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珠

時間有了,精力卻減,百無一用,就寫寫東西吧。
正文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旅遊日誌

(2024-05-26 10:06:45) 下一個

    2024年的春天,百倫,朗,雪莉和我開始了去澳洲和新西蘭的旅程。由於乘飛機旅途太長,要十五小時之久,我們四人決定中途在斐濟停留一下,順便在斐濟玩幾天。

    出發的日子是二月二十二日。就我所知,斐濟是一個小島,我們將住在海上麵由木頭建成的小旅館裏。去到後發現並非如此,斐濟是一個島國不錯(就地球而言),但我們降落的維提島(Viti  Livu)10388平方公裏之大,是三藩市的十七倍。對於生活在其中的人而言,這是一片大陸了。經過十小時多一點的飛行,斐濟航空的空客A300飛機降落在斐濟的納迪(Nadi)機場。在機場降落後,我們發現當地時間是二月二十四日早上。不是應該二十三日嗎?怎麽少了一天?後來才知道,原來飛機向西飛越過了國際時間變更線。在時間上抄近路飛過了東麵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於是就被了一天。氣溫也從舊金山灣區的華氏六十多度變為八十多度,變季節了。納迪是斐濟的第三大城市,我們將住在阿朗訂的一個度假村裏。

    出機場後叫了一出租車直開度假村,到達度假村後才知道度假村要下午一點才能入住。難道整個上午坐在度假村大廳幹等?我們決定去納迪的市中心走走,行李托付保管後,我們乘巴士再去納迪。巴士很小,又舊,隻能坐二十來人,所幸路程不遠,很快就到了納迪市中心。按雪莉查到的資訊,這裏有一個印度教的寺廟。納迪並不大,我們按圖索驥很容易就找到了寺廟。寺廟並不大,也不雄偉,但挺漂亮。照了幾張相後,我們想進去參觀,卻給寺廟的門衛攔住,不讓參觀。可能隻有信印度教的信徒才可以進去吧。我們四人回轉去參觀市中心,逛了一下菜市場,市場裏菜的種類不多。我們留意到很多攤口擺賣一種很像胡椒根的東西,叫”Kava”。斐濟人用它製作飲料。據說有輕微毒性,長期飲用會使人上癮。那天很熱,華氏90度,走了一下渾身都冒汗了。已十時多,我們還未吃早餐,走了幾條街,都沒有一間餐廳開門做生意。肚子餓得咕咕叫,這時見到一間中餐廳,百倫說,就在這裏吃吧。查了一下,餐廳十點半開門,還有十多分鍾,於是就站在門口等它開門。過了十點半,不見它開門。再等一等?又等了十多分鍾,還是未開,站在門口又熱又累。我走去其它的商店看看,很多都開門了,但那餐廳就是不開。等到十一點,仍不見有開門的跡象。雪莉按照廣告的電話打過去,才被告知馬上開門。進去後見偌大的餐廳冷冷清清,寬倘的大堂隻有兩個女待應生,如果我們不催,真不知幾時開門?這時老板娘過來安慰我們,馬上開爐。我們饑腸轆轆,也顧不得別的了,馬上點菜。焦鹽蝦,蒜香爆鰻魚煲,蒸斑魚,盡點海鮮。還有秋葵,通菜。不一會,菜上來了。焦鹽蝦伴著廚師的特殊香料,鮮香嫩滑。鰻魚煲也是香味四溢,非常鮮甜。還有青脆入味的秋葵,這個廚師真不賴,總算補回我們剛才等的勞累。大家對這一餐都很滿意。順便告訴一聲,那間餐廳叫盛泰海鮮酒家 喜歡吃的朋友不要忘記去看一看喲。

    回到度假村,取回行李,度假村的服務員幫我們送行李到房間。度假村的服務員都很熱情友好,很耐心地回答我們的問題,並介紹附近的情況和有什麽遊玩的項目。見麵都是“Bula,bula”(你好的意思)。我們也以Bula回應。度假村的小樓外有很多棕櫚樹,棕櫚樹下是平整的草地,很是漂亮。再往外走一走就是遊泳池了,遊泳池外是大海和沙灘。對著藍天白日,心胸頓覺開闊,非常舒暢。

    第二天我們包了一輛越野車,Toyota Land Cruiser,開進山裏看瀑布。車在泥路上開了半小時,到達山腳下的一間小屋,這就是瀑布的山門——售票處。要進山,得交每人近二十美圓的進山費。換了拖鞋(因路上要過兩處山澗),山民派出一個小姐姐作向導帶我們進山。進山沒幾步就看到一個平台,上麵有幾隻恐龍,又會動又會叫,當然是假的,但也相當逼真。可見這裏的山民,為了旅遊業,也投資了不少。

    在上山的路上,我們越過了兩道山澗。一路上,小姐姐為我們介紹路邊的植物,還拔了一枝黃薑展示給我們看。還教我們認識一種紅菠蘿。紅菠蘿是紅色的,比市場見到的菠蘿要小,但小姐姐說紅菠蘿更甜。就這樣談著談著,就走到了瀑布下麵。瀑布並不很高,但也波濤洶湧。瀑布分成兩股,一股大,一股小,從山上滾滾而下,很有氣勢。周圍綠樹環繞,風景秀麗。離這個瀑布不遠,還有一個略小的瀑布,是兩個梯級的瀑布,也很漂亮。

    下山後,按計劃去了一個植物園。這植物園不大,無甚看頭,我們隻逗留了半小時就出來了。然後就去泡泥漿澡(Mud pool)。據說泥漿裏有豐富的礦物質,對身體很有好處。結果是上了個大當。換衣服後,我以為是去一個泥漿池裏泡澡,實際上是工作人員拎了一桶泥漿來,叫我們自己把泥漿塗在身上。把人塗成泥人後,互相望望,哈哈大笑,變成非洲黑人了。按照指示,等身上的泥完全幹後,就可以洗掉了。但要按次序進入三個清濁不同的水池,一層一層地把泥洗掉。最後一個池是溫泉水,清清的冒著熱氣。水相當的熱,我進去一會兒就出來了。洗過之後,已是下午一時多。請司機把我們載去昨天去過的納迪市中心的中國餐廳,是那裏的美味吸引我們回去。到了餐廳就讓司機回家了。我們又叫了大家都愛吃的焦鹽蝦,蒜爆鰻魚煲和秋葵等,大快朵頤。

    飯後乘巴士回度假村。在回去的車上看到斐濟當地人逃票一幕。斐濟的巴士是下車才買票的,在途中的站上,有兩個斐濟青年下車時沒有交錢,揚長而去。司機發現後大聲喝止,兩個青年裝著沒有聽到,依然前行。司機再叫,他們置若罔聞。眼看著兩人已走遠了,無可奈何,司機隻好繼續開車,把我們送到度假村。黃昏時分我們到度假村的泳池遊水,直至天黑。天黑後遊泳池旁點起了火炬,火熖忽大忽小,光影閃爍,別有風情。池邊有一個大屏幕,放起了電影。大家圍著屏幕,在水池中看電影,多麽舒適寫意的生活啊!

