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公廁的聯想

(2024-06-16 13:52:28) 下一個

                             有關公廁的聯想

廁字最早見於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廁,清也”。

公共廁所簡稱公廁,雅稱洗手間或衛生間,英文為Restroom。

人類史上最早的公廁,據記載出現於公元74年的羅馬帝國。1854年英國出現了抽水馬桶後並建立了配套的下水道係統,帶來了人類史上的廁所革命。

1900年(清光緒廿六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驚奇地發現皇城根下竟沒有公共廁所,天子腳下的大清國民隨地便溺竟習以為常。於是提議並協助滿清政府在北京修建了很多公共廁所。這應是中國公廁史的肇始。

我在美國旅居已經九年。我多次走過洛杉磯和紐約,也久居鄉村小鎮,不論白天還是夜間,在海灘、在公園,從沒聽說過,更不曾見過有成年男子在戶外或野外隨地小便的不可思議的奇聞。

在中國就不一樣了。高速公路上男子停車路旁排便已是見怪不怪。幾年前我在青島的五四廣場清晨散步時就親眼看見一名身著一身名牌的20歲左右帥哥竟在紅色火炬下剛排完大便。這類非文明之舉,真令人為國民素質之低感到蒙羞和歎惋。

原因何在?我認為根本不在百姓,乃是生存環境的差距所致,政府失職。

美國的大小商店、餐館、加油站、銀行、郵局、醫院及政府機關等公廁對外統統開放。旅遊大巴可以載著一車遊客駛進政府大院為大家提供方便。高速公路每2英裏都設有生活區供駕駛員加油、就餐等休息方便。美國公廁一律配有公用手紙和洗手液及幹手器。如果問路restroom(廁所)會有許多人為你熱情指引。而中國城市的公共廁所太少。政府舍得投資修建高速公路,卻不舍得投資多修幾處建公共廁所。中國高速公路上百公裏距離竟不設休息方便區。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廁禁止外人使用,政府機關進門要憑介紹信把普通百姓擋在門外。機關公廁大量閑置不得民用。

古語說“衣食足而知禮節”,在現代社會也應說“公廁足而知禮節”。雖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但一個離家在外的人,一個旅行者總不能叫尿憋死。

近年來,日本電子馬桶的興起使廁所文明超越歐美,而中國不進則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