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曼達尼路線的內在一致:奧巴馬時代奠定了美國政治“以身份為核心的新秩序”,邏輯上可概括為三步:先道德化:以“反歧視,反白人至上”“包容”作為道德武器;再製度化:通過教育、媒體與行政係統,強製性引入“身份配額”;最終極化:反對白人或男性的任何主張,都被指控為“霸權遺留與白人至上”,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意識形態正統。這種路徑表麵上“提升弱者”,實質上瓦解了普遍公民身份(universal citizenship),讓文明社會重新墜入原始野蠻部落化。黑人、白人、拉丁裔、女性、跨性別者、移民、穆斯林——每個群體都在爭取“代表性”與自己的歸宿部落,而不是“共同體”,法治空心化。美國的撕裂,正源於這種身份至上的文明重編程。
曼達尼成為紐約市一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第一位穆斯林、第一位南亞裔市長,他在 5 日宣布成立一個由全女性組成的過渡團隊,為明年 1 月 1 日的上任做準備。他是貨真價實的女權主義者,性別與身份政治到達登峰造極的曆史。為美國社會的全麵分裂,做政治準備。他為什麽處心積慮宣稱, 成立一個由全女性組成的過渡團隊? 這就是向美國傳統多元,包容的不考察性別與膚色的文明社會宣戰,明目張膽的挑戰,和激化社會矛盾。與奧巴馬上台一樣,以反“白人至上”而挑起美國黑白對立的曆史,從那個時代開始。美國社會徹底被撕裂,種族矛盾公開化。從表麵上看,奧巴馬是在幫助黑人,事實上是毀滅美國社會多元,包容的曆史。同理,從表麵上看,曼達尼是在幫助和提升婦女的地位,事實上,他隻不過是用婦女這一塊石頭,徹底砸爛美國這個所謂的“舊世界”。當曼達尼(Mamdani)宣布建立**“全女性過渡團隊”時,這個舉動的象征意義遠大於行政意義。它不是單純的“團隊組成”,而是一種政治姿態(political posture):結果是:“包容”被狹義化為“特定群體優先”;“平等”被替換為“身份對抗”;“反壓迫”變成“逆向壓迫”的道德授權。於是,一個文明社會原本的“非身份化原則”(不問種族、性別,隻問能力與人格)被係統性徹底瓦解。
但在當代政治中,身份政治拒絕秩序,拒絕交叉點(十字架),拒絕互補性。它要“單向合法性”與“情緒占領”:不再追求普遍真理,而追求特定敘事;不再建立橋梁,而建立邊界;不再尋求共生。而尋求對抗。因此,“全女性團隊”這一舉動不是簡單的“女權”,而是一種文明話語權的重置:以性別(膚色,階級)取代理性,以情緒取代秩序。
結語:奧巴馬以“光之使者”的姿態出現,卻在打開了“黑洞政治”地獄政治的閘門。曼達尼繼承的,正是這種以“身份光明”掩蓋“結構坍塌”的曆史趨勢。
從此,光不再折射真理,而隻是被權力吸收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