    翌日早上煮速食麵作早餐,吃完就出發去一個叫”Port Denarau”的地方,其實就是一個商場。我們的住所離那裏約三十分鍾行程,我們就走路去領略一下斐濟的風光。一路上大海藍天,樹綠花紅,一片熱帶風情。但我的運氣不好,走了二十分鍾就崴了腳,疼得我吡牙裂嘴。幸而腫得不厲害,還能走,休息過後堅持繼續走路到PortPort裏麵有幾間商店和餐廳,我們走了一下也看不到有什麽值得買的東西。因天氣熱,雪莉在一間飲料店買了一杯kava飲料, 我也嚐了一口,淡淡的,有一點苦澀的味道,並不好飲。不知斐濟人為什麽這麽喜愛這種飲料。中午時分,在一間印度餐廳就餐,味道還不錯。因為我腳痛,回去的時候就不走路了,坐巴士回去。

    在斐濟的第四天。這天我們要去一個小島(South sea island)。從度假村出發,坐大巴士去碼頭,人還不少呢。幾輛大旅遊巴士把我們送到碼頭,從那裏上船前往幾個不同的小島。輪船在海上開了近半小時,看到了美麗的小島。輪船不能靠岸,要從輪船下小艇,小艇再開去岸邊。島約有一個足球場大,白沙環繞,周圍都是沙灘。島上緣樹蔥籠,在藍色的天空和大海輝映下,非常美麗。第一個節目是坐潛水艇,這裏又上了一個大當。我以為是像夏威夷一樣坐潛水艇潛入海底,其實是坐在一艘水下部分開有舷窗的普通船內,全過程船並沒有下潛,隻是在淺水區航行。從水下舷窗看出去看到的是淺海底的石和沙,難得看到幾條小魚。簡直可以說就是個騙局。下船後雪莉和我去參加了水肺潛水(Scuba)的學習。水肺潛水是攜帶自給式呼吸裝置的潛水運動。教練員在岸上教我們怎樣呼吸,怎樣在海底用手勢通話和怎樣控製身體的上升和下潛。學完後我們穿上水蹼,戴上保護眼鏡背上氧氣瓶就跟著教練下海了。一個教練帶一個學員,先潛淺海,由教練控製下潛深度和上浮的高度。在淺海中已看到有很多鯧魚,教練問我是否適應,我說可以。於是繼續下潛,下潛又看到更多的魚,魚有大有小,有各種不同顏色和斑紋, 黃色的,灰綠色,銀色全黑色的都有,還有橙色帶黑豎條紋的小魚,很像小醜魚尼姆(Nemo)。教練再次詢問情況怎樣,我說沒有問題,於是我們下潛到了海底。這裏有珊瑚,有海星, 還有很多翠藍色的小魚遊走在珊瑚之間。甚至有種魚身上兼有紅綠藍三種顏色,非常漂亮。潛遊間,有一大群魚遊過來了,教練示意叫我摸摸魚。我摸摸魚頭,嚐試抓住它,但是抓不住。魚很機靈,-閃就遊開了。有一條魚還啄我的手指,一點都不怕人。和魚玩了一小會,另一個教練過來了,用水下攝影機為我照相。照相後我們浮上水麵,完成了這次潛遊。我覺得這次潛水是今天的最大收獲。以前隻是在電視和電影裏看潛水員潛海,現在親身經曆,大致知道了水肺潛水是怎樣操作的,自己潛過一次之後體會更深。

    午飯時候,看了斐濟人跳的土風舞,雪莉看得津津有味,還跟著跳起來。本來還有單人劃艇和自由潛水活動,但因為風大,單人劃艇活動取消。而自由潛水我則沒有參加,因為深海潛水已看到很多海底風光,淺海沒多少魚,一定不如深海好看,就沒必要去了。下午就躺在沙灘椅上看風景。一天的小島遊回來,全身曬得通紅,估計要掉一層皮。

    由斐濟飛澳洲要五小時。第二天上午我們乘飛機飛往澳大利亞,下午安全到達。出機場後很快見到百倫的哥哥來接機,在澳洲這一程我們就住在他哥哥家裏了。

     三月,澳洲剛開始進入秋季(因為在南半球), 溫度宜人。比斐濟涼一點,比三藩市暖和,穿一件短袖襯衫剛剛好。當天下午我們就去了Eastwood小鎮,那裏有很多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亞洲的雜貨鋪,超市,小食店和餐廳很多,簡直和中國一樣,廣州話通行。我們到處走走,在超市買了菜,就去吃晚飯。小鎮有越南餐廳,日本餐廳,韓國餐廳和中國餐館,我們討論去該去哪裏吃好。最後,選擇了一間韓國餐廳,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我感覺這韓國餐廳馬馬虎虎,不如我們舊金山灣區的好。

    第二天,雪莉和我決定自己坐火車去悉尼。悉尼的交通是這樣的:以悉尼為中心,向周圍散射出很多衛星城。這些衛星城以鐵路連接。很多在悉尼上班的人都在幾十至一百公裏的小城鎮裏生活,每天乘火車上下班。火車有很多班次,亦很準點,所以來往悉尼非常方便。百倫的哥哥帶我們去買了Opal車卡。這個卡很方便,火車,巴士,輪渡都能用。上車刷一下卡,下車刷一下卡就可以了。這天,百倫哥哥開車送我們去火車站,轉乘火車到悉尼的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下車後再走路去悉尼唐人街。到唐人街時十點多,很多店鋪都未開門、清清靜靜。於是我們走去悉尼的地標——維多利亞大廈(Vitoria building)。大廈的門口有一座英女王維多利亞的雕像。維多利真大廈是一座百貨商店,就像舊日廣州的南方大廈。在裏麵轉了兩圈,沒有什麽需要買的東西,就出來去了海德公園(Hyde Park)。公園很大,滿布綠色草地,還有一個漂亮的噴水池。高大的樹木公園裏到處都是。還有很多白鹮鳥到處遊走,完全不怕人。一個藝人在賣唱,走過的人放下幾個銀幣。早上晨運的人跑過,把白鹮鳥驚得撲翅飛起,一片城市祥和氣氛。我們在公園的長椅上坐了一會,感受這一刻的輕鬆寧靜。公園的旁邊是著名的聖瑪麗大教堂。聖瑪麗大教堂是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是悉尼大主教的所在地。我們也進去參觀了一下,教堂的確很大很宏偉,但也和世界其它地方的教堂一樣,並沒有特別的地方。出來後去悉尼城市博物館,因雪莉要和她的朋友波士頓來的麗華見麵(麗華也到悉尼旅遊,早兩天到達)。博物館離大教堂不遠,走了十來分鍾就到了。見到麗華後,聽她的介紹,悉尼有一個漁人巿場(Fish market),是南半球最大的海鮮市場。那裏剛捉上來的新鮮龍蝦即買即為顧客烹煮,非常有名,也是悉尼的打卡地點。於是我們就按地圖的指引去漁人市場,轉了一次車,又走了一大段路才到。漁人市場非常熱鬧,很多人已在排隊了。雪莉點了一隻兩公斤重的大龍蝦,一蝦兩吃,刺身和龍蝦伊麵。那些龍蝦刺身就像無色透明的啫喱,晶瑩剔透。但吃起來淡談的,沒有蝦味。兩人刺身吃到飽都吃不完,把剩下來的拿去做龍蝦伊麵。龍蝦伊麵端上來時,蝦香四溢,和以前大大不同。這次我們開懷大吃,吃得飽飽。

    吃完龍蝦伊麵,心滿意足回家。誰知到了火車站就出事了。我們去到中央車站,按照調度板上的電子屏幕上顯示,應去8號月台。匆匆奔去8號月台,恰好一輛火車靠站,我們就跳了上去。剛坐好車就開了,鐵道兩旁的房屋鱗次櫛比,一排排地向後倒去。火車開過了幾個站,我看看車廂內的報站屏幕,咦,不對啊?那些站名與來時不一樣。我告訴雪莉,我們上錯車了。商量一下,決定下一個站下車,坐回去中央車站。於是下去坐回頭的車,又回到了中央車站。在中央車站看清楚了,回家的車仍在8號月台。我們再一次趕去8號月台,我邊走邊告訴雪莉,這次要看清楚了再上車,寧願遲一點回家也不要再上錯車。說著說著已到達8號月台,已有一輛車停在那裏。雪莉一步就上了車,我說等等。這個時候列車就開始關門,我隻好一個箭步跳上去,那正在關的門差點把我甩下來,真是危險!現在想起都有點後怕。上車後緊盯著車廂報站的屏幕,發現又上錯車!氣得我直責怪雪莉。她知錯,也就不作聲了。又一次下車坐回頭車,又一次回到中央車站。我告訴雪莉,我們不能再來回跑了。這次不要急,寧願坐遲一班車,也不要再上錯車。我們仔細看車站的調度板,終於搞明白了。因為悉尼有很多衛星城市,每一個月台都擔負著去幾個方向的衛星城的任務。在很短的時間段裏,月台會有去不同方向的列車到達。所以不僅要去正確的月台,還要看月台上的指示/報告板。報告板說去某某方向的列車多少分鍾到達,你就知道自己要坐的列車什麽時候到。當報告板說還有一分鍾車到的時候,基本上你就會看到車開過來了。這輛車就是你要坐的車。看車到達的時間很重要。這一次我們終於坐對了車,回到家時比原預定時間晚了兩小時。

