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老去

時間有了,精力卻減,百無一用,就寫寫東西吧。
正文

美國的政策改變逼瘋人

(2025-09-30 21:39:31) 下一個



    自從克林頓的總統任期結束後,美國的經濟就開始走下坡路,國庫收入從有盈餘變成赤字。經過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漸漸地美國政府感覺到錢不夠用了,就開始打削減支出的主意。不記得從哪一任總統起,美國收緊了社會補助金的發放。以前是年紀上了六十五歲的老人,沒有收入,隻要生活上有困難,可以向政府申領 SSI(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 社安生活補助。這個社安生活補助,對節儉的中國老人來說,不僅足夠生活,還略有盈餘。收緊發放規則後,就變成了隻有美國人才能夠申請,而沒有入美國籍隻有綠卡(永久居留權)者則沒有資格申請了。以前很多中國人在美國居住了幾十年都沒有申請入籍,是因為入籍不入籍的差別隻是一個投票權。而中國人不關心政治,他們是不去投票的,所以長期不去入籍,不願"叛國投敵"。?現在不同了,不入籍就拿不到社安生活補助,於是在老人中掀起了一股入籍熱潮。一時間,唐人街滿街都是“入籍訓練班"的廣告,很多團體和各種組織都來幫助老人家學習英語,入美國籍,有的訓練班收費還相當高呢。

    老人家一直在唐人街生活,本來生活穩定,不需要英語,有需要的話會有懂英語的社會工作者幫助,快樂無憂。現在一下子要學會話回答美國的政治和曆史問題,談何容易?很多老人都是被兒女接來享福的鄉下農婦和城市裏的家庭主婦及工廠工人,中文還可勉強過關,英語?真是難於上青天了。我認識的幾位老人家就被這入籍考試搞得神經兮兮,甚至得了老年癡呆。

    第一位是馬姨,馬姨退休前是小學教師。她來美國之前是知道美國有老人福利的,來美國生活不會加重女兒的家庭負擔。因女兒家庭並不富有,是唐人街打工生活的基層百姓。幸福生活了幾年之後,遇到政策改變,因不想增加女兒家庭本已拮據的生活開支,她決定去考入籍試加入美國籍。每天拿著詞典查單詞,背誦試題,從早到晚,少有歇息。如是堅持了幾個月之後,參加入籍考試。一考,居然通過了,全家非常開心,可馬姨精神一放鬆,身體竟垮了下來。此後身體逐漸變差,一年之後,住進了病房,不久之後去世。

    王姨是一位開朗的人,嘴巴不停,無論見到什麽人都有話說。來美國後幫助兒子,照顧孫子,是謂享天倫之樂。知道福利政策有了改變,馬上準備書本,參加入籍訓練班。王姨一直是家庭婦女,以前很少參加工作,學習難度就更大了。可是愛子心切,她知道自己兒子的收入並不豐厚,決心入籍以減少兒子的生活壓力。每天嗚嗚哇哇地背誦著自己也不甚理解的語句,竟然也通過了入籍考試。可是誰人知道她的精神壓力有多大呢?入籍之後,身體明顯走下坡路,話少說了,記憶變差非常顯著。接著,動作也變得遲鈍,結果也是進了醫院。她患的是老年癡呆症,在醫院裏她不記得自己是否吃了飯,剛吃完就說還未吃飯,還要吃。也不記得是否洗澡了,最後發展到連來看望她的兒子也認不出來,後來在醫院去世。

    另一位是我的嶽母。移民美國五年之後,她也參加了入籍班。她是個很努力的人,一邊照料孫女兒,一邊研習入籍材料,每天都把孫女兒哄睡著了才複習功課,很晚才睡覺。她很要強,希望可以不依靠子女,自己獨立生活,所以對學習特別認真。我多次對她說;不要太緊張了,即使你過不了入籍關,我們一定會養起你的。無須擔心以後的生活,我們完全有能力把你養起來。不管我們怎麽說,她依然是那樣地努力。在入籍班裏是成績最好的一個。見考試官的日子到了,妻子陪她去考試。我們為她打氣,“不要緊張,你一定行!" 她微笑著說 "不緊張。"考完試出來知道考試獲得通過,成功入籍了!妻子說,“媽,讓我們去吃碗雲吞麵慶祝一下。” 去到飯館,雲吞麵來了,放在桌子上。嶽母麵對著雲吞麵竟然一口也吃不下,太緊張了,放鬆不下來。通過考試後,隨著日子的過去,嶽母漸漸地平靜下來,恢複了日常的生活。沒有像上麵說的兩位阿姨一樣,精神緊張導致生出病來。

    可是由此想一想,不知道有多少老人家通不過考試,精神受到打擊而變傻、變瘋。又有多少老人家精神壓力過大,因考試而生病,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縮短了他們的壽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