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有時候,還真得“行萬裏路”,才能發現那些藏在天際線上的知識點。
2025年10月26日下午,我從亞特蘭大登上美聯航AA1225,先飛洛杉磯,再轉乘廈門航空MF830前往廈門,最後搭乘MF8431,於10月28日下午4:50抵達成都天府機場——一座現代、美麗、國際化的新機場,值得點個讚!
坐長途飛機的人都有同感:前排座椅背後的屏幕會顯示航班信息和實時航線圖,讓你知道飛機正飛到哪裏。那天,我盯著小屏幕看,越看越好奇——從洛杉磯飛廈門的航線並不是筆直穿越太平洋,而是一路向北,越過阿拉斯加、白令海峽,再折向南到廈門。
百思不得其解,我就向廈航MF830的一位空少請教。
廈航的乘務員個個精神幹練、男帥女靚!那位小哥笑著說:
“一般航線會盡量靠陸地或大陸架飛行。要是中途出緊急狀況,飛機得盡快找到備用機場降落。大洋中間全是海水,真出事可沒地方落。”
聽完這番話,我當場醍醐灌頂——原來多飛一點路,很多時候是為安全著想,並不是隨便繞遠。
不過,下了飛機,我的好奇心又驅使我進一步思考:
帶著這些問題,我開啟了ChatGPT的詢問。
它的解釋把所有碎片拚在了一起,既科學又合情合理:
ChatGPT最後總結得一句話很貼切:
“飛機航線從來不是畫出來的,而是算出來的。飛行員看似繞遠,其實每一公裏都在精算安全與效率的平衡。”
看完這些解釋,我的疑惑徹底消散。原來那條在太平洋上彎彎曲曲的航跡,既遵循地球的弧度,也顧及安全與政治現實——不是迷路的痕跡,而是智慧的路線。
展望未來,人類正在研發能在一小時內環繞地球的超超音速客機。
到那時,就不必再“北上繞半圈”,而是點對點直飛全球。
想象一下——從亞特蘭大上飛機,30分鍾後就抵達成都天府機場!
當然,前提是——你得好好活,活得夠久,才能等到那一天啊!








上麵是Chat GPT 畫的示意圖



上麵三張照片,從上到下,依次是10月26日下午在亞特蘭大機場T 13 登機口,然後到洛杉磯機場,10 月28日上午七點到廈門機場海關。準備下午1點半飛成都。







謝天謝地,平安落地。
一路遠行,車馬勞頓,風土人情,精彩紛呈。
增長閱曆,收獲滿滿,行萬裏路,方得真諦。
(全文完)
本文作者:亞特蘭大資深房地產經紀,著名亞城新聞媒體撰稿人Willy Rong。
willy.rong518@gmail.com
(404) 849-2767 | 微信ID: WillyRong
【有人說】@亞城地產聯盟WillyRong, 嗬嗬,球麵三角的很好的演習實例。
女兒讀高中時被一個球麵三角問題卡過,搞通之後,對大腦建立抽象空間位置圖像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大有益處。
【Willy 回複】您說得太對了!球麵三角真是個絕妙的例子,能把抽象數學和現實世界聯係起來。感謝分享,受教了!
您好,拜讀了您博客的文章,覺得內容生動又富有啟發性。若能有機會與您交流學習,將十分榮幸。
【Willy回複】
謝謝您的留言!很高興您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常來交流,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