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寒江雪

其實寂寞有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正文

又是一年春來到

(2006-01-11 21:13:24) 下一個

又是一年春來到。

中國陰曆新年代表著喜慶團聚,它就像根植在海外中國人心中的一粒種子,隨著遷移的腳步在世界各地發芽結果。正如歐美人的聖誕節一樣,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最重要的節日。

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家過年了。雖然這些春節過得匆忙,簡單,甚至單調,但我每次總會清楚地記著春節那一天的日期,總會給國內的親人掛個電話,問聲“過年好”。對於我們海外華人來說,即使離家再遠,出國的時間再長,也永遠不會忘記春節。因為春節不僅是我們的傳統和習慣,更是中國人骨子裏的一種情結。它是一種底蘊深厚的文化沉澱,存在於每一個華人的心底。

在國外,我們可能沒有國內節日裏的熱烈氛圍,可能忙於生計忽略了過年,可能因漂泊的境遇而打消了過年的心情,可能……。但每個人那深藏在心底裏,對春節的濃濃之情是永遠也抹殺不掉的。而且這種感情離家越久越濃,愈遠愈烈。

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曆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臨近春節,人們采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彩,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春節的傳統習俗有祭灶,掃塵,貼春聯,貼年畫,倒貼福字,守除夕,吃年夜飯,祭祖,守歲,迎春,給壓歲錢,贈桔,放爆竹,拜年,接財神和回娘家等等。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江南風俗,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麵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鬆柏枝,叫做“年飯”。  

北方人家過年的年飯,是用金銀米(黃白米)做的,飯上用棗、栗、龍眼、香枝點綴,插上鬆柏枝。 北方人過年吃餃子。餃子中有的飽裏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飽裏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隻餃子飽中放一枚製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裏麵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 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裏或碗蓋上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餘)”。    

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風。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

中國結是中國古老文化之一,在五千年的時代流傳中,不僅扮演過文字的角色,更在藝術與審美的領域中,占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結的曆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豐富的文化底蘊,“結”字表示力量、和諧,給人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近年來,中國結又流行成為美觀實用的生活藝術品,融合了民族特色的工藝技藝,特別在喜慶佳節中,富麗多彩的各種編結藝術,為生活增添了洋洋喜氣。

中國人打結,據推測始於舊石器時代末期。上古沒有文字的時代,就用“結繩”來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以作為輔助記憶的工具

能人巧匠們隻靠一雙巧手,就能編出各式優美的結形。中國結最主要的材料是線,線的種類很多,包括絲、 棉、麻、尼龍、混紡等等,都可用來編結。選線也要注意色彩,為古玉一類古雅物件編裝飾結,線應選擇較為含蓄的色調,諸如咖啡或墨綠; 然而為一些形製單調、色彩深沉的物件編配裝飾結時,若在結中夾配少許色調醒目的細線,譬如金、銀或者亮紅, 立刻會使整個物件栩栩如生,璀璨奪目。

除了用線以外,一件結飾往往還會鑲嵌一些圓珠、管珠,做墜子用的各種玉石、金銀、陶瓷、琺琅等飾物,如果選配得宜,就如紅花綠葉,相得益彰了。各色各類的線能夠編出許多形態與韻致各異的結。

現在中國結更是和過春節掛上了勾,很多人都會在春節期間在家內或者門口掛上自己喜歡的中國結。在國外的很多中國人也會在家中掛上中國結烘托喜慶氣氛,還有很多人會不遠萬裏從中國買了碩大的中國結背回美國,那紅紅火火的中國結讓我們這些遠遊在外的遊子們心中多了一份安慰,身邊多了一種氣氛。

我們漂泊在國外,就如遠飛的風箏。無論飛得多遠,多高,總有一根線連著我們和祖國。這根線就是民族感情。民族感情是維係一個民族存在與團結的主要鏈環,而春節就是這個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每當春節來臨時,我們都會想起身上栓著的這根線,通過這根線,我們會感到與家鄉的親人,與生養自己的祖國仍然心連著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