    三月一日,已經是來到悉尼的第三日了。和百倫,朗,雪莉去悉尼的塔隆加(Taronga)動物園參觀。塔隆加動物園比悉尼動物園大,動物品種多,是非常值得參觀的動物園。進動物園先要經過觀鳥園,剛入觀鳥園就聽見鳥兒在歌唱,扭頭一看,鳥兒就在旁邊。各種鳥兒有大有小,很美麗。人和鳥兒之間有鐵絲網隔著,鳥兒並不怕人。一個鳥巢離行人隻有一米距離,小鳥照樣在孵蛋。我很喜歡這樣近距離觀鳥,比其它公園好多了。接著去看樹熊(Koala),樹熊都抱著樹幹睡覺,一動不動。又有樹葉遮掩,不留意真看不到它們。後來終於看到兩隻會動的,但動作很慢。樹熊是澳洲特有的動物,連忙照相留念。看完樹熊去看袋鼠,袋鼠區裏人和袋鼠之間沒有隔離欄,袋鼠可以在區內到處跳跳,一隻袋鼠離我們兩米遠,我們也沒有靠近去摸它。還是遵從動物園的一般規定,不要和動物接觸。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虎,動物園中除了兩隻老虎外,還有一隻巨大老虎,它俯伏著沒有動,但是真的是很大,它的頭如小說描述的一樣,大如銅盆。我看過去它的頭真的和銅盆一樣大,眼睛烱烱有光,才知小說中所講不虛。這虎凶猛威嚴,如果在山中碰到的話,嚇也嚇死了。

    看罷老虎去看黑猩猩,猩猩園裏有二十多隻黑猩猩,整天追逐打架。爬高爬低,在石山之間和繩橋上跳來跳去,"呱呱"地大叫。追逐間有時一不小心從繩橋上掉下來,就會引得遊客哈哈大笑。有的猩猩會把自己吊在繩索上做各種高難動作,引遊客開心。待到飼養員一聲開飯哨響,一切活動和追逐都停止,排著隊一齊走去猩猩飯堂。

    三月二日一早雪莉和我又坐車出去悉尼。我們每天都是走路去巴士站,再乘巴士去火車站,轉乘火車去悉尼。今天去的是Darling Harbour, 這天陰天又下雨,隻走了很少地方。而且我覺得Darling Harbour 沒有什麽好玩的地方,說商業區又沒有很多商店,說風景區又沒有多少好看的風景,把我的腳都走累了。回程的時候在Eastwood小鎮下車,發現Eastwood小鎮熱鬧非凡。整條大路兩邊擺滿了小攤檔,以飲食的攤檔居多。有南京的臭豆腐,蘭州的拉麵,陝西的肉夾饃,台灣的牛肉麵,還有串燒燒烤,各色小食。聽說一直營業到午夜,簡直像在中國一樣。哦,今天是星期六,記得早上去火車站時經過這裏,街上還有一個退休老人樂團當街演奏呢,他們自彈自唱,樂也融融。

    今天中午哥哥和嫂嫂也來了澳洲,也住到百倫哥哥家。這一天黃昏前我們六人一起去悉尼歌劇院。悉尼歌劇院是悉尼以至澳洲的地標,就是看著像幾個大貝殼的那個漂亮建築物。關於歌劇院的建造有許多故事,如劇院的設計是開始就被否決了,後來經一位遲到的美國評審員力排眾議才得到采用。還有劇院的設計者不被邀請參加劇院的落成典禮,等等。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搜索一下。悉尼歌劇院建成後,香港建造了相似風格的香港會展中心,廣州建造了廣州大劇院,還有珠海日月貝大劇院,長沙梅溪湖藝術中心,都很不錯,但都比不上悉尼歌劇院。我們想買張票進去看看,但是所有的票都賣完了。據說要買票的話要上網預訂,還要提早很多天。無奈我們隻能在劇院的外圍走走,丈量一下它的石級。晚上,我們參加了悉尼海灣夜遊。結果這個夜遊令我們大家都感到失望。主要是悉尼海灣很大,而隻有在悉尼歌劇院那一帶才有較亮的燈光。晚上從船上往外張望,整個海灣黑黑的一片,沒有東西看。船開到海灣中間就停下來了,讓船隨意漂浮。岸邊的燈光離船很遠,顯得很暗。感覺我們的船是沉浸在一片黑暗中。另外船上的晚餐水準也不是很好,所以大家都不怎麽滿意。

    三月三日,星期日。我和雪莉兩個人去 Watsons bay。坐火車到達中央車站後,再轉車去不遠的Circular Quay站,出站就是輪渡碼頭了。從這裏坐船去 Watsons bay, 航程二十分鍾。航行中和船上的工作人員閑談,被告知那裏最好的餐廳, 就在碼頭旁邊。到達Watsons bay,已是中午。馬上找到那最好的餐廳,點了個”Fish and chip”, 果然不錯,不僅有魚,還有蝦,墨魚和青口貝一大碟,鮮甜可口。吃得我們津津有味。我們坐在海邊,吃著美味,欣賞綠樹下的白沙灘美麗風景,亦是一件樂事。吃完午餐,出發去看Hornsby 燈塔。一路上沿著海灣走,藍天碧海、風景綺麗。放眼遠望是悉尼港的大廈襯著海灣,近看是青草綠樹點綴著大海裏的點點白帆。一路輕快,已走過一大段腳程。其中經過海邊遊人如鯽的桔黃色沙灘,也有山崖上對著海灣的一門舊式巨炮。炮口對著太平洋進悉尼灣的航道。真個一炮當關,萬船莫來?過了炮台不遠,就到了天體海灘Lady Bay上麵的山崖,隔著樹木望下去,依稀可以看到幾個天體人在遊泳。再走過一段沙石路,Hornsby 燈塔就到了。這是一個網紅的打卡勝地,可惜這時侯燈塔正在修繕,整個塔身被瀝青紙和木板包起來,看不到它原來的美貌,殊為可惜。盡管如此,它周圍的風景還是很可人的。我們照了幾張照片,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去到碼頭,再乘渡輪去ManlyManly也是個知名的旅遊勝地。船上坐滿了人,到 Manly 後,遊人潮水般湧出。碼頭上熙熙攘攘,到處都是遊人旅客。天氣真是熱,我們買了個雪糕,找了個蔭涼地方先歇一歇。旁邊有幾個女孩子,也是買了雪糕,坐在那裏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一些人穿著泳衣泳褲在行走,也有拿著釣竿來釣魚的。Manly 有一個沙灘,延綿1500米,是澳洲最大的沙灘。一眼望過去,真個"平沙浩浩四無邊"。在這裏看大海很是遼闊壯觀。人們在這裏遊泳,衝浪,跑步,打排球,也有曬太陽的,是個老幼鹹宜的地方。我們先去了在沙灘邊上的 Queenscliff , 這是一個看起來險峻的山崖,岩石突兀,高低起伏,裏麵還有一個山洞。人們來到這裏都喜歡攀爬岩石進入山洞,我們也不能免俗。雪莉在洞口擺起甫士要我幫她照幾個相,照完後她看了還不滿意,說這不好那不好。後來讓女兒看了這相,女兒卻大讚,說這相照得不錯。離開Queenscliff ,我們沿著沙灘往回走。沙灘上很熱鬧,一路上都聽到人們打鬧歡笑的聲音,大家都享受著這晴朗的一天。

    第二天和哥嫂一起去遊覽 Bondi bay,  不巧這天是陰天,溫度下降了幾度,且有大風。Bondi bay 也是以沙灘著名,比 Manly 沙灘略短一些。估計因為今天風大沒有陽光,況且是星期一,偌大個沙灘僅有零零星星幾個人,沒有一個人下水。隻有風吹著洶湧的海浪,不停地拍打著沙灘。氣氛有點肅殺,我們拍了幾張相就走了。

