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阿爾伯特·史懷哲(德語: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1965年9月4日),德國阿爾薩斯的通才,擁有神學、音樂、哲學及醫學四個博士學位。他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神學家、醫生、管風琴演奏家、社會活動家、人道主義者,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875年生於德、法邊界阿爾薩斯省的小城凱澤爾貝格(當時屬於德意誌帝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他精通德、法兩種語言,在9歲時,就成了演奏風琴的能手。1898年在巴黎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獲得哲學和神學博士學位,1899年,任聖尼古拉斯教堂傳教士之職。1901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學神學院院長。
1904年,在哲學、神學和音樂方麵已經擁有巨大聲望的他,聽到剛果缺少醫生的呼籲,決定到非洲行醫。曆經九年的學習,他在38歲的時候獲得了行醫證和醫學博士學位。史懷哲夫婦倆於1913年來到法屬非洲,主要靠巴赫作品演奏會的收入,在加蓬創辦蘭巴雷內麻風病院,經過近三十年的艱苦奮鬥為當地人民治病。
他是德-法哲學家,音樂家、傳教醫師。為人類和平事業做出了貢獻,於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金。被稱為“非洲之子”。1957年,他的傳奇經曆曾被拍成電影。他是巴赫作品的權威解釋者。他著有《音樂家詩人約翰·塞巴斯提安·巴赫》,對巴赫作品中裝飾音的處理原則加以闡述,對後來演奏巴赫作品的貢獻很大。著有《德國和法國的管風琴製造藝術與演奏家》。他與維多爾合編了5本《J.S.巴赫管風琴作品全集》,後又與E.涅-貝爾熱續編了3本。他的其他主要著作還有:《康德的宗教哲學》、《耶穌的彌賽亞和受難的秘跡》、《文明的衰敗與複興》、《文明與倫理》等。 他於1965年逝世,終年90歲。
神學研究
當他還是年輕神學家的時候,在1906年出版了他首部著作《耶穌生平研究史》(The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Jesus),獲得很高的名譽。在這本著作中,他以末世學的信念解釋耶穌的一生。史懷哲示範了一種新的作法:為了重新塑造耶穌而利用曆史研究來描繪耶穌一生,儼如曆史學家的描繪一般。這部著作成為新約聖經研究的次領域長達數十年之久。
他憑著神學博士論文,包括了1911年的《耶穌的精神病學研究》和1930年的《使徒保羅的神秘主義》建立了聲譽,並且成為《新約聖經》學者。他對保羅的研究中,他檢驗了保羅的末世論理念,並以此檢驗了《新約聖經》。
當時他在斯特拉斯堡的聖尼古拉教堂擔任歸正會牧師,他曾祝福特奧多爾·豪斯的婚姻。特奧多爾·豪斯後來成為德國的首任總統。
音樂才能
或許是受其祖先影響(阿爾薩斯祖先中有牧師、老師和管風琴師),史懷哲極賦有音樂方麵的天分。五歲跟外祖父學鋼琴,七歲時便寫了一首讚美詩,並編寫和聲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歲還踏不到踏板就開始彈奏根斯巴赫教會的管風琴。他傳承來自祖父對管風琴的熱情,經常關心各地的管風琴與其製作方法;同時也是一位風琴即興的高手。不論旅行或經過哪一個城鎮,一定會去參觀管風琴,其它的雜事可以棄置不顧,不然的話,他心裏會覺得惴惴不安。例如在路茲倫的禮拜堂要安置優秀的管風琴時,史懷哲專程去參觀如何安置;九歲時曾在一次禮拜中代替正式的風琴師演奏,並獨當一麵地開始在教堂禮拜中擔任司琴的工作。十五歲拜改革宗聖司提反教堂風琴名師尤金·孟許學管風琴,這是史懷哲生命中第一次與巴赫的邂逅。十六歲被準許在禮拜中接替遊其納·孟哈的司琴工作,並在聖威廉教堂擔任巴赫清唱劇與受難劇的管風琴合唱伴奏。年輕的史懷哲也相當喜愛瓦格納的作品,不管是歌劇《唐豪瑟》,或是千裏迢迢遠赴拜羅伊特聆賞巨大的連篇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甚至後來還發展到與瓦格納夫婦成為友誼的關係。
