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腳,緣法 -- 讀《太白金星有點煩》

(2024-08-21 18:32:51) 下一個

剛看完馬親王的一本小書《太白金星有點煩》,看之前以為是無厘頭搞笑的,誰知卻是一本現代版的官場現形記。一場西天取經,給了各路大神提拔自己人的大好機會,八十一難是事先安排好的,妖怪的配置是平衡各派勢力的結果,太白金星在其中輾轉騰挪,煞費苦心,最後終於證得金仙。

有幾個點比較有意思,摘錄一下。

“仙界大道三千,其實無外乎看兩件事:一是跟腳,二是緣法”

用白話說,就是在仙界混,一靠背景,二靠機會,跟個人的努力,關係不大。背景強的,如奎宿星官,在寶象國強掠民女13年,最後鬧開了,也就是罰去給老君燒爐子。背景弱的,如六耳獼猴,被孫悟空冒名拜師,也隻能滿腔憤恨,無處伸冤。

”我倆真的是一體兩心,他是被鎮前憤怒的我,我是死心後苟活的他“

真假美猴王,六耳獼猴為了爭取一個他才是真的的說法,鬧到佛祖駕前,誰知,佛祖一句金口,說悟空是真的,六耳才是假的,六耳才徹底絕望,最後隻求一死。悟空後來知道整個事情的原委,聯想到了自己的遭遇,有此感慨。大家都是背鍋俠,今天你背了我的鍋,滿腔憤怒,焉知什麽時候我又背了別人的鍋,有冤無處訴。故事的結尾,悟空殘蛻去地府找六耳的魂魄,還他一段因果,也算是讓人在看了那麽多無奈唏噓之後,留下的幾許溫情吧。

“超脫因果,不是不沾因果,而是隻存己念;太上忘情,也不是無情無欲,而是唯修自身”

這是太白金星李長庚在最後證得金仙是對“超脫因果,太上忘情”八字的領悟。一切都以自身修行為念,不為下界之事動搖。好雖好,但最終失去了成佛成仙的本意。有幸的是,李長庚還是留下了最後的一縷“濁念”,去人世間渡人渡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