    回到了 Circular quay, 嫂子提議去悉尼港灣大橋上走一走。於是我們便走上了大橋,走到橋墩處,發現橋墩上麵的柱子原來是幾層樓的房子。走上去一看,裏麵是一個大橋博物館,介紹大橋的曆史和展覽一些大橋零部件。因為時間關係,我們沒有細看就離開了。在橋上我們走的是人行路,與汽車路並排。另外還有一條路高高的在我們的上麵,延伸到大橋鋼鐵圓弧的最頂端。在那麵巨大的澳大利亞國旗的旗杆旁。爬到那麽高是需要一點勇氣的。聽說想要爬高的勇士還需交三百五十大元的爬橋費用,真會想法子賺錢啊!但是還真有一些勇士去嚐試呢,在澳洲這麽多天,每次我望上悉尼港灣大橋,總能看到有一些人在那兒。如果你下次有機會到悉尼遊玩的話,望一望大橋鋼梁的最高端。在澳大利亞國旗旗杆下,那一小掇螞蟻大的小點點,就是爬橋的勇士們了。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和哥嫂一行四人跟旅行團去Blue mountain (藍山),一小時又三十分鍾的車程。藍山是一個風景區,山上有個著名的三姐妹峰,我們一到馬上去三姐妹峰參觀,所謂三姐妹峰,隻是三條豎立著的山岩,看上去也不像女子,但這卻是藍山的地標,打卡的地方。我們照了幾張照片,然後就坐纜車上山頂,在車中可以看到整個藍山的景色。山頂上有一間商店賣紀念品,還有一間餐廳。藍山有三種不同的纜車,導遊安排我們坐另一種叫從林列車的下來,然後又坐第三種叫高空纜車的再上去,說是不同的體驗。中午,在山頂的餐廳吃午飯。飯後,跟著導遊沿著一條風景步道散步。途中導遊還在一個廢礦洞口前介紹了一個已久不使用了的舊礦區,講以前采礦的艱辛。藍山有很多條步行小徑,有陡削的,有平緩的,很適合喜歡行山健步的人。但對於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就不是那麽合適了。接著去參觀蘿拉(Leura)小鎮。小鎮據說是英式風格的建築,多是小平房,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藍山,我的感覺是,不去也不會有遺憾。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約了一輛網約車開出悉尼,在悉尼再乘旅遊小巴士去堪培拉,車程三小時。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到了堪培拉,司機兼導遊帶我們在使館區內轉來轉去。這是中國大使館這是美國大使館,"這是新西蘭大使館","這是歐盟大使館",這是X X大使館"…,司機講個不停。我留意到這裏的中國大使館占地很大,使館是中國式的黃色琉璃瓦宮殿式建築,很有特色。隻是整個使館區冷冷清清,不見一個人,也不見一輛車。看完使館區整車人一起去一間餐館吃自助餐午飯,然後去澳洲議會參觀。一進議會就看到大理石的地板,一排排的大理石柱子,和大理石造的樓梯。導遊告訴我們這些大理石全都是從中國運來的。大廳雖然全是大理石構成,但我覺得整個設計不夠藝術,橫橫直直的比較呆板。碰巧,我們在這裏看到了一場澳大利亞三軍儀仗隊的操練,挺好看的。隻是隊伍有點單薄,不夠五十人。不管怎樣,我們也算觀禮嘉賓哦!今天澳洲議會沒有開會,我們進議會大廳參觀,整個議會除了參觀者沒有幾個人。辦公室門也是全關上,我們可以自由地到處走。議會廳裏有三麵旗,導遊告訴我們這三麵都是澳大利亞的國旗。一麵是我們常見的在正規場合用的國旗,一麵是澳洲土著用的三色國旗,另一麵是有一個圖案的什麽國旗我忘記了。出議會後,司機帶我們去了旁邊的一個公園隨便走走就打道回府了。那天晚上在百倫哥哥家,煎了和牛牛扒(日本牛肉)作晚餐,和牛的確好吃,又香又軟。飯間百倫,雪莉和哥哥談烹調技巧,談得不亦樂乎。

    三月七日,我們去悉尼的Bontanic garden (植物園)遊玩。植物園在悉尼歌劇院後麵,占地麵積很大。裏麵綠草如茵,又有很多大榕樹,或是很像榕樹的樹。樹有氣根,但葉子有點不一樣,比大葉榕的葉子窄長一些,澳洲的變種?園區內有熱帶植物園(裏麵悶熱潮濕),有玫瑰園,有蘭花園,有本地植物園,多得看不過來。裏麵還有一個池塘,池中有島,島上青草小樹,很多小鳥在島上歇息,嘻戲覓食。有麻雀,斑鳩,魚鷹,灰鷺等。不時有魚鷹從天空中衝入水裏捉魚,激起一片波浪。一幅天然美景!公園內還有一些怪樹,如棒棰樹,像一個大蘿卜長在地上,有兩三人高。還有一樹成林。一棵榕樹,但它的氣根從樹的分枝上垂下來長入地麵後變得粗壯,像樹幹一樣。由於有很多氣根,從四麵八方長起來,一眼望去就像一片從林。公園的一邊靠著海灣。從這裏望向悉尼歌劇院和港灣大橋,又近又漂亮,我們在這裏照了很多照片。

    雪莉在悉尼的朋友Wendy要和我們見麵,約好在Eastwood的餐廳請我們吃飯。下午我們坐火車從悉尼回到了百倫哥哥家。稍為休息一下後五時多乘巴士去Eastwood,在一間海鮮餐館見到Wendy和她的先生。飯間談起澳洲的生活,他們都感覺不錯,有穩定的工作,退休後亦有生活保障。生活安定,無後顧之憂。我在澳洲住了些日子,也感覺到澳洲平和安定,治安很好,深夜出外也不用擔心人身安全。在澳洲生活精神上很放鬆。不會像現時美國,每天都聽到搶劫,凶殺的新聞。我們出外隨時要警惕周圍的情況,車裏要注意不要放東西。不然車窗隨時會被打破。舊金山天黑商店就關門,沒有夜生活。晚上非必要人們都不出外。是政府對犯罪分子的不作為造成了現在的惡劣環境,與澳洲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澳洲還有一個特點,中國人很多,尤其是廣東人。在街上,在火車裏,到處都可聽到粵語。放學的學生很大部分是中國人,街上的年青人中也有很多中國人。一個不小心出現幻覺,會錯把這裏當成是出口商品交易會期間的廣州。另外就是,不僅悉尼有唐人街,從悉尼輻射出去的衛星城,很多都有唐人街,而且規模都不小。就我所知的就有Eastwood, Burwood, Chatswood 等小鎮,它們的唐人街店鋪都有一百間左右,甚至更多。

     這次來澳洲之前,我們預訂了去墨爾本的旅行團。

     三月八日,起了個大早,五時多就乘一輛網約車直開悉尼飛機場。飛機飛了一個半小時,九點二十三分到達墨爾本機場。從飛機場出來後,按旅行社指示去到指定地點,等了好一會都找不到旅行社交代的指定車牌的汽車。又過了一會,才有一個人上來問,是不是XX旅行社的旅客?”  我們說你的車牌不對,他說是這是臨時調換的汽車。這樣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去堪培拉那一次也是這樣的情況。可說明澳洲的華人旅行社做事的馬虎隨便。汽車把我們送到旅店,因為時間太早,我們不能入住房間。寄存行李後,得知墨爾本唐人街就在附近,我們就去唐人街走走。果然走了不到五分鍾就見到唐人街了。唐人街街口有個大牌坊,寫著 "墨爾本唐人街"。唐人街的商店都未開門,都是十一點、十二點才開始營業。我們饑腸轆轆,竟找不到一間賣早點的店鋪。走遍了唐人街,已十一點了,才見到一間剛開始營業的餐廳,進去點了碗麵,還要等很久才有麵上來。這餐廳的烹調水準也是不敢恭維。

