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文化在文革中灰飛煙滅
出國旅遊,到了紐約、巴黎、倫敦、柏林等大城市的繁華地段經常會看到公墓的存在。
墓園是逝者的永久安息地,也是後人懷念逝者寄托哀思進行參拜的聖靈之地。美國把公墓視為一種建築。有些國家把公墓視為聖地或禁區。公墓體現對逝者的懷念與敬畏。公墓文化是人類世界走向文明的紀念與標誌。
中國自古沒有公墓。隻有皇家陵園和民間家族墓地(祖墳)。
晚清時期,世界列強在中國租借地開始把公墓文化引進入中國。青島與香港、上海是最早引進公墓文化的城市。
100多年前,膠澳開埠不久,德國人首先在匯泉青島山下建立了萬國公墓。安息在這裏的不隻是德國總督,還有許多華人精英。如青島民族工業的先驅火柴大王叢良弼先生也安葬在這裏。隨後中國特色的公墓相繼設立,如廣東公墓、基督公墓、警察公墓等等。青島的公墓文化全國領先。
公墓土地的使用和管理完全是政府與市民的契約關係。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卷起了革命造反有理的風暴。先是萬國公墓被紅衛兵砸毀,後是廣東公墓被政府組織企業占領,其他的公墓的厄運更不在話下。政府行為的平墳收地使青島的公墓文化灰飛煙滅。
毀墓有理、挖墳有理、揚屍有理、平墳收地有理、重新再高價出賣墳地還是有理,這一切都是以革命的名義、破舊立新的名義、政府的名義。
文化大革命中把青島市所有的公墓夷為平地,並開啟了盜墓罪惡的先河。僅舉二例:
一、如1966年冬季,王效禹率領紅衛兵到李村扒了康有為的墓,還用竹竿挑著康有為的頭骨遊街示眾。1967年,在魚山路市圖書館舉辦的青島市革命造反成果展覽會上就曾展覽過康有為的頭骨。
二、一名紅衛兵從萬國公墓墓穴裏盜得陪葬品,是一隻全自動古典瑞士手表。那手表放在耳邊能聽到機器滴達聲依舊且分秒不差。
當年把萬國公墓砸毀後產生的上千噸建築垃圾的清運工作都是在地方政府的組織支持下進行的。萬國公墓被毀20年後,有關部門利用舊址又重建了青島文化名人雕塑公園(百花苑),讓束星北、老舍、童第周、華崗等這些飽受政治運動災難的文化名人再來萬國公墓當守墓人,這種所謂創意簡直就是新的荒唐鬧劇和對文化名人的又一次褻瀆與嘲諷。
揚死人之屍,平死人之墓,再把公墓二次進行商業性買賣獲取暴利,這完全是一種背離人道和人性的作惡行徑。人們對此為何熟視無睹,不以為然?
想利用別人,總得給人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