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自由之路

股票音樂宋詞元曲曆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交公糧的苦難曆史

(2025-09-06 19:13:22) 下一個

交公糧,指的是耕地的農民將所種收獲的糧食,按標準無償交給國家。

公糧其實是政府向農民征的一種稅。

就相當於現如今在單位上班,每月從工資中劃扣的個人所得稅。

早年,我國是通過以糧代稅的方式來征求這筆農業稅, 如果不上交公糧,屬於違法逃稅。

交公糧前,要先對糧食進行晾曬 ,保證穀子不能潮濕,否則容易發黴,交公糧時也不合格。

找一片開闊的地麵,選在通風幹燥的天氣,將糧食倒出攤薄,靠陽光進行晾曬。

曬幹燥了,才把糧食裝袋打包,準備送到糧食站。

交公糧的時間很嚴格,而且往往是集中在一個糧站裏。如果不能按時交齊公糧,會被罰款,農民都要抓緊時間交公糧。

條件好的農民有拖拉機或者板車,可以一車就把公糧拉去鎮上交了。沒有板車、馬車、拖拉機的農戶,隻能靠肩一擔擔的挑了。

夏天天氣炎熱,太陽在頭頂烤炙的人幾乎要冒煙了。如果碰上下雨天,農村還都是泥巴路,磕磕絆絆,更是泥濘難行。

住在路途遠鄉鎮的農民,還要挑著擔子,在淩晨出發,趕十裏二十裏山路,才能在糧食站關門前到達,上交公糧。

因為貧窮,舍不得買水喝吃飯,隻能自帶水喝幹糧。

交公糧程序複雜,有的農民要排一天的隊才能交上公糧。

有些農民沒吃早飯就出來了,可能還要餓著肚子排一天隊才能排到。

當時,糧站的檢驗員擁有一票否決權。

農民需要和糧站的工作人員說好話拍馬屁,討他們高興,以免無故的刁難,可以一次通過。

糧食入庫前,要經過檢驗。

先經過一道上風車的程序。糧食倒進風車裏,風車會把不飽滿的穀子麥子吹出來。

不飽滿的穀子國家不要,但是農民可以搜集起來,回家也是一頓口糧。

過完風車糧食就可以過稱了。

檢驗員稱糧的時候,農民都會湊近盯著稱尺看,生怕稱沒放平重量不準。

如果斤兩不夠,農民就得湊足了分量,再來交一次公糧。

檢驗合格後,農民再把一袋袋糧食扛進糧倉,倒進國家的糧庫裏。

直到這裏,農民才會大大地鬆一口氣。

如果驗收不合格,比如稻穀還沒有完全曬幹的,或者晾曬時有雜物沒有吹幹淨的,都會被拒收。

農民隻能打道回府,下次再來,就又要挑著擔子,重新走上幾裏或十裏二十裏鄉間小路。

---@海外博士學者圈A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Image

Image

網友:

我也跟著去交過公糧。 拉著車去,排長隊,檢驗員用工具一戳糧食口袋,根據水份、飽滿程度等吧,定級,過秤。一般來說一去要一天,有時候人太多,一天沒排到,還要第二天。 交完了公糧還不算,村裏還有三提五統。 我記得,每年還要出義務工。 義務工,就是租庸調製裏的庸。
你應該有50歲了!我不僅跟著去交過公糧,我還和父親一起去交過公糧,那是1990年前後,我剛上高中。
太苦了,太累了。我們那地方沒驢馬全靠肩挑,交糧時還要看手糧員臉色。我是小隊會計,了解那時全小隊全年收糧13萬多斤, 交公糧1.4萬斤。 這就完了? 早著呢。隨後必須交餘糧,愛國糧支援糧(支援糧食不夠吃的地區) 反正名堂多,都是以極低的價格上交。不說了啊,都是一把心酸苦難淚
就是租子和傜役。幾千年了,統治手法就沒變過。
交公糧證明所謂的新中國就是一個由國家充當總地主,由全體農民充當佃農的新型農奴製國家。
對,殺光所有地主,把所有土地歸為己有,讓所有農民變成農奴,史上沒有過,古代再不咋樣,土地可以私有,皇權不下鄉,如今滲透到每個電燈柱,廁所。嗬嗬。
「鬥地主!! 分土地!! 」 結果全分到共產黨口袋去了。 幾十年了當初聽著口號去鬥地主的沒有一個分到土地。 真是被騙慘了。????????????
自我懂事起就開始跟隨大人交公糧,好多時候天還沒亮母親挑著沉重的兩蘿框曬幹的稻穀,小小的我背著一大背簍曬的非常幹的稻穀,光著腳踩在泥路上,吃力地一步一步向鎮上的糧站方向移步前行,到了糧站就已經有長長的隊伍在排隊啦!有人排隊大半天還可能被糧站的人無故挑剔退回去。
記得有一年,父親病倒了,我姐,我,我妹三個小孩去交的,糧站在鎮上,山路,好遠,跑了好幾趟。
最可恨之處就是送糧的時間卡得緊,時間完全可以寬裕一點,涼快了再挑去就輕鬆很多,也不至於排隊太久浪費太多排隊時間,哪時候太為難交公糧的農民了,現在銀行取錢空調房裏排隊久了都吵鬧,那時候高溫水泥地上排隊幾個小時也不敢吵鬧的。否則後果很嚴重
殺完了地主後才發現地主要好太多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