    下午一時,旅行社的大巴帶我們去看沙灘的七彩小屋。沙灘並不是很漂亮,黃沙夾雜著黑沙,還有一些漂來的垃圾雜物在沙灘上。所謂七彩小屋,隻是一些當地居民到海邊玩時建造的用以休息換衣服的小木屋。屋外塗上了各自喜歡的顏色而已,已經相當舊了。這也可以作為一個旅遊點?!接著去 Maru Koala and Animal Park 動物園參觀,裏麵有袋鼠,樹熊,可以近距離和它們一起照相。進園後看到的袋鼠都很溫馴,還有一隻白袋鼠呢。我們摸著袋鼠照了相,都很滿意。但和樹熊照相卻要另交三十大元,我們不樂意了,就沒有和樹熊照相。去看別人喂袋鼠,還去看一些漂亮的小鳥。參觀完動物園我們去了一個叫”Cowes”的小鎮。這小鎮沿海而建,有著美麗多樣的海景。樹林,草坪,沙灘,海鷗,一樣不缺。我們在這裏逗留了一段時間,找到了一間中國餐館,吃了一頓簡約但不錯的晚飯。

    黃昏了,我們去 Phillip Island 看重頭戲——藍背企鵝回巢。離企鵝回巢的海岸不遠,有一座水泥大房子,是企鵝介紹大廳,說穿了,就是售票處。要買票才能看。買票後,穿過大廳,是一條木製的步道,彎彎曲曲一直延伸到海邊。說真的,那步道還修建得挺結實,且修有欄杆。走了一小會兒才到達海邊,海邊沙灘上修建了幾個水泥看台,能坐七八百人。這天是星期五,人特別多,我們到時看台上已坐滿了人,沒有空位了。步道上熈熙攘攘人來人往,估計有上千人來看企鵝回巢。我們在看台上邊的步道上找了一個位置站著看。人們不準踏上沙灘,有工作人員站著維持秩序。大家都坐在看台上等著看企鵝從海上跳上來。據說企鵝群很小心謹慎,每晚會先派一隻企鵝上沙灘,偵察到沙灘附近沒有危險,才回去叫大部隊上岸。後續部隊會有幾十,幾百以至上千隻企鵝。我站得較後,看過去都是有點朦朧的,黑暗中看到沙灘邊有幾隻黑影在動,就說:上來了,上來了。"雪莉說:"那是海鷗。"原來海鷗也在沙灘上等企鵝回來。又等了好一會兒,聽到有人說企鵝上岸了。我睜大眼睛看卻什麽也看不見,沙灘還是那個沙灘,海浪還是那個海浪,並沒有企鵝在沙灘上。有些人開始離開看台。導遊在開始前說過,如果看到企鵝上岸,你就應該離開看台,去步道旁邊看。步道旁的下方就是企鵝回家的道路。 開始我們見到人們離開看台,我們就走下去,希望走近一些可以看到企鵝從海裏上來。但走近了仍然看不到企鵝,等了一會後,還是決定到步道上看。步道上已經有很多人了。我們擠到步道旁邊,果然看到有幾隻小企鵝站在那裏,可能等媽媽回來吃晚餐呢。又擠到步道的另一處,看到四,五隻企鵝急急地往家裏趕。看著它們一搖一擺的身姿,非常有趣。我們跟著企鵝走。到家了,一隻企鵝離開隊伍,鑽進了山洞。再走了幾步,又一隻企鵝走去了分叉的小路,向山坡上的家走去。路上剩下的三隻還在急急向前走。我們和哥嫂走散了。我們再去了幾個地方,都看到企鵝在趕路。看完後回到巴士上才見到哥嫂。哥哥還拍了一個視頻,上麵有十隻企鵝急急忙忙地趕回家,搖搖擺擺你追我趕,有趣極了!這天玩得很晚,十一點多才回到旅店。

    第二天的旅程是去參觀一個已經開采完畢的金礦。在澳洲,淘金熱潮始於1851年,1918年結束。所以墨爾本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新金山,是相對於舊金山(三藩市)而言。這一帶的金礦在Sovereign Hill附近,這個金礦本應是廢棄的。但一個聰明的想法出現了:保留全礦的原來樣貌,當地的小鎮、店鋪也一併保留,甚至區內的工作人員都保留著十九世紀的服飾,整個小區保持著十九世紀的原樣,把它改變成為一個旅遊景點。

    我們去到礦區,首先參觀了小鎮,一個破舊的小鎮,帶著十九世紀的風情。穿著舊日服裝的待應在飯店酒巴裏穿梭。我們先參觀一間蠟燭廠,看蠟燭的生產過程。一排排棉蕊掛在木架上,反複浸入熔蠟池,每浸一次都要拉上來等它們幹。幹了以後又浸下去,慢慢地蠟燭就變得粗起來,到符合大小規格就可以把蠟燭剪下來包裝了。整個生產過程都是手工操作。蠟燭生產流程看完後就去看熔金表演。一個工人把金砂放進坩堝,然後把坩堝放進燒得通紅的爐裏。金也怕火燒,燒到1948華氏度,金就變成了金水。倒進一個模子裏,成了金塊。等一會兒後,再放進水中降溫,金磚就製成了。看完熔金表演後,就輪到我們下礦井了。我們坐進開放式的纜車裏,周圍一片漆黑,風呼呼地在耳邊吹過,一會兒就到了井底,也不知道有多深。在昏暗的礦燈下,曲曲折折地走了一會兒,來到一個略為開闊的地方,在井底下放起電影來。電影介紹了金礦的發現和礦井的誕生,采礦的艱辛和工人的死傷。可以說金子是用采礦人的生命換來的。看完後就走到一架簡陋的升降機前,表演金礦石是怎樣運出去的。大家看完後在坑洞昏暗的燈光中走回剛才下車的地方,坐上纜車。又是漆黑的一段車程,回到了地麵上。

     回到墨爾本旅館是下午五時多。我和雪莉都想去鬧市區走走,不要浪費了大好時光。好在鬧市區離我們旅館不遠,五分鍾就到了。鬧市區內很多人,特別多的是年青人,大家都在那裏玩。在那裏走走看看了一會,肚子有點餓,看到一間拉麵店,就走了進去。這間拉麵店真怪,越南牛肉粉和西北拉麵在同一間店內賣。坐下後雪莉點了牛雜麵,我記得在書中看過西北的羊雜麵是一道著名美食,於是點了羊雜麵。羊雜麵上來後我覺得這麵真不錯,湯又濃又香、羊雜又多。讓雪莉吃了幾口,她直後悔點了牛雜麵。不是牛雜麵不好,而是羊雜麵味道好太多,這碗麵點對了。這一頓是我在澳洲吃過的最佳美食。吃罷麵我們向Yarra River 河的方向走去。不一會走到了王子橋(Princes Bridge),橋周圍也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常。這邊街角是火車總站,人流出入繁忙不奇怪。對麵街角是聖保羅教堂下的聯邦廣場,也是很多人在聚集。我們沿著橋走過河的對麵,更加熱鬧了。河的對麵是兩個公園,亞曆山德拉花園和維多利亞皇後花園。這裏正在搞遊園會。天色將暗,園內的霓虹燈紅紅綠綠地在閃光。各式雲宵飛車,旋轉木馬,海盜船,跳樓機都在開動,玩的人在呱呱大叫,追尋刺激。還有一個跳舞場,隨使什麽人都可以進去跳。有大人,有小孩。先跳集體舞,再跳交誼舞,人們跳得開心盡興,興高彩烈!旁邊一個攤子有人在玩投籃球贏布玩偶。另外一個攤檔一個女孩子掄起大錘把測力塔的指示箭頭打得高高,也贏了個大大的毛絨玩偶。大家玩得非常開心。"轟!” 的一聲巨響把人們的眼光吸引到一個大塑料球上。原來球裏麵裝著兩個人,一門炮把大球連裏麵的人轟到半空中,再飄飄落下,有驚無險。周圍氣氛熱烈。這略有悶熱的初秋的晚上,使我回憶起小時候廣州的遊園會。在美國幾十年沒有見過這樣的歡樂場麵了。和平的生活真令人開心。沿著河邊往回走,看到三五成群的青年人坐在河邊熱鬧地談著什麽。河裏有人背著彩燈玩快艇,也有人玩懸浮式噴射飛行器,七彩流光,在河麵上忽高忽低地飛行。河裏邊河岸邊都很熱鬧。王子橋上更是行人如鯽,幾乎是推著擠著往前走。有警察在旁邊維持秩序,人流簡直像廣州春節花市一樣。在橋上我剛停一停想照一張相,"蓬"的一聲就讓一個女孩子撞後背上了。 女孩子連忙道歉,我說不要緊,人流繼續向前麵湧去。這是一個記憶深刻的墨爾本夜晚。

