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樓夢》問答:如果賈母知道襲人背地裏說黛玉壞話會怎樣?

(2024-05-13 06:01:05) 下一個

史湘雲帶著給襲人的戒指大熱天去怡紅院,襲人求她做寶玉的針線,聊起黛玉跟寶玉鬧,剪了史湘雲做的扇套,史湘雲說她既能剪就叫她做。襲人說:“她才不做呢!好的一年做個香袋,這半年還沒見動針線。饒這樣老太太還怕勞碌著她。”

此時寶玉在旁邊,沒說話。

過了一會兒,有人傳話賈雨村來了要見寶玉。寶玉一邊穿衣服一邊發牢騷,不願出去。史湘雲說寶玉也該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學學仕途經濟的學問,寶玉立刻翻了臉,請她別人屋裏坐坐,仔細他這裏汙染了“姑娘知經濟學問”。他是正話反說,意思是你的仕途經濟別汙染了我這裏的清淨。

這時襲人為緩解尷尬,說起上次寶釵也說了這句話,寶玉反跟她生分了。其實說到這裏湘雲也就沒問題了,襲人偏又拉上黛玉,說寶釵真真心地寬大,要是林姑娘早不知鬧得怎麽樣了。

於是網上有人問:賈母如果知道襲人背地裏說黛玉壞話會怎麽樣?

這個問題其實本身就有傾向性,現在網上討論《紅樓夢》,真是又向荒唐演大荒,網民們要選班站隊,無論是黛粉、釵粉、襲粉,都用各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打壓對方,大有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架勢,把大觀園鬧得神鬼畢現、烏煙瘴氣。

這是時代特有的現象,打著娛樂的旗號各種觀念碰撞,也是曆史發展的必然階段。

提出這個問題的指向是打擊襲人那個幫派,要引發別人聯想讓自己爽一把。現在流行的故事裏滿是戾氣,出場人物都是死敵,個個歇斯底裏,致人死地而後快,稱之為爽。據說因壓力大,一爽解千愁。

這個問題還真有可能讓部分人爽一下,因為襲人這個做法確實授人以柄了。

其實,賈母就算不知道襲人背地裏做的那些事,對她翅膀硬起來也有感覺。襲人媽死那次,聚會上不見襲人,賈母就偏問她怎麽沒來,說她現在拿架子,隻派小女孩子出來。

聽說因為襲人有孝,賈母對鳳姐檢討道我們對下人太寬了,奴才跟主子講不起孝不孝的話,“如果她還跟著我難道不在這裏?”襲人在不在並不影響服侍,老太太是借題發揮,要拿她當反麵典型,警告下那些因主子偏愛就不守規矩的人,以正家風。

隻要有人淩駕於規則之上,就會衍生出諸如諂媚、腐敗等弊端,是治家大忌。

鳳姐花言巧語解釋一番,老太太不氣了,又說不知道她媽死了,不然該賞點銀子,她不是家生子,沒受過啥大恩典。鳳姐忙說老太太賞了,她忘了。證實了賈母並不怎麽關注襲人。

賈母原來把襲人給寶玉是因為她工作用心服侍得好,別的方麵就乏善可陳。賈母說她少言寡語,是沒嘴的葫蘆,既是嫌她不夠靈巧,又有認為她暗藏心機的意思。如果讓她知道襲人背地裏這些小動作,賈母對她的好印象一定灰飛煙滅。

襲人當著寶玉比較黛玉和寶釵,不僅是談論兩個人的脾氣秉性,而是涉嫌用她的思想左右寶玉對兩人的態度。遠超出她職業的範圍了。不要說她一個丫鬟評價主子,就算她是姑娘,比如是探春,這樣帶有明顯褒貶色彩的話也是不宜說的。想象下現代社會,一個員工當著兩個領導麵評價另外兩個領導誰高誰低,肯定讓人想到她有什麽目的。

史湘雲在家裏連黛玉剪了扇套的事都知道,可見表麵井井有條的賈府底下暗流湧動、謠傳紛紜。襲人的話如果傳出去,平地三尺浪,對黛玉不好,對寶釵和寶玉也不好,至少坐實了寶玉跟寶釵生分的事。

賈母如果知道,不單會認為她說這些隻是貶黛玉或誇獎寶釵,會認為她逾矩行事壞了規矩,搬弄是非破壞兄弟姐妹感情,襲人的準姨娘地位肯定保不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