十八歲到法國巴黎追隨著名的管風琴泰鬥魏多學琴,同時還拜菲利浦(J.Philip)學鋼琴。當時的史懷哲正在斯特拉斯堡研讀神學與哲學;魏多教授一向隻收在音樂學校主修的學生,但史懷哲在其麵前彈奏了一首,魏多教授非常賞識他,稱許他,立刻收他作學生,同時預料他將來必然會成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這位魏多教授的教育以深刻的技巧指導史懷哲,並以優美的立體感來演奏。因他的教誨,使史懷哲明白在音樂中建築美的意義。
二十三歲拜李斯特的高徒杜勞特曼學習鋼琴。史懷哲在二十五歲時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師,但他同時也正在研究音樂理論,並開始管風琴音樂演奏方麵的事業。二十六歲時已有哲學博士學位。三十八歲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稍後年間,著手寫巴赫管風琴樂的詳盡書籍,一方麵也同時舉行管風琴音樂演奏會。
當三十八歲第一次向非洲出發時,巴黎的巴赫學會不忍心使這位音樂天才被埋沒於非洲叢林裏,便贈送史懷哲一項意想不到的禮物,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噸重的鋼琴,它有大風琴一樣的鍵盤,並附有管風琴踏式板。為了對抗非洲經年潮濕的氣候和白蟻,鋼琴的表層全部用鋅細心鍍過。這部構造異常特殊的大樂器,後來陪伴史懷哲在非洲度過半個世紀的歲月。
非洲歲月
史懷哲雖然自幼多才多藝且發展順利,但他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從小向往的服務與幫助他人的誌願。二十九歲時,史懷哲讀到了一篇有關非洲大陸極需醫療援助的文章,這促使他在次年做出了一個震驚他的父母和好友們的決定:放棄了他蒸蒸日上的學術地位和演奏生涯,重新進入醫學院去學習。八年後,史懷哲終於完成了他的心願,1913年和他誌同道合的伴侶海倫遠赴西非加蓬的蘭巴雷內,在原始森林邊的奧顧(Ogooue)河畔建立了史懷哲醫院,開始為非洲人民奉獻他的愛心。
史懷哲從三十幾歲去非洲,在接近蠻荒的貧窮落後地區為他素不相識、語言不通的非洲人民獻上他所有的精力、智慧和愛心將近五十餘年,直到他以九十歲的高齡在蘭巴雷內逝世。在最初的三十多年中,他還經常奔波於歐洲各大城市,舉辦他拿手的風琴演奏會,為他的醫院募集經費。
愛因斯坦說,像阿爾伯特·史懷哲這樣理想地集善和對美的渴望於一身的人,我幾乎還沒有發現過。
1953年,他78歲,漫長歲月,愛心似海,世人為之動容。他從收音機裏聽到了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這位慈祥博愛的長者在奧斯陸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獎代表多年來全世界對他的尊敬和推崇。他毫無保留,把全部獎金連帶演講、演奏所得,全都用來增蓋蘭巴雷內的麻風病院。
1965年,他90歲,這位20世紀人類良知的代表,和平之子,他說:“上帝啊!當跑的路我跑過了,盡力了,我一生紮實的活過了。”之後,他便息了地上的勞苦。
史懷哲雖已辭世半個多世紀,但他仍是全球誌願者們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之一。史懷哲為人謙和,很少訴說自己的事跡與成就。但他以實際行動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不斷鼓舞和感動著許許多多後來的誌願者,去追隨他四海一家的博愛情懷。國際上現在還有許多人在宣揚和發展史懷哲的博愛精神,其中較有名的是國際阿爾伯特·史懷哲組織(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Association)及國際阿爾伯特·史懷哲基金會(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Foundation);前者著重於發揚史懷哲的精神,後者著重於繼續他在非洲的醫療援助工作。
注:本文根據網絡資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