肯定不是少數人,但在大權在握的獨裁者麵前,人們不惜用最肉麻的字眼來拍馬屁,有誰敢像那個天真的孩子一樣,說破真相呢?
而人們仍然懷念著那座救世主大教堂。在被改造成遊泳池之後,每天有不少老人來到這裏,他們不是來遊泳,而是為了俄羅斯的命運虔誠禱告。
重新建立的救世主大教堂
蘇聯解體之後,1992年,俄羅斯政府決定重新建造救世主大教堂。得知這個消息,即使生活麵臨著很多困難,但人們紛紛解囊相助。曆經6年時間,那個遊泳池被拆除了,救世主大教堂重又矗立在莫斯科河畔。
而今,人們仍然能時時想起蘇維埃宮。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巴別塔爛尾工程雖然拆除了,然而,它所象征的那個貽害無窮的爛尾工程什麽時候能夠拆除呢?
縱觀人類曆史,基督教會常常遭到殘酷的逼迫。然而,上帝的旨意誰能攔阻呢?一代代獨裁者和他們的麵子工程紛紛倒下了,化成塵埃,耶穌基督和祂的十字架卻被永遠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