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圓的軌跡(九)(十)(十一)(完)

(2024-05-24 11:14:36) 下一個

(九)上大學遠去東北,生活事全靠姐姐。

 

(十)束雲章先生逝世,哥開店維持生計

1973年夏天,我從《參考消息》上看到了台灣糖業總公司總經理束雲章逝世,我立即寫信告訴了我爸爸。他回信說:“故人一去不複返,眾鳥哀鳴聲幽幽,他的座右銘是:好學不倦勤攻錯,力行不息貴自強。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金融家。要好好懷念他、學習他”。

可是趙哥、張姐在何處呢?

73年束總去世之後,趙哥也積累了一點錢,開始興辦一個航模、海模零售、修理店,生意很不錯。1963年張珍生了一個小男孩,取名思祖,也已經10歲了。

1975年4月,蔣介石去世,蔣經國大權在握,逐步作出民主姿態,而台獨大肆活動起來。他們的《美麗鳥》雜誌被封,之後開始打官司。一個小陳到航模店當營業員,工作認真負責,取得了趙、張的信任。

有一天,鄰居一老頭去世了,小思祖去看熱鬧。回來後小陳問孩子,“你的爺爺、太爺怎麽死的?”孩子說:“爸爸沒有告訴我。”“我可以告訴你,都是國民黨獨裁政權害死的!”張珍知道了,對他說:“孩子才是個初中生,你講這些,他也是一頭霧水,怎麽也搞不清楚……”

1986年秋,主張台獨的民主進步黨成立了,他們手段就是搞亂社會,分裂社會,製造對立,亂中奪權。

不少青年人上了當,跟著他們搞台獨,因為小陳向周圍群眾,特別是向念祖宣傳台灣要獨立的謬論,趙哥把他解雇了。

張珍和幼兒教師投函“聯合報”——請不要到幼稚園搞“民調”,得到社會好評。

(十一)初開禁申請探故裏 陪趙兄訪問河南

在蔣經國病危之際,他提出了要開放禁去大陸的意圖,他的秘書(馬英九)草擬結預案,可是一公布之後,申請訪問大陸親友的信函很多,一天就成百上千的。

趙興隆帶了自己的證件,“江陰要塞司令能發的獎章、獎狀,”寫了申請,提出訪故裏了解父親、爺爺的情況。

辦事處的人沒有理由阻擋,隻提了——期限兩周。

我向一中領導請了假在徐州的旅社裏等他。

我在徐州的旅社裏等待趙張二人。

6月15日,二人到旅社找到了我,包了一輛轎車,向徐州西南開去,開到安徽與河南的交界處……

趙哥說:“村莊是在兩省交界處西麵12裏……”

司機說:“舊路早就沒有了,這條路是311國道,省界西隻有一個高壓電線管理站,沒有小鎮與村莊……”

於是隻好開到永城縣縣城,算命老先生如果還活著,該有一百多歲了。趙、張也找不到代筆寫信的老先生。

小轎車再向西開,天色漸晚,到了“花木蘭祠堂”找個旅社住下。第二天又在永城公安局詢問,也打聽不到任何線索。

第三天到馬牧集火車站,什麽也沒有問到,趙哥與張姐既沮喪又痛苦。中午我想了一個補救辦法,就是打電話給媽媽、姐姐以及小弟,他們三人都在洛陽。姐姐是中學教師,小弟在拖拉機研究所工作。

張姐耳機很靈,我在旅社打電話,她從隔壁過來 ,對我說:“讓我來講”她們二人又談了一陣,決定乘火車去洛陽。

我們三人從商丘乘火車到了洛陽。在愉快中,度過了三天。由於期限已經兩周已經超過不少,大家隻好依依惜別了!

(尾聲)束後人昆山辦廠 六老握手陽澄湖

88年趙興隆、張珍回大陸一次(兩周)之後,台灣政局曲折變化,特別是民進黨陳水扁搞選戰竊取大權當上了“總統”。八年來經濟凋蔽,“去中國化”更是不得人心,在國際上是一個麻煩製造者!

2008年“總統”大選,選出了馬英九,執行了較以前的不同政策,特別在經濟上進行互惠,台灣的經濟初步擺脫了困境。

許多台商來到大陸投資,江蘇的昆山就是一個熱點……

束總的孫子束承先找到了趙哥和張姐,詢問他們如果他去昆山投資,搞什麽行業好?

經過幾天協商,確定生產電視機瑩光屏……

三個月後,“雲章瑩光屏生產廠”開辦了。經理是束承先、顧問就是趙興隆。

又過了半年,小孟給趙哥寄了一個賀年卡……

到了秋天,趙哥給我、我姐和老賀姐(姐姐在西安女中的同學)一共六個人齊聚在陽澄湖畔,舉行大蟹宴。大家又一同合唱雍興小學校歌。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大家計劃將來到台灣去遊玩。總聯係人就是趙興隆。(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