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自由之路

股票音樂宋詞元曲曆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930年代俄匪製造的比烏克蘭大饑荒更慘烈的哈薩克大饑荒!

(2025-11-09 09:45:23) 下一個

俄匪罪惡滔天,它是全世界共產黨之發源地,通過“共產國際”輸出革命。

蘇聯1930年代大饑荒,除了因為集體化導致生產力下降外,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蘇共從人民口中奪糧,換取硬通貨,以實現其工業化並輸出革命。此時,1929年開始,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危機,對蘇聯打包出售工業技術,並在蘇聯援建工廠,幫助其實現“五年計劃”。

比如蘇聯的斯大林拖拉機廠:

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斯大林格勒捷爾任斯基拖拉機廠 (ВгТЗVgTZ)是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通過引進外國技術而建成的大型拖拉機製造廠。

蘇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引進美國和德國的拖拉機技術裝備,由阿爾伯特·卡恩合夥公司僅用時十個月於1930年完成建廠,稱為“以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命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俄語: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ий тракторный завод им. Ф. Э. ДзержинскогоСТЗ。先後在這裏工作的美國工程師就有730名。

這個和中共1959-1962年的大饑荒極其類似。

因為中共同樣麵臨著:

1、工業化。

2、支援世界革命。

此時毛澤東已經從蘇聯方麵爭取到了”負責東南亞共產黨事務“的職責,躊躇滿誌,寫下了”不是西風壓倒東風,而是東風壓倒西風“的豪言壯語。

當年蘇聯也是援助中國,幫助中國實現”五年計劃“及工業化,但肯定不是無償的,那麽,這些錢從哪裏來,當然是從人民口中奪糧,因為也隻有糧食,這個中國當時唯一拿得出手的大宗商品,才能換來一些硬通貨,或者用它來抵欠下蘇聯的債務。

當然,餓死的中國人,絕大多數是農民,數量是巨大的,一般估計在3000-4000萬左右。

和烏克蘭農民、哈薩克牧民一樣,可憐的中國農民,成了中共偽政權實現其”工業化“及”支援世界革命“的偉大願景的”代價“。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