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回滬度假,唯惜女兒及外孫無暇伴行。一個奔九,一個奔八,垂垂老人斷然一舉萬裏之行。思鄉憶故之情難抑,癡其一也。祖國崛起,日新月異,欲睹其新嫵媚,食其傳統佳肴美味,以磬日思夜想,癡其二也。臨行兒孫叮囑殷切,必須日日通報呈帖。於是微信絮絮匯報,拙文儼成隨筆。編纂一二,命名《回滬瑣記》。日後重讀。唯求獨自竊然一笑也。補題拙詩一首如下:
五絕·回滬瑣記
曆曆回眸日,
千夢未勝收。
一言難以盡,
隨筆記鄉遊。
《回滬瑣記》之七
隨筆《與侄女的微信圈內的對話》
偶爾在<三號倉庫>開了一次洋葷的消息,在平靜若水的微信朋友圈,激蕩起粼粼皺皺的漣漪。於是就有了如下與身在德國嫁入德門的侄女露西的微信圈內對話:
侄女: 我上次回滬,朋友阿萍約我去龍之夢的“三號倉庫”,結果我等了半個小時多,她沒來。她把日子搞錯一天。我在那裏等著,看了好幾遍菜單,看了餐廳環境,就是覺得 到處都亮得刺眼,對我來說沒什麽特別吸引我的,還是覺得去接地氣的餐廳更愜意。
侄女: 可能我老了。
我: 你也許跟我一樣看到了在門口的 菜譜吧?點菜價沒有一個不是一百五,二百五的,甚至有更離譜的。我也曾產生“不接地氣”而望而卻步的反應。不想,在我拍照打卡的檔口,我的小妹領著你嬢嬢直接進去了。還用手機掃碼打開點餐軟件,搶著點餐。我運氣好,一下點了套餐按鈕,立刻發現有兩人餐200左右,三四人餐389。我立即覺得價格還是可以忍受。因為這幾天幾乎在到處瘋吃,進中檔網紅店,點四五個葷素大菜酒水,合計大多在500元左右。就在我點擊認購的檔口,小嬰妹私自離席去中央服務台增訂了特色烤鴨。於是就成就了此次堪稱豪華的意外的歡快之宴。合計一下,也就514元。要細論性價比的話,說實話,不算很貴。那服務,那環境,嗬嗬,絕對上流。而價格,在現今的上海,確是隻在中檔水平。
侄女: 不是的,我是坐在裏麵用手機掃碼看菜單的,後來我女朋友沒來麽也就一個人沒吃,去了她家裏。然後慶幸她沒來,來了她肯定搶著買單,我麽又欠人情了。
侄女: 人多吃實惠,二個人就屬於人太少,點不了什麽菜。
我: 你嬢嬢有時也是這樣思量,我就用匯率計算德國餐價讓她比較,她就覺得心平許多了。不過,經過這幾天來的所見所聞和實地“考察”,我越來越覺得:大多數上海人比我們活得闊達灑脫許多。
二五年十一月九日記於上海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