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約翰是我的鄰居,80歲上下,與40多歲的兒子同住。還有一個女兒,住得不遠,有時也過來看她。那時,我家老二才兩歲,常常沒大沒小直呼其名:JOHN,JOHN。這裏的人都這樣,不管大小都習慣叫名字。在較正規的場合,最多在前麵加上先生、小姐等稱呼。我曾聽到一個女孩叫她爸爸也是直呼其名,也沒聽到他們對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叫奶奶、爺爺、叔叔、阿姨等。老約翰很喜歡我家老二,有時也會拿一點零食給他。不收還不行,威脅說要斷絕往來。
老約翰是早年從希臘移民來澳州的,曾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他脖子上一直掛著尼古拉斯的頭像。(希臘是拜多神的國家,這是其中的一個)。他說他在參戰時一直掛著,保佑了他平安歸來。他的妻子10多年前就歸了天,他沒有再娶。他家裏的一個角落點著永不熄滅的蠟燭,為的是紀念他在天上的另一半。
老約翰的兒子沒有出息,40多歲,好吃懶做,也是單身,靠領救濟金生活。老約翰常抱怨:養老金剛拿來,放在皮夾裏,第二天就少了。家裏沒有遭偷,還有誰會拿他的錢去花?他兒子總是錢不夠花,又不願出去打工受累。有一次,他告訴我們:兒子失蹤了!幾天後,警察告訴他:在墨爾本郊外的河邊,發現了他兒子的汽車,但沒有找到屍體。大約三個月後,警察告訴他:他兒子在外省,因在那裏領救濟金,而福利機構是連網的,所以很快就被警察發現了。一年後,在外麵混不下去,又回到了父親身邊。因與父親同住,房租就不用付,開銷相對較省。老約翰常抱怨澳洲政府不好,令他兒子這麽沒出息。人常常是這樣,自己對孩子沒有管教好,卻把責任都推給了別人。澳洲的孩子又不是個個都像他兒子那麽沒出息。他肯定沒有讀過中國的三字經:子不教,父之過。
他與我們的關係一直還不錯,他說當他去世以後,希望我能送一束康乃馨花給他。之後,他得了老年癡呆症,不再認識我們了。有一次他走迷了路,不知道該怎麽回家,是紫先生把他送回了家。
後來我們搬了家,就失去了聯係。
若幹年後的一天,紫先生在路上碰到他兒子,被告知老約翰已去世。不知道他兒子現在住哪裏?也不知道老約翰葬在哪裏?在這裏叫約翰的人不少,也不知道哪一個約翰是他?到如今我還欠著他一束康乃馨。
從網上找來一束康乃馨,配上此文,以表達紫薇對曾經的鄰居老約翰的一種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