    三月十日星期日。旅行社安排今天去大洋路。大洋路就像加州的17哩路,車上看到的是一路上的海岸風光。懸岩,沙灘和綠樹,加上藍天大海。途中先去一間巧克力工廠參觀,然後去幾個風景點, Memorial Arch (紀念拱門)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 (坎普港國家公園)和 Twelve Apostles (十二信徒石)。我們在這些地方都照了一些相。晚上七時多回到墨爾本。去到墨爾本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那一段路的時候大塞車,原來作晚的維多利亞皇後花園遊園會就在馬路對麵,仍在活動中,所以這麽熱鬧。汽車慢慢地移動,兩邊的人行道都擠滿了人。人們摩肩擦踵,歡呼雀躍,一邊走一邊跳。汽車耐心等待,十多分鍾才過了橋。

    第二天的早晨,聽哥嫂的介紹,我們步行去墨爾本水族館。去到水族館,雖未開門,已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在門口排隊了。水族館開門時,大家排著隊前進,很有秩序。水族館內有一玻璃大魚缸,裏麵有各式各樣的魚。從鯖魚到鯧魚,從鰩魚到鯊魚,應有盡有。還有大海龜呢。我們在玻璃缸下的走道觀看。但是最吸引我的是另一個館區的大鱷魚。那鱷魚有五米多長、一動不動地伏在池邊。我認為是假的,看了五分鍾都沒有動。雪莉說是真的,就在我們的辯論的時候,大鱷魚動了一下。原來是真的!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鱷魚,開眼界了。那鱷魚爬了一步,又停了下來,再也不願動。我們不能再等了。雪莉喜歡看企鵝,拉著我去企鵝館。這裏有體形最大的帝企鵝。這些企鵝紳士"走路慢慢的,一搖一擺,很呆氣很笨的樣子,但跳進水裏卻完全兩個樣。矯健靈活,遊得飛快。企鵝吃午餐時不會爭搶,對著飼養員圍成一圈,隻吃落在地上的魚,吃飽後就高高張開兩隻翅膀,表示高興。

    墨爾本中心鬧市區有九條路形成一個方格,方格內的九條路乘車都不要錢。我們利用這個方便,坐有軌電車去墨爾本美術館。館內有一個三層的大火炬座很漂亮,火光熊熊。其實像現代立體壁爐一樣,這個火炬座是一個立體三D的影像。除火炬外,藝術館內展覽的大多數是抽象派的畫作和雕塑,我們不感興趣,看了一下就出來了。中午在唐人街的海南雞飯"餐廳吃海南雞飯,味道不怎麽樣,吃中國菜還是要在加州。下午乘飛機回悉尼。

    翌日,雪莉又約了 Wendy Burwood 見麵。因為有一次我們和一個路人談話,得知 Burwood 的唐人街比 Eastwood 的還要大。Wendy 知道後就提出要帶我們去Burwood 走走。去到Burwood,一出火車站就見到唐人街了。果然比 Eastwood 的要大,連火車站都有中文的大幅廣告牌。我們到早了,於是就到處走走看看。唐人街不需要英語,廣東話就可以了。在茶樓見到了 Wendy 和她先生,共進點心午餐,餐後一起逛商店。在回程的火車上,看到幾個人逃票(不刷卡就進站)。忽發奇想:在布達佩斯旅行的時候,曾看到有不定期出現的檢票員,在澳洲這麽多天,從未見過檢票員,一切靠自覺。怎樣可以抓到逃票的人呢?

    三月十三日上午,朗,百倫,雪莉和我坐火車去悉尼搭乘郵輪去新西蘭。郵輪公司叫”Celebrity”,我們是第一次乘坐這個公司的郵輪。過海關上船後,已經近中午。馬上去14樓自助餐廳吃午飯,午飯後在船上到處走,熟悉一下這艘大船。大船船名叫”Edge”,排水量十三萬噸,可載三千旅客。據說這是一艘較新的郵輪,2018年才投入服務。客房的設計不錯,陽台有一個落地式可開關的玻璃大窗,同時有遮陽簾。把大窗和簾放下來後陽台和房就合並在一起,就是一個大房間。另外,洗澡間也比別的郵船大一點。

     這裏介紹一下這次旅程。郵輪會去新西蘭的四,五個小城市停留,每到一處船公司就會派出旅遊汽車送旅客到城裏,在城裏旅客自由活動,到下午回到下車的地點再乘旅遊汽車回船。這是不用付費的。另外有幾條旅遊路線如果旅客感興趣的話,可以付費選擇你喜歡的旅遊路線,但要預先在船上的服務台訂購。不喜歡下船的旅客可以整天留在船上。

     船還未開動,船的一邊正好對著好像貝殼群的悉尼歌劇院,又近又漂亮,拿出手機拍照一番。然後在船的跑道上走了兩圈,剛好一英哩。活動後到船尾的正規餐廳吃晚餐,菜單是牛排,龍蝦尾,煎魚、烤羊肉這一類西式菜,鮮少有中國菜。船上的第一天很快過去。黃昏時分,郵輪開動了。

     十四十五兩天,船都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雖然是艘大船,遇到風浪的時候還是會顛頗。平時倒沒有什麽,但是在自助餐廳吃飯時就不一樣了。手拿著裝著飯菜的碟,船一搖動站立不穩,控製不住就會搖搖擺擺地向旁邊走去,搞不好飯菜就會潑到另一個旅客身上。所以要會走路閃避。曾見到一個餐廳待應站立不穩,打碎一疊碗碟。也曾見到一位老婆婆摔倒在地,大聲呼救。

     十六日早上郵輪到達新西蘭 Picton港。青山綠水,風景秀麗。旅客們要等到11時才被允許上岸。上岸後大家乘汽車遊城市一圈,Picton(皮克頓)是個小城市,隻有四千餘人,很快在城市轉圈完畢,下車自由活動。雪莉和我去了一間當地著名的餐廳”Oxley Bar & Kitchen”,點了一碟青口貝,一碗海鮮濃湯。果然好味道!餐畢,雪莉提議去爬山,那山開始的一段相當陡,爬得氣喘籲籲,後來路平坦了一點,我們慢慢往上走。爬到半山,發現時間不夠用了,我們必須在四點前回到船上,隻好照了個相,不甘心地下山回船。那天走路走了7英裏。晚上在船上的高級餐廳吃牛扒。我點了個全用草喂的安格斯牛的牛肉做的煎牛扒,以為會特別香嫩,但吃進口中並不覺得它跟普通的煎牛扒有什麽不同。

    第二天早上,船到了另一個城市Napier(內皮爾),大家一起坐旅遊車上山頂。從山頂可以鳥瞰整個海灣,一眼望去海天廣闊。從上麵向下望,周圍高高低低,山巒起伏。藍天綠樹,大海波濤,一齊映入眼簾,慰為壯觀。我們在山頂停留了約半小時。下山後,四人步行去新西蘭的國立水族館(The National Aquarium of New Zealand),路上看到一個鋼管做的拱門,拱門頂上有一個圓球,據說是地球上看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因為新西蘭靠近國際時間變更線,接近新的一天的起始點,旅遊界就造出這樣一個噱頭。這裏的水族館的玻璃水池不如墨爾本的那個大,魚的品種也不如墨爾本水族館多,但仍相當可觀。對於新西蘭這樣的小國家,也算是可以的了。意外的是,在水族館內竟然可以看到Kiwi (幾維鳥,新西蘭國寶),  我原來以為幾維鳥是像雞一樣大,約二、三磅重,在水族館裏麵看到一隻大個頭,看樣子有六、七磅。幾維鳥不喜光,喜歡在晚上活動,我們是在黑暗的洞內看到這個不會飛的鳥的。回船後晚上參加了船上的文娛活動,看了一個魔術表演,由著名女魔術師Jessica Jane主持,是我在船上看到的最好的文娛表演。

    十八日,郵船到了惠靈頓(Wellington)——新西蘭首都。我們乘巴士從碼頭入城,入城後的巴士車站就在離新西蘭議會大廈隔著一個街口的地方。我們選擇乘纜車上山頂遊覽,在山頂可以看到整個惠靈頓。山頂上還有一個植物園,我們也去走了一下。在那裏看到地上有一個日晷,大家很感興趣,七嘴八舌地要測量這個鍾準不準確,結果當然是準確。在那裏停留了一會兒。仍坐纜車下山,下山後我們就分開走了。我和雪莉去看一個小鳥保護區 (Zealandia Wildlife Sanctuary),有免費小巴士送我們到那兒。這裏是一個封閉的山穀,是很多小鳥的聚居地。一座建築物擋在進山的路口,要每人交24元的門票才能進去。我們進去後在樹林裏麵左轉右轉,走了一個多小時。聽到很多鳥叫,但看到的不多。就權當是行山鍛練吧!

