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餘年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將軍級人物“批量落馬”,從總裝備部到火箭軍,從中央軍委機關到各大戰區,星光熠熠的軍銜在法庭鐵欄前黯然失色。據不完全統計,自習近平上台以來,已有百餘名將級軍官被查處或定罪,涵蓋各個軍種與體係。如此密度的“將領中槍”,放眼世界,天下無敵。
2012年,習近平剛接班時,中國軍隊的腐敗已經積重難返。前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兩人——一個掌軍權、一個管人事——幾乎壟斷了軍隊升遷的全部路徑。傳言中,一個師長若想升將軍,需送上千萬人民幣乃至黃金、玉石、字畫。權力與金錢交織,軍銜成了拍賣行裏的戰利品。
習近平上任後,以“刀刃向內”的姿態開鑼清洗。2014年徐才厚被查,2015年郭伯雄落馬,軍中震動如雷。此後十餘年,軍中反腐一路擴展,波及七大軍種與所有戰區:從空軍司令丁來杭,到火箭軍司令李玉超、政委徐忠波;從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張育林,到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巨乾生;從武警部隊司令王建偉,到東部戰區司令林向陽……
星光燦爛的軍裝,如今成了監獄名單上的“編號對象”。中國軍隊在短短十年間,經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將領流失潮”,堪稱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斬首”行動。
官方說法很清晰——肅清郭徐遺毒,純潔軍隊隊伍。然而,若反腐真能根除腐敗,那為何查無止境?郭伯雄、徐才厚已死,李尚福、李玉超繼之,何衛東、苗華又來,反腐十年,落馬者不減反增。原因何在?
在製度層麵,這並非單純的“腐敗”問題,而是一個政治結構的必然產物。解放軍自成立以來,本質上是“黨衛軍”,其忠誠首先指向黨和最高領袖,而非憲法、國家或人民。這種體製使得軍隊的核心問題,永遠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忠誠的問題”。
習近平在2012年接班時,並未掌握軍中信任體係。軍權大部分掌握在郭、徐手中,軍隊山頭林立、關係盤根錯節。於是,習近平必須通過“反腐”實現“洗牌”,以確保軍權集中於己手。因此,反腐不僅是清洗,更是一場“政治接管”。
在這一邏輯下,任何潛在的不忠誠者,都可被定義為“腐敗分子”;任何派係苗頭,都能被納入“紀律審查”之列。於是,反腐成為政治鬥爭的外衣——名義上反貪,實質上肅敵。但這種“肅敵”策略的結果,是軍隊失去了信任基礎。每一個將軍都明白:今天的“政治站隊”,明天可能變成“違紀問題”。忠誠成了流動的沙丘,誰也不敢輕易站穩。
不能否認,軍中腐敗確實真實存在。幾十年來,中國軍隊在體製上半軍半商——軍工企業、後勤保障、基建工程、物資采購,幾乎形成一條龐大的“軍中利益鏈”。尤其是2000年以後,軍隊被允許通過軍屬企業、軍產房地產、後勤工程項目謀取收益。
在這一體係中,將軍不隻是軍官,更是“項目經理”“資源分配者”“政治掮客”。他們能決定軍工訂單落誰家,能拍板國防工程的預算額度,也能左右軍中科研項目的投標。利益的誘惑與體製的不透明,使得“錢權交易”幾乎不可避免。
而最致命的是——軍隊不受外部審計、不受獨立監督。一個體係越封閉,越容易腐爛;越強調“絕對忠誠”,越缺乏“絕對問責”。當監督消失,軍紀反而空洞;當“忠誠”被反複強調,它不再真實,而成了求生的表演。
2023年的火箭軍“坍塌事件”,堪稱這場運動的高潮。火箭軍是中國最核心的戰略軍種,掌握核威懾與導彈體係,是“戰略拳頭部隊”。然而,從司令李玉超、政委徐忠波,到前任司令周亞寧、副司令吳國華……一連串的高層密集落馬,使得這個本應最機密的部隊,變成了信任的廢墟。外界難以想象:如此核心的力量,竟在短短一年間被“斬首”指揮層。
這不僅僅是個反腐問題,而是國家安全的結構性危機。因為在軍隊裏,信任比裝備更重要——沒有信任的軍隊,再先進的導彈也隻是空殼。而當最高領導人需要親自挑選每一個戰區主官、繞過組織程序直接任命時,說明係統性信任已經徹底崩解。
從政治上看,習近平通過這場“肅貪運動”,確實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軍權集中。但代價同樣驚人。
首先是軍心惶惶。從上將到少尉,人人噤若寒蟬。誰也不敢表態、也不敢拍板。每一次會議、每一紙簽字,背後都可能埋著“違紀風險”。於是軍官們學會了“多說忠誠、少幹實事”;上級命令一層層傳下去,執行效率越來越低。軍隊變得不怕敵人,隻怕紀委。
其次是士氣塌陷。過去將軍是榮耀的象征,如今卻成了“風險職業”。有人戲稱:“穿上將軍服,離鐵窗就不遠了。”在這樣的氛圍中,誰還敢主動作為?誰還敢承擔風險?
最後,是軍隊專業化的逆退。當升遷的標準從“戰功”轉為“政治表態”,真正懂打仗的軍人被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模範”。軍隊逐漸從“能打仗的鐵軍”變成“會表忠的儀仗”。
中國曆史上,“清洗軍隊”並非首次。秦二世殺蒙恬,致使北疆防線崩潰;明朝嚴嵩專權,錦衣衛羅織功臣;清末肅親王載瀾排斥洋務派,削弱北洋軍係統。每一次清洗都以“整頓”為名,卻以“削弱”為實。
今日的情況更複雜。習近平不是要摧毀軍隊,而是要把軍隊變成“自己的軍隊”。但問題在於:當軍隊不再屬於國家,而隻屬於一人時,它既失去了製度約束,也失去了集體榮譽。個人的意誌可以淩駕一切,但個人的錯誤,也足以拖垮整個係統。中國軍隊為了“絕對忠誠”,不斷清洗自己;但每一次清洗,都進一步削弱了它的穩定性;結果是——它越“忠誠”,越脆弱。
“千軍易得,百將成囚。”這句看似諷刺的標題,是對現實的冷峻寫照。在一個正常的國家,軍隊的腐敗應由製度糾正;但在一個政治化的體係中,軍隊的“清洗”成為權力更替的手段。當將軍一個個被打倒,表麵上是紀律的勝利,實際上卻是製度的哀鳴。真正的軍隊,不怕權力更替,也不怕輿論監督;它怕的,是永遠無法確定“誰才是敵人”。今天的中國軍人,麵對的最大敵人,不是外部勢力,而是那看不見的政治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