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共享創意

包含美食在內的各種創意
正文

《聲樂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32-大師指揮棒下的錘煉

(2025-07-20 18:36:31) 下一個

1996年的秋天,家鄉的音樂舞劇院決定上演一場宏大的音樂盛宴——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以下簡稱《貝九》)。爲了確保演出質量,劇院從京城請來了一位音樂界的泰山北鬥——一位傳説中能用手勢“指揮出春風”的指揮大師。他的到來不僅讓人敬仰,還帶來了令人屏息的緊張感。

張莉有幸被選爲女高音領唱,這是張莉第一次接觸《貝九》。排練第一天,當合唱團唱到第四樂章那段充滿靈魂的慢闆時,淚水突然溢出了張莉的眼眶。貝多芬的音樂像一道從天而降的光,毫無預警地擊中了張莉的心靈深處。那種情感仿佛無法用語言描述,像是靈魂在回應一段不曾遺忘的記憶。張莉對貝多芬的了解當時並不深,但他的旋律讓張莉覺得,這不僅僅是音樂,而是某種宇宙間永恆的力量在訴説著什麼。

正式演出的那天晚上,張莉穿著一襲白色晚禮服站在家鄉藝術宮的舞臺上,站在指揮大師的身旁。大師的手勢優雅而有力,仿佛能夠召喚出音符的靈魂。當輪到張莉的領唱部分,張莉心無旁騖地投入其中,仿佛此刻自己已經不隻是一個歌者,而是大師手中一件活生生的樂器。每一個音符,都像在空氣中留下了一道無形的痕跡。

當最後一個音符消散時,劇院內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那掌聲仿佛也在爲貝多芬的偉大而歡呼。演出結束後,指揮大師走到張莉身邊,他的眼神裡閃爍著欣慰和深邃的思考:“小張,不容易啊!貝多芬的《貝九》,就是把人聲當作樂器在冩。能唱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大師的話讓張莉受寵若驚的同時也充滿敬畏。他的一句“不錯了”既是認可,也是鞭策。那一刻,張莉清楚地意識到,音樂的世界是多麼浩瀚,而張莉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每一個音符,都像一顆需要精心雕琢的寶石;每一次演繹,都應該儘力不辜負其承載的情感和思想。

歲月流轉,那場演出早已成爲回憶,但大師揮動手勢的身影卻深深地刻在了張莉的記憶中。儘管他如今已化作曆史的一部分,他的藝術精神與對音樂的尊重,始終是激?張莉前行的力量。

音樂,是人與巨匠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大師的鼓?,則是一盞長明的燈,照亮了張莉追逐藝術巔峰的旅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