    從小鳥保護區出來後就下山,在鬧市區走了一下,去了海邊。沿著海岸邊散散步,又走回到了新西蘭的議會大廈。新西蘭議會大廈的外形有點特別,人說像個蜂巢。特殊的建築是頗吸引人眼球的。我們進去議會大廈詢問是否可以入內參觀,答案是今天有活動,不可以。這時看到一群中國人從樓上走下來進入了大廳。我們又問為什麽議會外的旗杆掛著中國國旗,回答是今天有中國代表團來訪問議會。後來才知道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帶著一個代表團訪問新西蘭。怪不得我們不被允許進內參觀。

    十九日,船開到基督城(Christchurch City)。我們上岸後就去這個城市的植物園,這植物園很大。一進門就有一個漂亮的噴水池,噴水池邊種有很多紅色、橙色和黃色的鮮花,襯著綠色的草地和大樹,相當漂亮。進門口走不多久,就見到一條小河。河裏有很多鴨子,歡玩地在玩耍。從地圖上看,這條河繞植物園一周後會轉回來正門附近。我們就沿著小河走,河邊小鳥在樹上歌唱。一路上見到不同種類的鳥在樹林裏飛來飛去,還見到各種鴨子;小麻鴨、綠頭鴨、大番鴨。還有大雁在河裏自由自在地追逐遊玩,尋找吃物。或在河邊整理羽毛,睡覺休息。人們撐著小船,在鴨群旁邊遊曳,好一派美麗的自然風光。我們都說這公園比昨天那個要好,有動物有植物,且不收門票。我們在公園裏遊玩了差不多一小時,從公園出來後,去到一間小型博物館參觀。新奇的是,有一個黑鐵線造成的房子模型懸浮在天井的上空,沒有任何支撐。在藍天白雲下,真的有點詭異。我看了很久,又照了相,終於發現那模型是用很細的多條鋼線拉在半空中的。鋼線很細很細,在相片中看不出來,真是巧思。

    基督城有一種小型觀光列車,鐵軌繞城市鬧市區一圈,買一次票可以坐一天。我們乘車繞了兩圈,在市內到處跑。參觀了維多利亞廣場,也去了商業街。新西蘭的溫度比澳洲低幾度,觀光列車又是透風的,我們把衣領拉高扣緊,仍擋不住陣陣寒意。基督城是一個漂亮的小城,但也是南島的第一大城市,值得去玩一玩。

     Dunedin (但尼丁) 是這次新西蘭之旅的最後一個城市。不知道為什麽,下船登岸時花費的時間比以前的城市都長, 說是巴士太少?花了近兩小時才登上巴士。到了Dunedin後,我和雪莉仍然是先去參觀植物園。我們步行走了約三十分鍾,才到達這間鄰近大學(Otago University)的植物園。植物園依山傍水而建,山腳下的水池有很多野鴨,打架爭食,飛來飛去非常熱鬧。因為人們每天喂鴨,附近的野鴨都跑到這裏來了。山上植物茂盛,從小草到大樹都有小牌子標明名稱,估計也是大學植物係的研究園地。附近的長櫈上,也有一些學生來這裏看書。因為時間不夠,我們在附近看了一下就往回走,回程時看到學校附近的圖書館前有一個簡易回音壁,在一麵牆前小聲講話,二十米外的另一麵牆前的一個地方能清楚聽見。我和雪莉一人站一邊互相喊話又玩了一下。回到市中心八角廣場,在聖保羅教堂和第一教堂照了些相,聽說附近有一個中國庭園,匆匆又趕去看。庭園叫"蘭園",估計叫蘭園是新西蘭的園子的意思,因為裏麵並沒有蘭花,倒是池上有很多荷花。這園修得漂亮,完全是中國味道。門口有一個牌坊,寫著"蘭園",牌坊下有一對石獅子。進門後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假石山一樣都不缺。池水清清,半池荷花。垂柳於上,鴨子戲水於下,還有幾尾錦鯉,悠然浮遊水中,一下子仿佛回到了江南。園內整潔幹淨,遊人至此,心曠神怡。人稱是南半球最正宗的中國式園林,善哉斯言!

    回船之前去了火車站——Dunedin 的著名建築,抓緊時間拍了幾張相。據我所知, Dunedin 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但我們隻逗留一天,隻好遺憾地離開了。 

    三月二十一日。整天郵輪都在窄窄的峽穀中航行,這種小海峽英語叫“sound”。峽穀旁邊的山有平緩的,有峭峻的,隨著郵輪前行不斷改變。滿山綠樹,這裏的水也是綠色的。山上有時有瀑布流下來,陡峭的岩石也偶而露崢嶸。風景是美麗的,可惜整天都是陰天。有一瞬間陽光刺穿雲層,灑下一道金光在山峰上,美麗非常。可一下子又沒有了。本來船公司就是讓旅客們在這裏拍一些新西蘭的山水美照的,一天郵輪都在這慢慢漂浮。可惜天公不作美,留給我們整天陰天,浪費了這大好美景。

     新西蘭人口稀少,地處偏辟,山青水秀,空氣清新,乃一世外桃源。如果想遠離塵世喧囂,新西蘭真是一個好地方。

     以後的兩天,都是在茫茫大海中度過。早上看壯麗的大海日出,其餘時間看看電視打發日子。因為郵輪通過國際時間變更線,23日有兩天。到達悉尼那天將也是23日。

     三月二十三日上午郵輪到達悉尼。下船後,朗和百倫去Eastwood,將在澳洲逗留多幾天,我們則在晚上飛夏威夷。因為飛回舊金山的路途長,我們在夏威夷大島上停留幾天,順便去看看火山。上午Wendy 來接船,這天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我們把行李放在不遠處的一間旅館,Wendy工作的地方,在悉尼再玩一天。雪莉知道唐人街附近有一個中國式庭院,我們又要去看一看。這個地方叫"誼園",比新西蘭的蘭園略大一些,設計和蘭園大同小異。多了一個漂亮的小瀑布,多了一個土坡,土坡上有不少半大石頭,布置得有些淩亂。假石山較小,氣魄差了一點。還有一個雙龍戲珠壁,遠看很有中國味,但近看就覺得做工不夠細致。整個庭院設計還是不錯的,隻是工匠做得不夠好,或是建材質量不好,又或者是驗收人員工作不夠認真。加上庭園內落葉零零散散地散布在地上、水池中沒有人清掃,使人覺得有點殘舊。比起蘭園還是差一點。

     中午去悉尼一間很有名的茶樓"八樂居"飲茶。茶樓在一間商場的四樓,門口排著長隊。裏麵嘈嘈雜雜,非常熱鬧。輪到我們了,進去坐下後點了幾個平常茶點,蒸排骨、燒賣、及第粥。卻感覺不到這裏的點心有什麽突出。茶樓非常有效率,一張桌的客人走了,馬上收拾碗碟,換枱布,一分鍾後,新的客人就可以就座了。吃完後,我和雪莉都覺得這隻是灣區的中等水平,看來飲茶吃飯,還是舊金山灣區好。

     下午去Market City走走,Market City很大, 像溫哥華的八佰伴,但去掉中間的開放空間,全用來作商店,地下商場賣肉類和水果新鮮蔬菜,一樓有美食街,二樓賣服裝皮鞋,四層樓全是商店。各式各樣的商品,大部分是中國貨,什麽都有,就像在中國一樣。

