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州扒雞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07-18 01:04:38) 下一個

一、介紹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後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二、曆史起源
元末明初,隨著漕運繁忙,德州成為京都通達九省的禦路。經濟開始呈現繁榮,市麵上出現了燒雞。挎籃叫賣燒雞的老人,經常出現在運河碼頭、水旱驛站和城內官衙附近。這種燒雞是經過人工細作,有滋有味的燒雞:其形態側臥,色紅味香,肉嫩可口,作為後來扒雞的原型,初露頭角。隨著經濟的發展,這時的德州城進入鼎盛時期,已成為中國三十三個大城市之一。水陸通衢,商賈雲集,四鄉貨物集散於此,出現了“南來北往客如雲,飯館客棧多如林“的局麵。燒雞已不僅僅見於餐桌,而“步”入社會。

三、德州扒雞的製作技巧

(1) 選擇原料
以選用1千克左右的當地小公雞或未下蛋的母雞為好。
(2) 宰殺煺毛
將雞頸部宰殺放血,在60℃的熱水中浸燙褪毛,清洗幹淨。在雞右翅前麵頸側開一小口,拉出食管和氣管。在腹下靠近肛門處開口,掏淨內髒,衝洗幹淨。
(3) 浸泡造型
將光雞放在冷水中浸泡淨血水,撈出控幹水分,放在工作台上整形,將雙翅從頸部刀口交叉插入,從口腔中向左右伸出,兩爪交叉塞入腹腔,形成鴛鴦戲水似的造型,控淨水分。
(4) 上色晾幹
將白糖放入鍋內,加入50克清水,以中火炒成棗紅色,再加入300克水熬至溶化,離火晾冷,即糖色(或用蜂蜜加水調製)。然後在雞體上均勻塗抹糖色,晾幹。
(5) 燒油炸製
鍋置大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上色後的雞體炸2分鍾至呈金黃色、微光發亮時,撈出瀝油即可。油溫切忌過高,以免炸黑。
(6) 入湯煮製
將炸好的雞放在煮鍋內層層擺好,放上香料袋,加入老湯、生薑、食鹽和醬油,加清水淹沒雞體,壓上鐵篦子和石塊,防止雞體在湯內浮動。先用旺火煮沸,改用微火燜煮,鍋內溫度保持90~92℃微沸狀態。小雞燜煮3~4小時,老雞燜煮4~8小時即好。
(7) 出鍋成品
出鍋時,先取下石塊和鐵篦子,一手持鐵鉤鉤住雞脖處,另一手拿笊籬,借助湯汁的浮力順勢將雞撈出,力求保持雞體完整。再用細毛刷清理雞體,晾一會兒,即為成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