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園

與您分享美好的事物,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正文

父母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

(2025-04-25 00:56:43) 下一個

最近去看一朋友,當我們都坐在朋友家的後院吃東西聊天時,他們的大女兒回家了。大女兒今年18歲,已經不住在家裏了。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進來,兩個人手上各有一支煙。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麵露出腰的部分還有一個刺青。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兩個人竊竊私語,有說有笑,但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這讓我蠻感慨的,我突然領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我第一次見到這女孩時,她才8歲,跟我家老大現在一樣大。10年前我去她家時,她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都能一模一樣地畫出。一個外國小女孩,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櫻花,三兩下就輕鬆地描繪出來。

        

我好驚訝,自從那次以後,我經常勸說她的父母帶她去拜師學藝。但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我。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麵搪塞我,卻又可以一麵跟我炫耀她女兒最近又畫了什麽。突然驚覺10年過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現在已經是10年後了。我不認為她的父母現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因為一直以來,她的父母隻顧著自己,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現在才想教育已經不可能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父母的功效已經“過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期限”內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麽努力,也比不過十年前來得有效了。要認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實。

 

我突然很感歎,我告訴我自己,我必須要在“ 黃金時期”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麵對未來的準備。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一轉眼就過了。我不想將來隻有歎氣,搖頭的份兒。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 

  

小孩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老天爺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注:此文作者是台灣作家龍應台。有些父母,由於種種原因,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使這份甜蜜的禮物變得苦澀。

附:龍應台的幾句名言

龍應台的前夫是德國人,生有兩個孩子,老大安德烈,老二菲利普。後來,龍應台隨著丈夫到了德國,從34歲到47歲,開始專心照顧兒子,也是在那個時候,龍應台寫出了《親愛的安德烈》這部作品。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那麽,若幹年後,龍應台的兒子生活如何了?

安德烈

安德烈是1983年出生的,今年已經42歲了。他8個月大時隨著父母去了德國,瑞士,後來他考入了香港大學經濟係讀本科,之後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法律研究生。?大學畢業後,安德烈·沈曾在英國工作,在英國一家銀行擔任高管,擁有較高的職業成就和財務自由。但網上也有說他曾在國際組織和法律相關領域工作,後來轉向藝術創作與文化領域。並提到他的近況:他以寫作、策展和藝術評論為主,也曾參與紀錄片拍攝和文化活動。從這一點來說,龍應台教育的還是成功的,兒子已經擁有了選擇權利。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目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教育孩子永遠是一個要學習的議題,謝謝紫薇分享,問好!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不是有效期的問題,而是父母的繼續教育和遺傳問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