     晚上飛機起飛,這裏飛夏威夷要十個小時多一點,到達Honolulu 已是翌日早上。沒有出機場,馬上轉飛夏威夷島。到達夏威夷島機場後,發現托運的行李沒有隨飛機運來。跟工作人員交涉,機場方麵說,下一班飛機會帶過來,並要了我們的度假村地址,說遲些會將行李送到度假村。我們去拿了出租車,一輛Kia Sorento 越野車,直開渡假村(Wyndham Kona Coast Resort),拿到房間後,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鍾。我們中午沒有吃飯,這時肚子餓得咕咕叫。隻好先出去找東西吃,但這個時候吃晚飯還是有點早,很多餐廳都未開始營業。開著汽車到處找,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間,匆匆忙忙吃完後回度假村詢問,得知行李還沒有到。後來又聯係了機場幾次,沒有回音。急得我們團團轉,行李不到,就沒有毛巾牙刷洗澡刷牙,我說我不換衣服在沙發上睡一晚算了。在已經睡下的時候,電活鈴響了。度假村值班的工作人員通知說行李送到,我們連忙跑去值班室取回行李,這時看看鍾,已經是十一時多。趕緊去洗澡,半小時後,洗漱完畢,終於能睡一個安穩覺。

    第二天早上,煮了個速食麵做早餐,開始出發去火山口。度假村一帶天氣晴朗,很暖和,我們隻穿一件短袖衫出發。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才到達火山,出車後發現天氣變涼了,且下起小雨來。覺得有點抵擋不住,就在Visitor Center(遊客諮詢中心)各買了一件印有夏威夷火山公園長袖衫禦寒,也算是紀念品吧。穿上後身體暖和多了。從諮詢中心出來後,雨也停了,我們就去火山口了望台。觀看火山口的了望台其實離火山口幾百米,因為靠近火山口的地很鬆軟,人走上去說不定就陷下去,很危險。公園拉起了安全線,放上危險警示牌。禁止人們靠近。

     遠看火山口,就像一口大鍋。感覺就像在一口鍋裏煮粥,鍋裏的粥微沸著,白色的粥糜翻滾上來,藍白色的煙氣從鍋裏嫋嫋升起,哪裏像火山?一點紅光也沒有。或者晚間去看會有一點微紅,但白天就是這樣了。我們沿著火山口的邊緣走,火山口旁還有一個硫磺礦,地表不斷有水蒸汽噴出,帶有硫磺味的蒸汽。我們盡量避著蒸汽走。這是一個活火山,前幾年才噴發過一次,這種泥火山是隨時都可以再噴發的。離開火山口後,去看一個叫Lava Tube的地方。就是火山的熔岩在這裏形成一個管狀的通道,我們去鑽山洞而已。洞裏很黑,我的眼睛看不清楚,地且不平,扶著雪莉費了好一會兒才慢慢走出山洞。然後趕去一處海邊看象鼻岩。路途頗長,開車開了近一小時。中間經過一大片火山熔岩(Lava)形成了土地。不是土地,沒有土,是熔岩地。黑乎乎的熔岩很大很大一片伸延到海邊。我們下車拾了幾塊熔岩,感歎大自然的不可思議,這些熔岩現在還留在我家裏。到達象鼻岩風景點,還需要下車走一段路,才能看到那熔岩下海時冷卻形成的象鼻。據說以前有幾條、經過多年風浪的拍打,現在隻剩下一條,其它的都斷了。海邊,幾個業餘攝影師架起腳架,對著象鼻石一頓猛拍,不要浪費了長途跋涉而來才看得到的最後一條象鼻。已經近黃昏了,我們打道回府。隻是回度假村時手機的導航指錯路,害得車的後半程都是在黑暗中行駛,晚上八時多才回到度假村。

    三月二十六日。也是一早出發,今天學乖了,雖然天氣熱,仍然帶足夠的衣服放在車內,有備無患。昨天是去島的西麵,今天走東線。先去看了一個瀑布,叫Peepee瀑布,哈哈,聽名字就知道不好看。“Peepee”, 像小便一樣,水量想也不會大。到達那裏,停車場隻有兩輛車。我們出車後走了十來步就見到瀑布了。落差不大,水量也少。受樹林山坡阻擋,還不能靠近,隻能遠遠地照相。怪不得有網友評論說不值得去,我也同意。第二個瀑布叫彩虹瀑布(Rainbow Falls),雖然不是周末,遊人也不少,勉強在停車場找到一個停車位。這瀑布並不很高,但水量不少,把瀑布下砸成一個水潭。瀑布旁邊有一個老樹林,林裏的樹盤根錯節。很多樹根暴露在地麵上,一不少心會被它絆倒。但人們偏喜歡走入這樹林玩。樹林裏有很多人,一堆一堆的。我們進去看了一下,照了兩個相就出來了。接著去希洛鎮(Hilo), 海邊的一個小鎮。鎮裏的商鋪都是沿著海岸線展開。海岸和商鋪之間由兩排棕櫚樹隔開。已是中午,想找吃飯的地方,但飯店裏都堆滿了人。好不容易找到一間有座位的,但待應生說要半小時後才能招待。夏威夷的人懶散慣了,都不似是做生意的。我們步行轉入後街,看到有一間泰國快餐店沒有人,於是點了兩個碟飯,但是味道極差。這樣低水準的出品也能開店?真不能想象旅遊區內有這樣差的飯店。在Hilo街上,雷莉遇到一個當地正在送信的郵差,兩個同行攀談起來,相談甚歡。我在旁邊都站得累了。玩了一個上午,雪莉覺得口渴了,在路邊看到一個小攤賣水果。我們買了兩個椰子,一元一個,攤主幫我們在上麵鑿了個洞,插支吸管就喝起來。談話間發現攤主也是廣東人,就談起夏威夷的生活。攤主說她在舊金山住了十年,紐約也住了三年,但還是喜歡夏威夷。她現在擺一個簡易的水果攤就能維持生活。這裏天氣好,加上是旅遊城市,人們生活輕鬆隨便,是個舒適的地方。

     有人介紹,夏威夷植物園很漂亮,值得去一下,於是下午去了夏威夷植物園。植物園裏的確漂亮,有各種各樣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樹木花卉。有匠人精心設計的高低小路,曲徑通幽。但最吸引我的還是植物園內的海岸。那裏山岩陡峭,波濤洶湧。海天碧藍,白浪滔滔。波浪撞擊在岩石上,濤聲澎湃,果真是"卷起千堆雪"!大海一望千裏,群山昂首天空。一個雄偉壯闊,風景絕佳的地方。我們佇足良久,不忍移步。

    在回度假村的路上,發覺汽車有點異常,接著,檢查引擎"的警告燈亮了。又開了一下,感覺引擎無力,車有異常震動。減慢速度開一下又好一些,一會兒又不行了。我很擔心,如果汽車拋錨,深山野嶺,誰來幫助我們?而且手機也收不到訊號。我們決定不回度假村了,改變路線開去飛機場租車處。一邊開車一邊在祈禱,千萬不要拋錨,千萬不要拋錨。開了差不多兩小時,終於到達飛機場的租車處。跟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後,給我們換了輛Mazda CX90, 感覺大大不同。這輛車又安靜又平穩、馬力輸出又大。簡直是豪華車了。一路順利地開回度假村。經過如此的來回奔波,回到住處又是晚上八時多。

     雪莉喜食小木瓜,這次在夏威夷見到小木瓜便宜,隻賣一元一個。於是不僅在夏威夷吃,還想買一些帶回加州慢慢享用。我不止一次告誡她,加州不允許外州的水果蔬菜入境,她就是不聽。買了五六個藏在隨身行李裏麵。結果在上飛機前被檢查出來,全被沒收,殊為可惜。

     這次旅行,收獲頗豐。不好的是我在夏威夷的最後一天感染了COVID-19冠狀病毒,在回舊金山的飛機上一直打冷顫。雖說回家後休息了一個星期就完全康複,但是也受了一點罪。

     詩雲:人生漫步似春遊,半是歡歌半是愁。

                辛苦艱難全不懼,隻因風景在前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